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前独立悬架用副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735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商用车前独立悬架用副车架,包括分别相对设置的纵梁组合件、加强框架组合件和边横梁组合件,两边横梁组合件之间设有中横梁组合件,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两边横梁组合件底面上的底框加强组合件,底框加强组合件的内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板簧固定组合件,底框加强组合件的外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板簧托板组合件,各组合件上分别设有减重孔;将副车架拆分为多个组合件加工,各组合件全部由钣金折弯、切割与焊接而成,无需再用传统的模具进行定制,节省了定制模具的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在满足各组合件刚度、强度、耐疲劳等性能前提前下,通过在各组合件上设置减重孔,实现了副车架的轻量化设计。现了副车架的轻量化设计。现了副车架的轻量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商用车前独立悬架用副车架


[0001]本技术涉及商用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商用车前独立悬架用副车架。

技术介绍

[0002]车辆悬架系统在车辆的行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不但负责动力系统的载荷传递和导向传递,还关系到整车的操稳性、舒适性等关键性能指标。在商用车中,由于载重的要求一般使用能够提供更大超载能力的板簧与车桥组合件的非独立悬架设计,而独立悬架的设计在国内商用车上使用非常少。但随着对载货商用汽车载重量要求严格性的提升,以及用户对于商用车舒适性、操稳性等多方面性能要求的逐渐提高,独立悬架系统在商用车上的使用已经成为各大商用车主中新一轮的技术竞争热点,尤其是在中轻卡商用车的前悬架设计上。同时,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要求,汽车的轻量化设计越来越受重视。而且将前独立悬架设计并应用于商用车中,相比于使用钢板弹簧的非独立悬架设计,不但会提升整车的操稳性与舒适性,更能为商用车轻量化设计提供更多、更合理的方案。
[0003]虽然独立悬架在操稳性、平顺性以及轻量化设计中优势明显,但其结构复杂,对结构刚强度、疲劳耐久性能要求较高,且多采用铸造或者锻造的工艺生产制造,相较于传统非独立悬架结构成本增加明显,尤其是副车架的成本占主要部分,使用户在价格难以接受,也是难以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保证副车架满足各项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能够降低车架重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商用车前独立悬架用副车架。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商用车前独立悬架用副车架,与前独立悬架的上交叉臂和下交叉臂连接,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纵梁组合件,两所述纵梁组合件的正下方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有加强框架组合件,两所述加强框架组合件的外侧分别对应连接有边横梁组合件,且两所述边横梁组合件在两所述纵梁组合件之间相对设置,两所述边横梁组合件之间设有中横梁组合件,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两所述边横梁组合件底面上的底框加强组合件,所述底框加强组合件的内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板簧固定组合件,且所述板簧固定组合件两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所述加强框架组合件外侧,所述中横梁组合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板簧固定组合件上,所述底框加强组合件的外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板簧托板组合件,所述纵梁组合件、所述加强框架组合件、所述边横梁组合件、所述中横梁组合件、所述底框加强组合件、所述板簧固定组合件上分别设有减重孔。
[000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纵梁组合件包括端面为U形结构的纵梁本体,贯穿所述纵梁本体设有焊接所述加强框架组合件的纵梁焊接凹口,所述纵梁本体的外侧相对焊接固定有纵梁加强板,贯穿所述纵梁加强板布置有纵梁减重孔,所述纵梁本体的顶端可拆卸连
接有用于安装支撑所述上交叉臂的安装支撑件,贯穿所述安装支撑件布置有交叉臂连接孔。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强框架组合件包括第一加强框架板和第二加强框架板,且所述第一加强框架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框架板的顶端拼焊设置,贯穿所述第一加强框架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框架板分别设有边横梁安装孔,所述第一加强框架板或所述第二加强框架板上设有加强框减重孔,所述第一加强框架板的内表面位于所述边横梁安装孔外周还固定焊接有第三加强框架板。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边横梁组合件包括边横梁本体,贯穿所述边横梁本体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底框加强组合件的螺孔,所述边横梁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向上弯曲设置的安装翻边,贯穿两所述安装翻的端部分别相对设有翻边安装孔,相对设置的两所述翻边安装孔上方的所述安装翻边之间连接有翻边支撑顶板,两所述安装翻边之间还布置连接有翻边支撑底板,各所述翻边支撑底板分别与所述边横梁本体、两所述安装翻边焊接设置,贯穿所述边横梁本体和各所述翻边支撑底板分别设有边横梁减重孔。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横梁组合件包括折弯呈U形的中横梁本体,所述中横梁本体两侧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水平翻边,所述水平翻边与所述中横梁本体之间布置连接有加强筋,贯穿所述中横梁本体设有中横梁减重孔和中横梁安装孔,所述中横梁本体的顶端安装有转向器支架,所述加强筋分别位于所述转向器支架的外侧。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框加强组合件包括矩形结构的底框加强板,所述底框加强板的角部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底框安装部,贯穿所述底框安装部对应设有底框安装孔,所述底框加强板上设有加强板凸起部,贯穿所述加强板凸起部设有容纳所述板簧固定组合件的板簧限位孔,所述底框加强板的端部位于所述板簧限位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板簧固定组合件配合使用的安装限位翻边,且所述安装限位翻边的翻边方向与所述加强板凸起部的凸起方向一致,贯穿所述底框加强板还设有底框减重口。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板簧固定组合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板簧固定管梁,两所述板簧固定管梁分别设于所述底框加强板的端部且对应设于所述安装限位翻边与所述加强板凸起部之间,两所述板簧固定管梁之间跨设有板簧体,所述板簧体外侧罩扣有板簧扣罩,且所述板簧扣罩可拆卸安装于两所述板簧固定管梁上,所述板簧扣罩与所述板簧体之间设有板簧橡胶压块,贯穿所述板簧扣罩设有扣罩减重孔。
[0012]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板簧托板组合件包括板簧托板本体,贯穿所述板簧托板本体布置有托板安装孔,所述板簧托板本体上可拆卸安装有板簧橡胶垫块。
[00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商用车前独立悬架用副车架,与前独立悬架的上交叉臂和下交叉臂连接,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纵梁组合件,两所述纵梁组合件的正下方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有加强框架组合件,两所述加强框架组合件的外侧分别对应连接有边横梁组合件,且两所述边横梁组合件在两所述纵梁组合件之间相对设置,两所述边横梁组合件之间设有中横梁组合件,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两所述边横梁组合件底面上的底框加强组合件,所述底框加强组合件的内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板簧固定组合件,且所述板簧固定组合件两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所述加强框架组合件外侧,所述中横梁组合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板簧固定组合件上,所述底框加强组合件的外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板簧托板组合件,所述纵梁组合件、所述加强框架组合件、所述边横梁组合件、所述中横梁组合件、所述底框加强组合件、所
述板簧固定组合件上分别设有减重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副车架拆分为多个组合件加工,再通过焊接或螺接的方式进行安装组合,且各组合件全部由钣金折弯、切割与焊接而成,无需再用传统的模具进行定制,节省了定制模具的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在满足各组合件刚度、强度、耐疲劳等性能前提前下,通过在各组合件上设置减重孔,实现了副车架的轻量化设计。
附图说明
[0014]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商用车前独立悬架用副车架,与前独立悬架的上交叉臂和下交叉臂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纵梁组合件,两所述纵梁组合件的正下方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有加强框架组合件,两所述加强框架组合件的外侧分别对应连接有边横梁组合件,且两所述边横梁组合件在两所述纵梁组合件之间相对设置,两所述边横梁组合件之间设有中横梁组合件,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两所述边横梁组合件底面上的底框加强组合件,所述底框加强组合件的内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板簧固定组合件,且所述板簧固定组合件两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所述加强框架组合件外侧,所述中横梁组合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板簧固定组合件上,所述底框加强组合件的外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板簧托板组合件,所述纵梁组合件、所述加强框架组合件、所述边横梁组合件、所述中横梁组合件、所述底框加强组合件、所述板簧固定组合件上分别设有减重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前独立悬架用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组合件包括端面为U形结构的纵梁本体,贯穿所述纵梁本体设有焊接所述加强框架组合件的纵梁焊接凹口,所述纵梁本体的外侧相对焊接固定有纵梁加强板,贯穿所述纵梁加强板布置有纵梁减重孔,所述纵梁本体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安装支撑所述上交叉臂的安装支撑件,贯穿所述安装支撑件布置有交叉臂连接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前独立悬架用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框架组合件包括第一加强框架板和第二加强框架板,且所述第一加强框架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框架板的顶端拼焊设置,贯穿所述第一加强框架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框架板分别设有边横梁安装孔,所述第一加强框架板或所述第二加强框架板上设有加强框减重孔,所述第一加强框架板的内表面位于所述边横梁安装孔外周还固定焊接有第三加强框架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前独立悬架用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横梁组合件包括边横梁本体,贯穿所述边横梁本体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底框加强组合件的螺孔,所述边横梁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向上弯曲设置的安装翻边,贯穿两所述安装翻的端部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乾勋崔震徐礼成司秋菊刘琳聂梦龙杜艳丽孙娜韩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飞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