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神经阻滞麻醉时监测注药压力的监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6918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神经阻滞麻醉时监测注药压力的监测器,包括三通管、监测机构、显示机构,三通管包括主体,主体一端的外侧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上下两侧的主体上滑动安装有监测机构和转柄,转柄连接有内螺纹管,主体一端的内侧连接有隔离薄膜,监测机构包括外螺纹管,外螺纹管一端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另一端粘接有盖体,盖体一端设有定位块和限位块,限位块内侧的盖体的端面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限位块固定连接金属膜片的边部,压力传感器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显示机构,三通管可联通输液管道腔体和监测机构,在使药液不接触监测机构的前提下将药液压力准确的传递给监测机构并通过显示机构进行直观的显示。直观的显示。直观的显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神经阻滞麻醉时监测注药压力的监测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神经阻滞麻醉时监测注药压力的监测器。

技术介绍

[0002]神经阻滞麻醉指的是将局麻药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通过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使该神经所支配的区域麻醉。为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较少患者的痛苦,医生在手术进行前常进行神经阻滞麻醉,达到手术无痛的效果。
[0003]由于神经阻滞麻醉操作中有发生穿刺针进入神经纤维束的风险,一旦局麻药注射进神经纤维束,可能会引起神经损伤和神经功能缺损。这种情况下注药压力通常比较高。因此,临床操作中可通过评估注射阻力以降低神经纤维束内注射的风险。传统操作中,麻醉医生仅凭主观“注射感觉”来判断是否高压注射,并无客观准确的压力监测设备,仍无法有效避免神经损伤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传统操作中,麻醉医生仅凭主观“注射感觉”来判断是否高压注射,并无客观准确的压力监测设备,仍无法有效避免神经损伤的发生。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神经阻滞麻醉时监测注药压力的监测器,三通管可联通输液管道腔体和监测机构,在使药液不接触监测机构的前提下将药液压力准确的传递给监测机构并通过显示机构进行直观的显示。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神经阻滞麻醉时监测注药压力的监测器,包括三通管、监测机构、显示机构,所述三通管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端的外侧面固定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下两侧的主体上分别滑动安装有监测机构和转柄,所述转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所述主体的一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隔离薄膜,所述监测机构包括外螺纹管,所述外螺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另一端固定粘接有盖体,所述盖体的一端端面固定设有定位块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内侧的盖体的端面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金属膜片的边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显示机构,所述显示机构包括壳体、显示屏和吊耳。
[0006]其中,所述隔离薄膜的边部与主体的内侧面热熔连接,所述隔离薄膜的直径大于主体的内径3—5mm;隔离薄膜可避免主体内的药液与监测机构产生直接接触,使成本较高的监测机构能够重复使用,并可在受到主体内药液的压力后产生柔软的变形,将药液内压保持不变的传递给监测机构。
[0007]其中,所述内螺纹管为单面开口且另一端开设有滑动连接主体的通孔的内螺纹管结构,所述内螺纹管螺纹连接外螺纹管,所述外螺纹管滑动套装在主体的外侧;重复使用的监测机构可通过内螺纹管与一次性使用的三通管进行稳固的连接,并在使用结束后进行便捷的拆卸。
[0008]其中,所述连接座为一端开口的圆管型结构,所述盖体为扁平的圆板型结构,所述
盖体的侧面开设有适配穿插电线的通孔;安装有主要工作件的盖体可与连接座独立注塑成型,然后再进行组装,有效降低了监测机构的生产难度。
[0009]其中,所述定位块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定位块的外侧面滑动连接连接座的内侧壁,所述定位块、盖体的轴线与连接座的轴线共线;定位块起到定位作用,提高盖体与连接座连接组装的便捷性。
[0010]其中,所述金属膜片为具有弹性的不锈钢圆板结构,所述限位块为圆管型结构,所述金属膜片、限位块的轴线共线;金属膜片可隔离保护压力传感器,避免压力传感器暴露在外界中受到消毒液等介质的腐蚀。
[0011]其中,所述外螺纹管周侧的金属膜片上成型设置有缓冲棱;金属膜片受到隔离薄膜的挤压产生弹性变形时,缓冲棱可产生变形,以保证金属膜片的主体部分在形变时仍能紧贴压力传感器保证测量的精准性。
[0012]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为薄膜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体积紧凑,可输出线性信号,实时反馈液体的内压。
[0013]其中,所述显示屏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前端面,所述吊耳固定设置在壳体的顶面;显示机构可吊挂在输液架上,将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处理后以图像的方式进行直观的显示。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重复使用的监测机构可通过内螺纹管与一次性使用的三通管进行稳固的连接,并在使用结束后进行便捷的拆卸;安装有主要工作件的盖体可与连接座独立注塑成型,然后再进行组装,有效降低了监测机构的生产难度;定位块起到定位作用,提高盖体与连接座连接组装的便捷性;金属膜片可隔离保护压力传感器,避免压力传感器暴露在外界中受到消毒液等介质的腐蚀;金属膜片受到隔离薄膜的挤压产生弹性变形时,缓冲棱可产生变形,以保证金属膜片的主体部分在形变时仍能紧贴压力传感器保证测量的精准性;压力传感器体积紧凑,可输出线性信号,实时反馈液体的内压;显示机构可吊挂在输液架上,将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处理后以图像的方式进行直观的显示。
[00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三通管、监测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三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监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三通管;101、主体;102、限位板;103、转柄;104、内螺纹管;105、隔离薄膜;2、监测机构;201、外螺纹管;202、连接座;203、盖体;204、限位块;205、压力传感器;206、金属膜片;207、缓冲棱;208、定位块;209、电线;3、显示机构;301、壳体;302、显示屏;303、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神经阻滞麻醉时监测注药压力的监测器,包括三通管1、监测机构2、显示机构3,所述三通管1包括主体101,所述主体101的一端的外侧面固定设有限位板102,所述限位板102上下两侧的主体101上分别滑动
安装有监测机构2和转柄103,所述转柄1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104,所述主体101的一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隔离薄膜105,所述监测机构2包括外螺纹管201,所述外螺纹管2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202,所述连接座202的另一端固定粘接有盖体203,所述盖体203的一端端面固定设有定位块208和限位块204,所述限位块204内侧的盖体203的端面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05,所述限位块204固定连接金属膜片206的边部,所述压力传感器205通过电线209电性连接显示机构3,所述显示机构3包括壳体301、显示屏302和吊耳303。
[0022]所述隔离薄膜105的边部与主体101的内侧面热熔连接,所述隔离薄膜105的直径大于主体101的内径3—5mm;隔离薄膜105可避免主体101内的药液与监测机构2产生直接接触,使成本较高的监测机构2能够重复使用,并可在受到主体101内药液的压力后产生柔软的变形,将药液内压保持不变的传递给监测机构2。
[0023]所述内螺纹管104为单面开口且另一端开设有滑动连接主体101的通孔的内螺纹管结构,所述内螺纹管104螺纹连接外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神经阻滞麻醉时监测注药压力的监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管、监测机构、显示机构,所述三通管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端的外侧面固定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下两侧的主体上分别滑动安装有监测机构和转柄,所述转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所述主体的一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隔离薄膜,所述监测机构包括外螺纹管,所述外螺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另一端固定粘接有盖体,所述盖体的一端端面固定设有定位块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内侧的盖体的端面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金属膜片的边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显示机构,所述显示机构包括壳体、显示屏和吊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阻滞麻醉时监测注药压力的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薄膜的边部与主体的内侧面热熔连接,所述隔离薄膜的直径大于主体的内径3—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阻滞麻醉时监测注药压力的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管为单面开口且另一端开设有滑动连接主体的通孔的内螺纹管结构,所述内螺纹管螺纹连接外螺纹管,所述外螺纹管滑动套装在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九五八二九部队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