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性能改进的无铁芯直线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7536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绝缘性能改进的无铁芯直线电机,包括直线电机初级和直线电机次级,所述直线电机初级包括初级外壳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圈绕组,所述初级外壳中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线圈绕组排布在安装槽内,并自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处延伸至所述初级外壳的外部,所述线圈绕组的中心孔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对线圈绕组进行定位的第一限位元件和第二限位元件,所述线圈绕组露出在初级外壳外部的部分的上、下表面分别铺设有绝缘网层,所述初级外壳、线圈绕组、第一限位元件、第二限位元件以及绝缘网层通过树脂材料浇注成一体。本方案定位精准,不存在漏电风险,同时提高电机装配的稳定性,精准控制电机强度。精准控制电机强度。精准控制电机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绝缘性能改进的无铁芯直线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直线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绝缘性能改进的无铁芯直线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的传动装置,目前直线电机主要分为有铁芯直线电机和无铁芯直线电机两种,其中无铁芯直线电机由于具有零齿槽效应、零定位力、定动子间没有吸引力、宽速度范围、高动态性能、极高的定位精度等优点,使其广泛用于半导体光刻、PC板检查和钻孔、晶片处理加工、离子注入、电子装配及坐标测量等精密伺服领域,无铁芯直线电机的结构通常包括直线电机定子,直线电机定子由包括通过U型槽连接块连接的上磁轭和下磁轭,在上磁轭和下磁轭上均设置有永磁体模块,相对应的永磁模块之间存在空气气隙,电机动子线圈在空气气隙内做相对运动。
[0003]但是,直线电机动子内部的线圈的固定位置往往难以精准控制,当线圈无可靠定位直接通过树脂塑封时,容易使线圈露出或者非常接近电机的外表面,导致其工作时(尤其是工作电压较高时)存在着潜在的漏电风险,经过环氧树脂浇注之后,这种风险在短时间内很难通过仪器或者肉眼检测出来,为解决线圈定位不可靠的问题,现有的动子线圈的定位方式主要是在线圈外部设置固定板,并在固定板上设置定位装置,但是这类固定板较厚,体积、重量大,使电机的推力密度降低,电机的承载力较差,另外,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金属固定板导电,会产生涡流,干扰直线电机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绝缘性能改进的无铁芯直线电机。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绝缘性能改进的无铁芯直线电机,包括直线电机初级和直线电机次级,所述直线电机初级包括初级外壳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圈绕组,所述初级外壳中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线圈绕组排布在安装槽内,并自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处延伸至所述初级外壳的外部,所述线圈绕组的中心孔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对线圈绕组进行定位的第一限位元件和第二限位元件,所述第一限位元件和第二限位元件至少包括与所述线圈绕组的中心孔两端固定的本体,所述线圈绕组露出在初级外壳外部的部分的上、下表面分别铺设有绝缘网层,所述初级外壳、线圈绕组、第一限位元件、第二限位元件以及绝缘网层通过树脂材料浇注成一体。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元件的本体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元件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设置在同一方向上,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与浇注模具内部定位构件固定。
[0008]优选的,所述绝缘网层为聚酯纤维绝缘网层,所述绝缘网层上均匀排列有多个网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通过所述网孔露出。
[0009]优选的,所述绝缘网层的厚度为0.2mm。
[0010]优选的,所述初级外壳的一侧设置有线夹,所述线夹侧面设置有电源线出口,所述线夹通过螺钉与初级外壳固定,并通过树脂材料与所述初级外壳11、线圈绕组、第一限位元件、第二限位元件以及绝缘网层浇注成一体。
[0011]优选的,所述直线电机次级整体呈“U”型,所述直线电机次级相对的两个内壁面上交替排列有永磁体组。
[0012]优选的,所述直线电机次级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部设置有“U”型槽,所述底座的上、下表面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相对设置的上磁轭、下磁轭,所述上磁轭、下磁轭分别包括交替排列的永磁体组,所述上磁轭、下磁轭之间形成有气隙,所述直线电机初级在所述气隙中做相对运动。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0014]1、利用第一限位元件和第二限位元件限定线圈绕组的长度和宽度,同时,在第一限位元件和第二限位元件上设置有与浇注模具内部定位构件固定的定位孔,能够提高线圈绕组在浇注时定位的稳定性,此外,在线圈绕组的上、下表面分别铺设有绝缘网层,该绝缘网层能够精准控制线圈与电机外表面的距离,使直线电机初级的线圈和直线电机次级的永磁体的间隙控制在精确的距离,不存在漏电风险,同时提高电机装配的稳定性,精准控制电机强度。
[0015]2、绝缘网层为聚酯纤维绝缘网层,聚酯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绝缘,也容易被环氧树脂所融合,该材料绝缘且不导电,不会产生损耗,同时聚酯纤维材料较轻,体积和重量便于控制,有利于提高电机的推力密度,另外,该绝缘网层上设置有网孔,在浇注时不会阻挡第一限位元件和第二限位元件上的定位孔,便于精准定位。
附图说明
[0016]图1:本技术中直线电机初级在未塑封状态下的下表面示意图(此时下表面未铺设绝缘网层);
[0017]图2:本技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3:本技术中直线电机初级在未塑封状态下的示意图;
[0019]图4:本技术中直线电机初级在塑封完成后的示意图;
[0020]图5:本技术中一种绝缘性能改进的无铁芯直线电机的侧视图;
[0021]图6:本技术中一种绝缘性能改进的无铁芯直线电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能够更加清楚、详细地展示,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该实施例仅是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0023]同时声明,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此外,本方案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对重要性的排序,或者隐含指明所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5]应当理解的,在本方案中,所述直线电机初级以及其内部各部件的上表面为直线电机初级与直线电机次级上磁轭靠近的一面,所述直线电机初级以及其内部各部件的下表面为直线电机初级与直线电机次级下磁轭靠近的一面。
[0026]本技术揭示了一种绝缘性能改进的无铁芯直线电机,包括直线电机初级1和直线电机次级2,如图1

图4所示,所述直线电机初级1包括初级外壳11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圈绕组12,所述初级外壳11中部设置有安装槽112,所述线圈绕组12排布在安装槽112内,并自所述安装槽112的开口处延伸至所述初级外壳11的外部,所述线圈绕组12的中心孔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对线圈绕组12进行定位的第一限位元件14和第二限位元件15,所述第一限位元件14和第二限位元件15至少包括与所述线圈绕组12的中心孔两端固定的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性能改进的无铁芯直线电机,包括直线电机初级和直线电机次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电机初级包括初级外壳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圈绕组,所述初级外壳中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线圈绕组排布在安装槽内,并自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处延伸至所述初级外壳的外部,所述线圈绕组的中心孔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对线圈绕组进行定位的第一限位元件和第二限位元件,所述第一限位元件和第二限位元件至少包括与所述线圈绕组的中心孔两端固定的本体,所述线圈绕组露出在初级外壳外部的部分的上、下表面分别铺设有绝缘网层,所述初级外壳、线圈绕组、第一限位元件、第二限位元件以及绝缘网层通过树脂材料浇注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性能改进的无铁芯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元件的本体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元件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设置在同一方向上,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与浇注模具内部定位构件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绝缘性能改进的无铁芯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网层为聚酯纤维绝缘网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米福斯苏州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