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球囊的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666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0
为了提供操作性提高的带球囊的导管,带球囊的导管(10)具备壳体(55)、导管轴(20)、给排管线连接部(30)、旋塞(35),前述导管轴(20)的基端部配置前述于壳体内,形成与在末端部安装的球囊(15)的内部连通的输送路(21),前述给排管线连接部(30)具有与输送路(21)连通的内部空间(31),能够将给排管线(36)连接,前述给排管线(36)穿过该内部空间将液体相对于前述输送路给排,前述旋塞(35)能够将给排管线连接部(30)的前述内部空间封堵,并且,前述给排管线连接部相对于壳体的位置被固定。连接部相对于壳体的位置被固定。连接部相对于壳体的位置被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带球囊的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带球囊的导管。

技术介绍

[0002]如JP5913739B2所记载的那样,近年来,进行使用带球囊的导管的治疗。带球囊的导管例如为了在心律失常的治疗时借助球囊内的被加热的液体将心肌组织烧灼而被使用。图9中表示应用以往的带球囊的导管110的导管系统100。
[0003]图9所示的导管系统100包括带球囊的导管110、将带球囊的导管110内的液体搅拌的搅拌装置120、将液体加热的加热装置130。带球囊的导管110具有在内部形成有输送路的导管轴111、在导管轴111的末端部安装的球囊112、相对于导管轴111的输送路及球囊112给排液体的注射器113。注射器113、搅拌装置120经由三向旋塞阀140及可挠性的管145与导管轴111连接。并且,通过操作三向旋塞阀140,能够使注射器113及搅拌装置120的某一方与导管轴111的输送路连通。
[0004]这样的带球囊的导管110的操作需要将被插入患者的体内的导管轴111保持且进行三向旋塞阀140等的操作,所以非常烦杂。因此,带球囊的导管110的操作需要多个人员。例如,如图9中虚线所示,某人用两手A1、A2保持着导管轴111的期间,其他人用两手B1、B2进行三向旋塞阀140等的操作。
[0005]但是,需要提高带球囊的导管的操作性,使得能够削减带球囊的导管的操作所必要的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是考虑以上的方面而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操作性提高的带球囊的导管。
[0007]本专利技术的带球囊的导管具备壳体、导管轴、给排管线连接部、旋塞,前述导管轴的基端部配置于前述壳体内,形成与在末端部安装的球囊的内部连通的输送路,前述给排管线连接部具有与前述输送路连通的内部空间,能够将给排管线连接,前述给排管线穿过该内部空间将液体相对于前述输送路给排,前述旋塞能够将前述给排管线连接部的前述内部空间封堵,前述给排管线连接部相对于前述壳体的位置被固定。
[0008]也可以是,上述带球囊的导管还具备与前述给排管线连接部连接的前述给排管线、与前述给排管线连接而将液体相对于前述给排管线给排的给排装置,前述给排管线包括长度200mm以上的软质管。
[0009]也可以是,上述带球囊的导管还具备搅拌管线连接部,前述搅拌管线连接部具有与前述输送路连通的内部空间,能够将搅拌管线连接,前述搅拌管线穿过该内部空间,将前述输送路内的液体抽吸及喷出,将前述球囊的内部的液体搅拌,前述搅拌管线连接部的前述内部空间和前述输送路的连接部与前述给排管线连接部的前述内部空间和前述输送路的连接部相比位于前述末端部侧。
[0010]上述带球囊的导管中,也可以是,前述搅拌管线连接部相对于前述壳体固定。
[0011]上述带球囊的导管中,也可以是,前述导管轴包括固定有前述球囊的末端的内筒轴、固定有前述球囊的基端的外筒轴,前述内筒轴插入该外筒轴的内腔,在前述外筒轴与该内筒轴之间形成前述输送路,在前述壳体设置有操作部,前述操作部使前述内筒轴沿着前述导管轴的前述基端部延伸的第1方向相对于前述外筒轴相对移动,使前述球囊伸长。
[0012]上述带球囊的导管中,也可以是,前述壳体具有在与前述导管轴的前述基端部延伸的第1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缩窄的缩窄部、从前述第1方向的一侧与前述缩窄部连接的第1把持部、从前述第1方向的另一侧与前述缩窄部连接的第2把持部。
[0013]上述带球囊的导管中,也可以是,前述导管轴包括固定有前述球囊的末端的内筒轴、固定有前述球囊的基端的外筒轴,前述内筒轴插入该外筒轴的内腔,在前述外筒轴与该内筒轴之间形成前述输送路。以沿前述第1方向延伸的轴线为中心的前述第1把持部的最大外半径比以沿前述第1方向延伸的轴线为中心的前述第2把持部的最大外半径大,在前述第1把持部设置有操作部,前述操作部使前述内筒轴沿前述第1方向相对于前述外筒轴相对移动,使前述球囊伸长。
[0014]或者,本专利技术的带球囊的导管具备壳体、导管轴,前述导管轴的基端部配置于前述壳体内,形成与在末端部安装的球囊的内部连通的输送路,前述壳体具有在与前述导管轴的前述基端部延伸的第1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缩窄的缩窄部、从前述第1方向的一侧与前述缩窄部连接的第1把持部、从前述第1方向的另一侧与前述缩窄部连接的第2把持部。
[0015]或者,本专利技术的带球囊的导管具备壳体、导管轴、给排管线连接部、搅拌管线连接部,前述导管轴的基端部配置于前述壳体内,形成与在末端部安装的球囊的内部连通的输送路,前述给排管线连接部具有与前述输送路连通的内部空间,能够将给排管线连接,前述给排管线穿过该内部空间将液体相对于前述输送路给排,前述搅拌管线连接部具有与前述输送路连通的内部空间,能够将搅拌管线连接,前述搅拌管线穿过该内部空间,将前述输送路内的液体抽吸及喷出,将前述球囊的内部的液体搅拌,前述搅拌管线连接部的前述内部空间和前述输送路的连接部与前述给排管线连接部的前述内部空间和前述输送路的连接部相比位于前述末端部侧。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操作性提高的带球囊的导管。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应用带球囊的导管的导管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
[0018]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带球囊的导管的基端部的侧视图。
[0019]图3是示意地表示导管轴及球囊的剖视图。
[0020]图4是示意地表示导管轴及球囊的剖视图。
[0021]图5是表示操作部的操作方法的图。
[0022]图6是将沿着图1的I

I线的壳体的局部剖视图与操作部的移动限制突部一同表示的图。
[0023]图7是表示旋塞的操作方法的图。
[0024]图8是将壳体从末端侧观察的主视图。
[0025]图9是表示以往的导管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图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带球囊的导管的图。图1中,应用本实施方式的带球囊的导管10的导管系统1的整体结构被概略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带球囊的导管10为了提高操作性而进行设计。
[0027]图1所示的导管系统1包括供液体给排的带球囊的导管(以下也仅称作“导管”)10、用于搅拌导管10内的液体的搅拌管线60及搅拌装置65、用于加热导管10内的液体的加热装置75。
[0028]导管10具有在末端安装有球囊15的导管轴20、给排管线连接部30、旋塞35、搅拌管线连接部40、用于使球囊15伸长的操作部50、容纳导管轴20的基端部的壳体55。图示的例子中,导管10还具有与给排管线连接部30连接的给排管线36、与给排管线36连接的给排装置38、与加热装置75电气连接而将球囊15内的液体加热的加热电极70。
[0029]但是,本说明书中,相对于球囊15、导管轴20(包括后述的内筒轴22及外筒轴24)、操作部50及壳体55(包括壳体55的各部)的“末端”及“末端部”的术语在无特别地指示的情况下,分别意味着距直线状地延伸的导管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带球囊的导管,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导管轴、给排管线连接部、旋塞,前述导管轴的基端部配置于前述壳体内,形成与在末端部安装的球囊的内部连通的输送路,前述给排管线连接部具有与前述输送路连通的内部空间,能够将给排管线连接,前述给排管线穿过该内部空间将液体相对于前述输送路给排,前述旋塞能够将前述给排管线连接部的前述内部空间封堵,前述给排管线连接部相对于前述壳体的位置被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球囊的导管,其特征在于,具备与前述给排管线连接部连接的前述给排管线、与前述给排管线连接而将液体相对于前述给排管线给排的给排装置,前述给排管线包括长度200mm以上的软质管。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球囊的导管,其特征在于,具备搅拌管线连接部,前述搅拌管线连接部具有与前述输送路连通的内部空间,能够将搅拌管线连接,前述搅拌管线穿过该内部空间,将前述输送路内的液体抽吸及喷出,将前述球囊的内部的液体搅拌,前述搅拌管线连接部的前述内部空间和前述输送路的连接部与前述给排管线连接部的前述内部空间和前述输送路的连接部相比位于前述末端部侧。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球囊的导管,其特征在于,前述导管轴包括固定有前述球囊的末端的内筒轴、固定有前述球囊的基端的外筒轴,前述内筒轴插入该外筒轴的内腔,在前述外筒轴与该内筒轴之间形成前述输送路,在前述壳体设置有操作部,前述操作部使前述内筒轴沿着前述导管轴的前述基端部延伸的第1方向相对于前述外筒轴相对移动,使前述球囊伸长。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球囊的导管,其特征在于,前述壳体具有在与前述导管轴的前述基端部延伸的第1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缩窄的缩窄部、从前述第1方向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田纮行冈优美藤井纮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