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YPEC接口的电路保护装置及移动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681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TYPEC接口的电路保护装置及移动终端,属于移动终端领域。所述电路保护装置包括:TYPEC插座、插头插入检测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其中:所述TYPEC插座,与所述插头插入检测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检测TYPEC插头设备的插入,输出检测信号给所述插头插入检测模块;所述插头插入检测模块,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TYPEC插座输入的检测信号,检测TYPEC插座是否有设备插入,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所述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插头插入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CC信号对外的开启和关闭。从而有效地提升了TYPEC插座未插入插头时CC信号的抗静电释放能力和插头插入瞬间带来的静电释放浪涌的抵御能力。抵御能力。抵御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YPEC接口的电路保护装置及移动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终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TYPEC接口的电路保护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0002]USB TYPEC接口的插头可不区分正反面插入插座,体现出了TYPEC接口的便利性。TYPEC接口中的反插识别,设备类型的检测,信息的沟通均通过两个CC信号(CC1和CC2:Configuration Channel)实现,用于:1、监测是否有USB设备插入;2、确定电源角色:Source或者Sink;3、确定数据角色:DFP或者UFP;4、发现和配置Vbus/Vconn;5、配置可选的Alternate 模式。
[0003]由于TYPEC终端可以对外部设备供电(Source)、也可支持外部的电源为本机充电(Sink),如果上述两个功能都支持,即DRP功能。终端的TYPEC 插座接口上的CC信号则需要周期性检测外部设备的插入情况,进而判定是对外供电还是接受外部电源的为本机供电(充电),因此,CC信号需要在终端开机的状态下存在工作检测电压。
[0004]终端开机后,USB的CC信号一直存在工作电压,其检测和通信模块要实时工作,而当ESD(Electro

Static discharge,静电释放)测试或者带静电的用户用手接触Type C接口时,或者插入外部Type Plug时,极易引入ESD或者Sugre(浪涌)对USB TYPEC插座上的CC信号模块电路造成冲击,处于工作中的CC信号电路承受ESD和sugre冲击时的性能最弱,极易损坏,如果不去改善这种情况,对终端产品的性能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0005]所以,需要提出一种能有效地提升TYPEC插座未插入插头时CC信号的抗静电释放能力和插头插入瞬间带来的静电释放浪涌的抵御能力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YPEC接口的电路保护装置及移动终端,能有效地提升TYPEC插座未插入插头时CC信号的抗静电释放能力和插头插入瞬间带来的静电释放浪涌的抵御能力。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TYPEC接口的电路保护装置,所述电路保护装置包括:TYPEC插座、插头插入检测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其中:
[0009]所述TYPEC插座,与所述插头插入检测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检测TYPEC 插头设备的插入,输出检测信号给所述插头插入检测模块;
[0010]所述插头插入检测模块,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 TYPEC插座输入的检测信号,检测TYPEC插座是否有设备插入,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所述电源管理模块;
[0011]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插头插入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CC 信号对外的开启和关闭。
[0012]可选地,所述电路保护装置还包括基带处理器,所述基带处理器与所述电源管理
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在所述插头插入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预设条件下将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切换至功率通道。
[0013]可选地,所述TYPEC插座包括若干GND PIN脚,其中一个所述GNDPIN脚被预设为专用功能信号PIN脚;所述专用功能信号PIN脚与所述插头插入检测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检测TYPEC插头设备的插入,输出检测信号给所述插头插入检测模块。
[0014]可选地,所述插头插入检测模块包括检测信号输入端、插入检测信号端和充电模式GND通路开启控制信号端,所述插入检测信号端和充电模式GND 通路开启控制信号端电性连接至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其中,所述检测信号输入端连接至所述专用功能信号PIN脚,所述插入检测信号端用于输出插入检测信号,所述充电模式GND通路开启控制信号端用于输出充电模式GND通路开启控制信号。
[0015]可选地,所述插头插入检测模块包括:比较电路、电平匹配电路和功率通道切换电路,所述比较电路分别与所述电平匹配电路和所述功率通道切换电路电性连接。
[0016]可选地,所述比较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比较器;其中:
[0017]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后接地,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的连接处与所述专用功能信号PIN脚电性连接;
[0018]所述比较器的负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的连接处,正输入端连接比较器参考电压。
[0019]可选地,所述电平匹配电路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MOS 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源极接地;漏极与所述第三电阻连接后连接至电源电压。
[0020]可选地,所述功率切换电路包括第二MOS管,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至充电模式GND通路开启控制信号端,源极接地,漏极连接至所述 TYPEC插座的所述专用功能信号PIN脚。
[0021]可选地,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CC信号控制单元、CC开关和和PD控制模块;其中:
[0022]所述CC信号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CC开关和所述PD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用于输出控制逻辑信号控制所述CC开关,以及输出Switch EN信号和 Switch SEL信号给所述PD控制模块;
[0023]所述CC开关,用于根据所述控制逻辑信号以及所述Switch EN信号和Switch SEL信号的组合逻辑,开启或关闭CC信号到所述PD控制模块的通路。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TYPEC接口的电路保护装置。
[0025]与相关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TYPEC接口的电路保护装置及移动终端,通过提供一种TYPEC接口的电路保护装置,包括TYPEC插座、插头插入检测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其中:所述TYPEC插座与所述插头插入检测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检测TYPEC插头设备的插入,输出检测信号给所述插头插入检测模块;所述插头插入检测模块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TYPEC插座输入的检测信号,检测TYPEC插座是否有设备插入,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所述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插头插入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CC信号对外的开启和关闭。从而通过所述电路保护装置有效地识别TYPEC插头的插入TYPEC插座与否的状态,有效地提升了TYPEC插座未插入插头时CC信号的抗静电释放能力和插头插入瞬间带来的静电释放浪涌的抵御能力,且所述电路保护装置设
计简单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实现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系统架构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YPEC接口的电路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YPEC接口的电路保护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YPEC接口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YPEC接口的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保护装置包括:TYPEC插座、插头插入检测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其中:所述TYPEC插座,与所述插头插入检测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检测TYPEC插头设备的插入,输出检测信号给所述插头插入检测模块;所述插头插入检测模块,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TYPEC插座输入的检测信号,检测TYPEC插座是否有设备插入,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所述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插头插入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CC信号对外的开启和关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保护装置还包括基带处理器,所述基带处理器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在所述插头插入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预设条件下将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切换至功率通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YPEC插座包括若干GND PIN脚,其中一个所述GND PIN脚被预设为专用功能信号PIN脚;所述专用功能信号PIN脚与所述插头插入检测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检测TYPEC插头设备的插入,输出检测信号给所述插头插入检测模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插入检测模块包括检测信号输入端、插入检测信号端和充电模式GND通路开启控制信号端,所述插入检测信号端和充电模式GND通路开启控制信号端电性连接至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其中,所述检测信号输入端连接至所述专用功能信号PIN脚,所述插入检测信号端用于输出插入检测信号,所述充电模式GND通路开启控制信号端用于输出充电模式GND通路开启控制信号。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庆克
申请(专利权)人: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