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座椅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689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3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车辆的座椅总成”。一种座椅总成包括小腿靠垫,所述小腿靠垫联接到座椅底座并且具有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凹谷,所述第一凹谷从第一外部峰延伸到内部峰;以及第二凹谷,所述第二凹谷从第二外部峰延伸到所述内部峰。所述座椅总成还包括线,所述线从所述第一外部峰跨过所述第一凹谷延伸到所述内部峰,所述线能够在静止状态与收缩状态之间操作,其中所述线从所述静止状态到所述收缩状态的移动使所述线的在所述第一外部峰与所述内部峰之间的一部分远离所述第一凹谷的底部移动。所述座椅总成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提示将电流供应到所述线以使所述线从所述静止状态移动到所述收缩状态。状态移动到所述收缩状态。状态移动到所述收缩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座椅总成
专利

[0001]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总成,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小腿靠垫和联接到所述小腿靠垫的线的座椅总成。
[0002]专利技术背景
[0003]车辆具有座椅。可能需要用于车辆座椅的按摩特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一种座椅总成包括:座椅底座;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联接到所述座椅底座;以及小腿靠垫,所述小腿靠垫联接到所述座椅底座并且具有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凹谷,所述第一凹谷从第一外部峰延伸到内部峰;以及第二凹谷,所述第二凹谷从第二外部峰延伸到所述内部峰。所述座椅总成还包括线,所述线从所述第一外部峰跨过所述第一凹谷延伸到所述内部峰。所述线能够在静止状态与收缩状态之间操作。所述线从所述静止状态到所述收缩状态的移动使所述线的在所述第一外部峰与所述内部峰之间的一部分远离所述第一凹谷的底部移动。另外,所述座椅总成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提示将电流供应到所述线以使所述线从所述静止状态移动到所述收缩状态。
[0005]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可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一者或组合:
[0006]–
所述线还从所述内部峰跨过所述第二凹谷延伸到所述第二外部峰;
[0007]–
所述内部峰相对于所述第一凹谷的所述底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外部峰相对于所述第一凹谷的所述底部的高度;
[0008]–
所述小腿靠垫从在所述座椅底座附近的近端延伸到在所述座椅底座远侧的远端,并且相对于所述内部峰,所述第一凹谷的所述底部在所述小腿靠垫的所述远端附近是最浅的;
[0009]–
所述线在所述静止状态下沿着所述第一凹谷的轮廓在所述第一外部峰与所述内部峰之间延伸,并且在所述收缩状态下从所述第一外部峰和所述内部峰悬挂在所述第一凹谷上方;
[0010]–
所述主体是被成形为形成所述第一凹谷和所述第二凹谷、所述内部峰以及所述第一外部峰和所述第二外部峰的泡沫主体;
[0011]–
所述泡沫主体是发泡聚丙烯;
[0012]–
所述泡沫主体的所述第一凹谷包括:在所述第一外部峰与所述内部峰之间的带轮廓部段,所述带轮廓部段具有弯曲表面;以及在所述带轮廓部段与所述内部峰之间的倾斜部段,所述倾斜部段具有大体平面表面;并且
[0013]–
所述倾斜部段使泡沫主体远离所述带轮廓部段横向向内侧并朝向所述内部峰倾斜。
[0014]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总成包括:座椅底座;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联接到所述座椅底座;以及小腿靠垫,所述小腿靠垫联接到所述座椅底座并且具有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凹谷,所述第一凹谷从第一外部峰延伸到内部峰;以及第二
凹谷,所述第二凹谷从第二外部峰延伸到所述内部峰。所述小腿靠垫可操作来相对于所述座椅底座在缩回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座椅总成还包括线,所述线从所述第一外部峰跨过所述第一凹谷延伸到所述内部峰并且从所述内部峰跨过所述第二凹谷延伸到所述第二外部峰。所述线能够在静止状态与收缩状态之间操作。在所述静止状态下,所述线沿着所述第一凹谷的轮廓在所述第一外部峰与所述内部峰之间延伸并且沿着所述第二凹谷的轮廓从所述内部峰延伸到所述第二外部峰。在所述收缩状态下,所述线从所述第一外部峰和所述内部峰悬挂在所述第一凹谷上方并且从所述内部峰和所述第二外部峰悬挂在所述第二凹谷上方。另外,所述座椅总成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提示将电流供应到所述线以使所述线从所述静止状态移动到所述收缩状态。
[0015]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可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一者或组合:
[0016]–
所述内部峰相对于所述第一凹谷的底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外部峰相对于所述第一凹谷的所述底部的高度;
[0017]–
所述小腿靠垫从在所述小腿靠垫的所述展开位置中在所述座椅底座附近的近端延伸到在所述小腿靠垫的所述展开位置中在所述座椅底座远侧的远端,并且相对于所述内部峰,所述第一凹谷的所述底部在所述小腿靠垫的所述远端附近是最浅的;
[0018]–
所述主体是被成形为形成所述第一凹谷和所述第二凹谷、所述内部峰以及所述第一外部峰和所述第二外部峰的泡沫主体;
[0019]–
所述泡沫主体是发泡聚丙烯;
[0020]–
所述泡沫主体的所述第一凹谷包括:在所述第一外部峰与所述内部峰之间的带轮廓部段,所述带轮廓部段具有弯曲表面;以及在所述带轮廓部段与所述内部峰之间的倾斜部段,所述倾斜部段具有大体平面表面;并且
[0021]–
所述倾斜部段使泡沫主体远离所述带轮廓部段横向向内侧并朝向所述内部峰倾斜。
[0022]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一种用于座椅总成的小腿靠垫的主体包括:第一外部峰和第二外部峰,所述第一外部峰和所述第二外部峰彼此成间隔开的关系;内部峰,所述内部峰在所述第一外部峰与所述第二外部峰之间;第一凹谷,所述第一凹谷在所述第一外部峰与所述内部峰之间延伸;以及第二凹谷,所述第二凹谷在第二外部峰与所述内部峰之间延伸。所述第一凹谷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外部峰与所述内部峰之间的带轮廓部段,所述带轮廓部段具有弯曲表面;以及设置在所述带轮廓部段与所述内部峰之间的倾斜部段,所述倾斜部段具有大体平面表面。所述第二凹谷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外部峰与所述内部峰之间的带轮廓部段,所述带轮廓部段具有弯曲表面;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凹谷的所述带轮廓部段与所述内部峰之间的倾斜部段,所述倾斜部段具有大体平面表面。
[0023]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可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一者或组合:
[0024]–
所述第一凹谷的所述倾斜部段的所述表面的平面不平行于所述第二凹谷的所述倾斜部段的所述表面的平面;
[0025]–
所述第一凹谷的所述倾斜部段的所述表面的所述平面与所述第二凹谷的所述倾斜部段的所述表面的所述平面相交以形成在约30度与约90度之间的角度;并且
[0026]–
所述第一外部峰和所述第二外部峰由发泡聚丙烯形成。
[0027]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以下说明书、权利要求和附图后将理解并了解本公开的这
些和其他方面、目标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28]在附图中:
[0029]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设置在车辆的车辆内部的座椅总成的透视图,其示出座椅总成的小腿靠垫处于展开位置;
[0030]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设置在车辆的车辆内部的座椅总成的透视图,其示出座椅总成的小腿靠垫处于缩回位置;
[0031]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小腿靠垫的主体的上部透视图,其示出了第一凹谷和第二凹谷;
[0032]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穿过线IV

IV截取的图3的主体的横截面图,其以虚线示出了就座乘员的腿;
[0033]图5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穿过线IV

IV截取的图3的主体的横截面图,并且进一步示出了线从主体的第一外部峰延伸到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总成,所述座椅总成包括:座椅底座;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联接到所述座椅底座;小腿靠垫,所述小腿靠垫联接到所述座椅底座并且具有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凹谷,所述第一凹谷从第一外部峰延伸到内部峰;以及第二凹谷,所述第二凹谷从第二外部峰延伸到所述内部峰;线,所述线从所述第一外部峰跨过所述第一凹谷延伸到所述内部峰,所述线能够在静止状态与收缩状态之间操作,其中所述线从所述静止状态到所述收缩状态的移动使所述线的在所述第一外部峰与所述内部峰之间的一部分远离所述第一凹谷的底部移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提示将电流供应到所述线以使所述线从所述静止状态移动到所述收缩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总成,其中所述线还从所述内部峰跨过所述第二凹谷延伸到所述第二外部峰。3.如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总成,其中所述内部峰相对于所述第一凹谷的所述底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外部峰相对于所述第一凹谷的所述底部的高度。4.如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总成,其中所述小腿靠垫从在所述座椅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