CAN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795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提供一种CAN转换器,应用于汽车制动中,将ABS和EBD制动配合在一起;它包括一壳体,其内部电路包括:一控制回路、一信号传输回路、一电压调整回路、一刹车信号回路、一电源信号回路、一ABS信号回路及一EBD信号回路;所述信号传输回路、电压调整回路、刹车信号回路、电源信号回路、ABS信号回路及EBD信号回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回路连接,外部信号通过接插件Ⅰ接入所述的控制回路,所述信号传输回路、电压调整回路、刹车信号回路、电源信号回路、ABS信号回路及EBD信号回路的输出信号通过接插件Ⅱ输出。(*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转换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应用汽车防抱死制动装置的CAN转换器
技术介绍
在当今的中高档汽车中都采用了汽车总线技术,汽车总线为汽车内部各种复杂的电子设备、控制器、测量仪器等提供了统一数据交换通道;一些汽车专家认为,就像在20世纪70年代引入集成电路、80年代引入微处理器一样,近10年来数据总线技术的引入也将是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20世纪90年代以来,汽车上由电子控制单元(ECU)指挥的部件数量越来越多,例如电子燃油喷射装置、防抱死制动装置、安全气囊装置、电控门窗装置、主动悬架等等。随着集成电路和单片机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车上的ECU数量也越来越多。因此,一种新的概念—车上控制器局域网络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了。CAN最早是由德国BOSCH公司为解决现代汽车中ECU之间的数据交换而开发的一种数据通信协议,按照150有关标准,CAN的拓扑结构为总线式,因此也称为CAN总线。CAN协议中每一帧的数据量都不超过8个字节,以短帧多发的方式实现数据的高实时性;CAN总线的纠错能力非常强,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同时CAN总线的速率可达到1Mbit/s,是一个真正的高速网络,将CAN总线应用在汽车中使用有很多优点:1、用低成本的双绞线电缆代替了车身内昂贵的导线,并大幅度减少了用线数量;2、具有确定的响应时间和高可靠性,并适合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刹车装置和气囊;3、CAN芯片可以抗高温和高噪声,并且具有较低的价格。-->在汽车的制动过程中,当车的四只轮胎所附着的地面条件差异较大时,通过ABS制动就容易使车产生打滑、倾斜和侧翻等现象;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通过使用EBD(Electric Brakeforce Distribution,即电子制动力分配)作为ABS功能的辅助装置,EBD的主要功能是在汽车制动时根据四个轮胎各自所处情况,调整制动装置,让制动力与牵引力更加匹配,从而达到更有效的安全制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CAN转换器,应用于汽车制动中,将ABS和EBD制动配合在一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CAN转换器,包括一壳体,其特征在于,其内部电路包括:一控制回路、一信号传输回路、一电压调整回路、一刹车信号回路、一电源信号回路、一ABS信号回路及一EBD信号回路;所述信号传输回路、电压调整回路、刹车信号回路、电源信号回路、ABS信号回路及EBD信号回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回路连接,外部信号通过接插件I接入所述的控制回路,所述信号传输回路、电压调整回路、刹车信号回路、电源信号回路、ABS信号回路及EBD信号回路的输出信号通过接插件II输出。本技术的CAN转换器具有如下功能:1)对电源电压具有监控能力:在过压(大于+15.5V)和欠压(小于+7.5V)时给出报警。2)硬件自检,对ABS故障灯、EBD灯、制动灯信号的硬件有检测功能,并能对故障给出报警。系统上电时ABS和EBD故障灯应按ABS ECU控制信号点亮2秒,当检测到制动灯信号在+0.5V~+8V时给出报警。3)对总线故障和失效有检测能力,并给出报警和有相应的安全处理措施和补救措施。当总线出现故障和失效时,给出报警信号;当总线故障解除后将自动重新恢复CAN通讯功能。4)与ABS之间有相互的监控功能,对自发数据有监控功能。-->总线上超过100ms未收到ID=2E9的数据给出报警信号;当检测到CAN发送错误时给出报警信号。5)对制动灯信号的有效性有判断处理能力。当检测到制动灯信号在+0.5V~+8V时确认制动灯信号的无效,并给出报警信号。6)系统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电磁兼容性按GB 18655标准执行。7)ABS、EBD故障灯的点亮。当CAN转换器检测到以上提到的所有需要给出报警的故障时点亮EBD故障指示灯;当CAN转换器系统无故障时EBD故障指示灯按ABS系统所给定的状态执行;ABS故障灯按ABS系统所指示的状态执行;系统上电时,ABS和EBD故障灯点亮2秒,之后按第1、2、3条执行。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CAN转换器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CAN转换器,包括一壳体,其内部电路包括:控制回路1、信号传输回路2、电压调整回路3、刹车信号回路4、电源信号回路7、ABS信号回路5及EBD信号回路6。信号传输回路2、电压调整回路3、刹车信号回路4、电源信号回路7、ABS信号回路5及EBD信号回路6分别与控制回路1连接,外部信号通过接插件J0接入控制回路1,信号传输回路2、电压调整回路3、刹车信号回路4、电源信号回路7、ABS信号回路5及EBD信号回路6的输出信号通过接插件J1输出。控制回路1由控制芯片U1、电阻R101、R102、R103、电容C101、C102、C103、C104、C105、C106及晶振X1构成;控制芯片U1的1、2脚互相连接-->后,分别与电容C105、C106连接,然后接+5V电源,电容C105、C106的另一端互相连接,然后接地;控制芯片U1的11脚通过电阻R101接地,控制芯片U1的20脚通过电阻R102接地,控制芯片U1的21脚接+5V电源,控制芯片U1的22脚通过电阻R102接+5V电源,控制芯片U1的24脚分别连接+5V电源和电容C103,电容C103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U1的25脚接地,控制芯片U1的26脚通过电容C104接地,控制芯片U1的48脚接地;晶振X1并联在控制芯片U1的27、28脚上,晶振X1两端分别连接电容C101和电容C102,电容C101和电容C102的另一端互相连接,然后接地。接插件J0的1脚通过电阻R105接+5V电源,然后再接入控制回路1中控制芯片U1的42脚,JO的2脚与控制回路1中控制芯片U1的43脚连接,JO的3、4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23、20脚连接,JO的6、7、8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37、39、38脚连接;JO的8脚通过电阻R106与J0的9脚互相连接,然后接+5V电源,J0的10脚接地。信号传输回路2由收发芯片U2、扼流线圈Choke、电阻R203、R204、电容C201、C202、C203、C204及保护芯片ESD1构成;收发芯片U2的1、4脚接入控制回路1中控制芯片U1的40、41脚,收发芯片U2的8脚接入控制回路1中控制芯片U1的16脚;收发芯片U2的3脚分别连接+5V电源和电容C201,电容C201的另一端与收发芯片U2的2脚连接后接地;收发芯片U2的6、7脚分别与扼流线圈Choke的2、1脚连接,扼流线圈Choke的3脚分别连接电阻R203、电容C203和保护芯片ESD1的1脚,然后接入接插件J1的8脚,扼流线圈Choke的4脚分别连接电阻R204、电容C204和保护芯片ESD1的2脚,然后接入接插件J1的7脚;收发芯片U2的5脚分别连接电阻R203、R204和电容C202,电容C202另一端接地,电容C203、C204的另一端接地,保护芯片ESD1的3脚接地。电压调整回路3由电阻R301、R302、电解电容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CAN转换器,包括一壳体,其特征在于,其内部电路包括:一控制回路、一信号传输回路、一电压调整回路、一刹车信号回路、一电源信号回路、一ABS信号回路及一EBD信号回路;所述信号传输回路、电压调整回路、刹车信号回路、电源信号回路、ABS信号回路及EBD信号回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回路连接,外部信号通过接插件Ⅰ接入所述的控制回路,所述信号传输回路、电压调整回路、刹车信号回路、电源信号回路、ABS信号回路及EBD信号回路的输出信号通过接插件Ⅱ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AN转换器,包括一壳体,其特征在于,其内部电路包括:一控制回路、一信号传输回路、一电压调整回路、一刹车信号回路、一电源信号回路、一ABS信号回路及一EBD信号回路;所述信号传输回路、电压调整回路、刹车信号回路、电源信号回路、ABS信号回路及EBD信号回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回路连接,外部信号通过接插件I接入所述的控制回路,所述信号传输回路、电压调整回路、刹车信号回路、电源信号回路、ABS信号回路及EBD信号回路的输出信号通过接插件II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AN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回路由控制芯片U1、电阻R101、R102、R103、电容C101、C102、C103、C104、C105、C106及晶振X1构成;控制芯片U1的1、2脚互相连接后,分别与电容C105、C106连接,然后接+5V电源,电容C105、C106的另一端互相连接,然后接地;控制芯片U1的11脚通过电阻R101接地,控制芯片U1的20脚通过电阻R102接地,控制芯片U1的21脚接+5V电源,控制芯片U1的22脚通过电阻R102接+5V电源,控制芯片U1的24脚分别连接+5V电源和电容C103,电容C103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U1的25脚接地,控制芯片U1的26脚通过电容C104接地,控制芯片U1的48脚接地;晶振X1并联在控制芯片U1的27、28脚上,晶振X1两端分别连接电容C101和电容C102,电容C101和电容C102的另一端互相连接,然后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AN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件I的1脚通过电阻R105接+5V电源,然后再接入控制回路中控制芯片U1的42脚,接插件I的2脚与控制回路中控制芯片U1的43脚连接,接插件I的3、4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23、20脚连接,接插件I的6、7、8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37、39、38脚连接;接插件I的8脚通过电阻R106与接插件I的9脚互相连接,然后接+5V电源,接插件I的10脚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AN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回路由收发芯片U2、扼流线圈Choke、电阻R203、R204、电容C201、C202、C203、C204及保护芯片ESD1构成;收发芯片U2的1、4脚接入控制回路中控制芯片U1的40、41脚,收发芯片U2的8脚接入控制回路中控制芯片U1的16脚;收发芯片U2的3脚分别连接+5V电源和电容C201,电容C201的另一端与收发芯片U2的2脚连接后接地;收发芯片U2的6、7脚分别与扼流线圈Choke的2、1脚连接,扼流线圈Choke的3脚分别连接电阻R203、电容C203和保护芯片ESD1的1脚,然后接入接插件II的8脚,扼流线圈Choke的4脚分别连接电阻R204、电容C204和保护芯片ESD1的2脚,然后接入接插件II的7脚;收发芯片U2的5脚分别连接电阻R203、R204和电容C202,电容C202另一端接地,电容C203、C204的另一端接地,保护芯片ESD1的3脚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AN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整回路由电阻R301、R302、电解电容C301、C306、电容C302、C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晨阑光电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