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界面处理罐及催化进料油预雾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7523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炼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界面处理罐以及催化进料油预雾化系统。该微界面处理罐包括罐体、催化油进料管、雾化气体进料管、气液乳化相油流出管以及微界面导管。罐体内设有沿由下而上方向依次布置的底部腔、中间腔以及顶部腔。催化油进料管设置于罐体的底端并与底部腔连通。雾化气体进料管设置于罐体的周壁上并与中间腔连通。气液乳化相油流出管设置于罐体的顶端并与顶部腔连通。微界面导管设置于中间腔内且两端分别连通底部腔以及顶部腔。其中,微界面导管的管壁上设有连通中间腔的过气孔。该微界面处理罐能够设置在雾化喷嘴的上游,对进入雾化喷嘴前的催化进料油进行预雾化处理,提高催化进料油进入雾化喷嘴后的雾化效果。喷嘴后的雾化效果。喷嘴后的雾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界面处理罐及催化进料油预雾化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炼油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微界面处理罐以及催化进料油预雾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催化裂化装置是炼油厂主要的重油加工装置,其原料通常为减压渣油、蜡油或其它重油(以下统称为催化进料油),雾化喷嘴将催化进料油雾化成细小的油滴送入反应器,油雾的直径大小影响到催化裂化反应的正常进行,影响到装置的产品收率、操作的稳定性以及装置的运行周期。因此,如何提高雾化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界面处理罐以及催化进料油预雾化系统,能够对进入雾化喷嘴前的催化进料油进行预雾化处理,提高催化进料油进入雾化喷嘴后的雾化效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微界面处理罐,该微界面处理罐包括:
[0005]罐体,内设有沿由下而上方向依次布置的底部腔、中间腔以及顶部腔;
[0006]催化油进料口,设置于罐体的底端并与底部腔连通;
[0007]雾化气体进料口,设置于罐体的周壁上并与中间腔连通;
[0008]气液乳化相油出口,设置于罐体的顶端并与顶部腔连通;以及
[0009]微界面导管,设置于中间腔内且两端分别连通底部腔以及顶部腔;
[0010]其中,微界面导管的管壁上设有连通中间腔的过气孔。
[0011]可选地,过气孔的直径小于500微米。
[0012]可选地,微界面导管包括多个沿管长方向布置的内部通道,内部通道均通过过气孔与中间腔连通。
[0013]可选地,在微界面导管为圆管的情况下,微界面导管的外径为10毫米至60毫米。
[0014]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催化进料油预雾化系统,该催化进料油预雾化系统包括上述的微界面处理罐。
[0015]可选地,催化进料油预雾化系统还包括与气液乳化相油出口相连的分子重排器,分子重排器包括:
[0016]过流管;
[0017]磁轭,环绕在过流管的周向外侧;
[0018]磁体对,位于磁轭内且包括沿过流管的径向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一磁体以及第二磁体,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朝向彼此的磁极相异;以及
[0019]气隙调节机构,设置于磁轭上;
[0020]其中,过流管位于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之间,气隙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一磁体与
第二磁体之间的间距。
[0021]可选地,磁轭包括沿过流管的周向布置的磁轭活动侧板以及磁轭固定侧板,磁体对中的至少一个磁体安装于磁轭活动侧板的内侧,磁轭活动侧板能够相对过流管线性平动;
[0022]气隙调节机构包括:
[0023]安装固定板,平行间隔布置在磁轭活动侧板的外侧且与磁轭固定侧板相连;以及
[0024]驱动杆件,一端与磁轭活动侧板相连,另一端与安装固定板相连,驱动杆件用于驱动磁轭活动侧板线性平动。
[0025]可选地,其特征在于,磁轭固定侧板的内表面与过流管的外周壁之间的间距大于50毫米。
[0026]可选地,第一磁体以及第二磁体沿过流管的轴向的长度大于50毫米。
[0027]可选地,过流管包括内管以及环绕在内管外周壁上的隔热外层。
[0028]通过该微界面处理罐,能够将雾化气体经过微界面导管后形成微气泡并与催化进料油混合,使得催化进料油体积膨胀,催化进料油的密度降低,同时降低了催化进料油的粘度和宏观表面张力,并使液相油形成了许多微小油粒。将该微界面处理罐设置在雾化喷嘴的上游,混合形成的气液乳化相油从雾化喷嘴喷入反应器时,由于压力突然降低,使气液乳化相油中的气泡迅速膨胀产生爆破,进一步降低了油雾颗粒的直径。
[0029]由此可见,在雾化喷嘴的上游设置该微界面处理器,能够将催化进料油在进入雾化喷嘴前进行预雾化,提高催化进料油进入雾化喷嘴后的雾化效果。
[0030]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31]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2]图1为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微界面处理罐的剖视图;
[0033]图2为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分子重排器的剖视图之一;
[0034]图3为图2中的分子重排器的剖视图之二;
[0035]图4为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催化进料油预雾化系统的连接框图;
[0036]图5为催化进料油的胶体模型。
[0037]附图标记说明:10、微界面处理罐;11、罐体;111、底部腔;112、中间腔;113、顶部腔;114、底罩;115、筒体;116、顶罩;117、下隔板;118、上隔板;12、催化油进料口;13、雾化气体进料口;14、气液乳化相油出口; 15、微界面导管;20、分子重排器;21、过流管;211、内管;212、隔热外层;22、磁轭;221、磁轭活动侧板;222、磁轭固定侧板;23、第一磁体; 24、第二磁体;25、气隙调节机构;251、安装固定板;252、驱动杆件;30、雾化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
用新型实施例。
[003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0041]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42]图1为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微界面处理罐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微界面处理罐10,该微界面处理罐10包括罐体11、催化油进料口12、雾化气体进料口13、气液乳化相油出口14以及微界面导管15。
[0043]罐体11内设有沿由下而上方向依次布置的底部腔111、中间腔112以及顶部腔113。催化油进料口12设置于罐体11的底端并与底部腔111连通。雾化气体进料口13设置于罐体11的周壁上并与中间腔112连通。气液乳化相油出口14设置于罐体11的顶端并与顶部腔113连通。微界面导管15设置于中间腔112内且两端分别连通底部腔111以及顶部腔113。其中,微界面导管15的管壁上设有连通中间腔112的过气孔。
[0044]具体地,通过催化油进料口12以及雾化气体进料口13分别引入催化进料油以及雾化气体一一对应进入底部腔111以及中间腔112,底部腔111填充有一定量的催化进料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界面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界面处理罐(10)包括:罐体(11),内设有沿由下而上方向依次布置的底部腔(111)、中间腔(112)以及顶部腔(113);催化油进料口(12),设置于所述罐体(11)的底端并与所述底部腔(111)连通;雾化气体进料口(13),设置于所述罐体(11)的周壁上并与所述中间腔(112)连通;气液乳化相油出口(14),设置于所述罐体(11)的顶端并与所述顶部腔(113)连通;以及微界面导管(15),设置于所述中间腔(112)内且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底部腔(111)以及所述顶部腔(113);其中,所述微界面导管(15)的管壁上设有连通所述中间腔(112)的过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界面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气孔的直径小于500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界面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界面导管(15)包括多个沿管长方向布置的内部通道,所述内部通道均通过所述过气孔与所述中间腔(112)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界面处理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界面导管(15)为圆管的情况下,所述微界面导管(15)的外径为10毫米至60毫米。5.一种催化进料油预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进料油预雾化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界面处理罐(1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催化进料油预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进料油预雾化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气液乳化相油出口(14)相连的分子重排器(20),所述分子重排器(20)包括:过流管(21);磁轭(22),环绕在所述过流管(21)的周向外侧;磁体对,位于所述磁轭(22)内且包括沿所述过流管(21)的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光军高伟军唐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长科诚享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