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交通用警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788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交通用警报装置,包括底座、报警器本体、用于控制报警器本体高度的调节部件以及用于对报警器本体进行固定的夹持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设于底座顶部的第一支杆、开设于第一支杆底部的调节槽、设于调节槽内的第二支杆、设于第一支杆一侧的L型块、与L型块相连的螺杆、设于螺杆一端的移动板、设于移动板一端的锁杆、开设于第二支杆一侧均匀排列的多个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座、报警器本体、第一支杆、调节槽、第二支杆、L型块、螺杆、移动板、锁杆、锁槽,解决了现有的报警器大都结构固定,拆卸不便,且不能够调节高度,在处理复杂交通事故时,容易被遮挡,导致灵活性不足,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的问题。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的问题。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交通用警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智能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交通用警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智能交通是在交通领域中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移动互联网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而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为了警示周边车辆,需要用到交通事故报警器,报警器是一种为防止或预防某事件发生所造成的后果,以声音、光、气压等形式来提醒或警示我们应当采取某种行动的电子产品,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报警器大都结构固定,拆卸不便,且不能够调节高度,在处理复杂交通事故时,容易被遮挡,导致灵活性不足,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交通用警报装置,具备能够对报警器本体进行夹持固定,能够方便携带,能够自由调节报警器本体的高度,防止被遮挡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报警器大都结构固定,拆卸不便,且不能够调节高度,在处理复杂交通事故时,容易被遮挡,导致灵活性不足,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交通用警报装置,包括底座、报警器本体、用于控制报警器本体高度的调节部件以及用于对报警器本体进行固定的夹持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设于底座顶部的第一支杆、开设于第一支杆底部的调节槽、设于调节槽内的第二支杆、设于第一支杆一侧的L型块、与L型块相连的螺杆、设于螺杆一端的移动板、设于移动板一端的锁杆、开设于第二支杆一侧均匀排列的多个锁槽、用于防止第二支杆脱离调节槽的限位部件以及用于防止移动板与螺杆同时转动的止转部件,所述螺杆与L型块螺接,所述螺杆与移动板转动连接。
[000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夹持部件包括设于第二支杆顶部的固定块、分别开设于固定块顶部两侧的第一滑槽、设于第一滑槽内的第一滑块、设于第一滑块一侧的第一弹簧、设于第一滑块顶部的固定板、设于固定板一侧的固定杆、设于固定杆一侧的夹持板以及用于提高对报警器本体固定效果的挤压部件,所述夹持板为弧形,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挤压部件包括开设于固定板一侧的第二滑槽、设于第二滑槽内的第二滑块、设于第二滑块与固定块之间的铰接板以及与第二滑块相连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铰接板分别与固定板和固定块铰接。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开设于调节槽内一侧的限位槽和设于第二支杆一侧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止转部件包括开设于L型块内的止转槽和设于移动板底部的止转块,所述止转块与止转槽滑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四周分别设有万向轮。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止转块形状为工形,所述止转槽形状为T形。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底座、报警器本体、夹持部件、第一支杆、调节槽、第二支杆、L型块、螺杆、移动板、锁杆、锁槽、限位部件和止转部件的配合使用,螺杆与L型块螺接,螺杆与移动板转动连接,能够对报警器本体进行夹持固定,能够方便拆卸携带,能够自由调节报警器本体的高度,防止被遮挡,解决了现有的报警器大都结构固定,拆卸不便,且不能够调节高度,在处理复杂交通事故时,容易被遮挡,导致灵活性不足,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的问题。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块、第一滑槽、第一滑块、第一弹簧、固定板、固定杆、夹持板和挤压部件,夹持板为弧形,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能够推动夹持板对报警器本体进行夹持固定,防止报警器本体掉落。
[0014]3、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滑槽、第二滑块、铰接板和第二弹簧,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铰接板分别与固定板和固定块铰接,利用第二弹簧的弹性,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报警器本体的固定效果。
[0015]4、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槽和限位块,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能够防止第二支杆脱离调节槽,能够对第二支杆进行限位。
[0016]5、本技术通过设置止转槽和止转块,止转块与止转槽滑动连接,能够对防止移动板与螺杆同时转动,达到止转的效果。
[0017]6、本技术通过设置万向轮,能够便于移动报警器本体到不同的位置,提高机动性。
[0018]7、本技术通过设置止转块形状为工形,止转槽形状为T形,能够防止止转块脱离止转槽,提高止转块滑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左视剖面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2]图中:1、底座;11、报警器本体;21、第一支杆;22、调节槽;23、第二支杆;24、L型块;25、螺杆;26、移动板;27、锁杆;28、锁槽;29、固定块;30、第一滑槽;31、第一滑块;32、第一弹簧;33、固定板;34、固定杆;35、夹持板;36、第二滑槽;37、第二滑块;38、铰接板;39、第二弹簧;40、限位槽;41、限位块;42、止转槽;43、止转块;44、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5]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交通用警报装置,包括底座1、报警器本体11、用于控制报警器本体11高度的调节部件以及用于对报警器本体11进行固定的夹持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设于底座1顶部的第一支杆21、开设于第一支杆21底部的
调节槽22、设于调节槽22内的第二支杆23、设于第一支杆21一侧的L型块24、与L型块24相连的螺杆25、设于螺杆25一端的移动板26、设于移动板26一端的锁杆27、开设于第二支杆23一侧均匀排列的多个锁槽28、用于防止第二支杆23脱离调节槽22的限位部件以及用于防止移动板26与螺杆25同时转动的止转部件,所述螺杆25与L型块24螺接,所述螺杆25与移动板26转动连接。
[0026]参考图3,所述夹持部件包括设于第二支杆23顶部的固定块29、分别开设于固定块29顶部两侧的第一滑槽30、设于第一滑槽30内的第一滑块31、设于第一滑块31一侧的第一弹簧32、设于第一滑块31顶部的固定板33、设于固定板33一侧的固定杆34、设于固定杆34一侧的夹持板35以及用于提高对报警器本体11固定效果的挤压部件,所述夹持板35为弧形,所述第一滑块31与第一滑槽30滑动连接。
[002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固定块29、第一滑槽30、第一滑块31、第一弹簧32、固定板33、固定杆34、夹持板35和挤压部件,夹持板35为弧形,第一滑块31与第一滑槽30滑动连接,在第一弹簧32的作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交通用警报装置,包括底座(1)、报警器本体(11)、用于控制报警器本体(11)高度的调节部件以及用于对报警器本体(11)进行固定的夹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设于底座(1)顶部的第一支杆(21)、开设于第一支杆(21)底部的调节槽(22)、设于调节槽(22)内的第二支杆(23)、设于第一支杆(21)一侧的L型块(24)、与L型块(24)相连的螺杆(25)、设于螺杆(25)一端的移动板(26)、设于移动板(26)一端的锁杆(27)、开设于第二支杆(23)一侧均匀排列的多个锁槽(28)、用于防止第二支杆(23)脱离调节槽(22)的限位部件以及用于防止移动板(26)与螺杆(25)同时转动的止转部件,所述螺杆(25)与L型块(24)螺接,所述螺杆(25)与移动板(26)转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用警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包括设于第二支杆(23)顶部的固定块(29)、分别开设于固定块(29)顶部两侧的第一滑槽(30)、设于第一滑槽(30)内的第一滑块(31)、设于第一滑块(31)一侧的第一弹簧(32)、设于第一滑块(31)顶部的固定板(33)、设于固定板(33)一侧的固定杆(34)、设于固定杆(34)一侧的夹持板(35)以及用于提高对报警器本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联灏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