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桂光树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携带的手持式电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623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风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携带的手持式电风扇,包括导流风头,所述导流风头的下表面设置有风、水雾混合段,所述风、水雾混合段的下端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下表面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下表面安装有支撑座,所述导流风头的内侧开设有喷气槽,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与单片机,所述控制箱的前表面安装有控制按键与显示屏,所述水箱的内部下表面安装有雾化片,所述风、水雾混合段的内部上端焊接有风扇支架,所述风扇支架的上表面安装有涡轮风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置风扇叶的设计结构,内部设置有加湿功能,且加湿功能在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可调节可收缩支撑结构。撑结构。撑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携带的手持式电风扇


[0001]本技术涉及电风扇
,具体是一种便于携带的手持式电风扇。

技术介绍

[0002]电风扇简称电扇,也称为风扇、扇风机,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扇叶旋转,来达到使空气加速流通的家用电器,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广泛用于家庭、教室,办公室、商店、医院和宾馆等场所,常见的家用电扇本质上属于轴流风机,即风的流向平行于扇叶的旋转轴,手持电风扇一般通过蓄电池带动,使用更加的方便。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电风扇,(授权公告号CN207961012U),该专利技术风扇头、手持部和电源模块均为独立结构,可拆卸地配合连接;电源模块为充电宝式,设计有可充电的USB接口,无需更换电池,可循环利用;设置有可调节风速的调节按钮,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手持式电风扇,一般为外漏叶片式的设计,装置的美观性较差,没有科技感,且叶片外漏容易误碰,或缠绕头发,不利于装置的运行安全性,一般装置的喷雾和风的混合不均匀,导致局部过湿,不利于使用的舒适度,一般装置的放置不稳定,不利于装置放置到桌面上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的手持式电风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手持式电风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便于携带的手持式电风扇,包括导流风头,所述导流风头的下表面设置有风、水雾混合段,所述风、水雾混合段的下端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下表面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下表面安装有支撑座,所述导流风头的内侧开设有喷气槽,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与单片机,所述控制箱的前表面安装有控制按键与显示屏,所述水箱的内部下表面安装有雾化片,所述风、水雾混合段的内部上端焊接有风扇支架,所述风扇支架的上表面安装有涡轮风扇,所述风、水雾混合段的外表面设置有进气网,所述风、水雾混合段的内部水箱的上表面开设有出雾口,所述水箱的一侧外表面贯通焊接有加水斗。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座的内部下表面焊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外表面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焊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焊接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的下表面设置有橡胶垫。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电极连接单片机的输入端,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极连接涡轮风扇、控制按键、显示屏与雾化片的输入端。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水雾混合段的上表面与导流风头的下表面贯通连接,所述涡轮风扇通过风扇支架安装于风、水雾混合段的内部位置处。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杆贯穿安装于支撑座的内部下端位置
处,所述滑块通过滑轨滑动安装于支撑座的内部位置处。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轨、滑块、滑杆与支撑片均为铝合金材质的构件,所述支撑片通过滑杆滑动安装于支撑座的外表面位置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手持式电风扇,内置风扇叶的设计结构,与市场上提出无扇叶的风扇原理一致,增加装置的美观性,具有科技感,且叶片内置,避免被误碰或缠绕头发,有利于装置的使用安全性,本装置内部设置有加湿功能,其原理和超声波加湿器一致,本装置,把风扇和加湿器放置到一起,起到增加冷风效果的作用,且装置的加湿功能在装置的内部,与风充分混合后吹出,有利于加湿的均匀度避免局部过湿,有利于使用的舒适度,本装置设置有可调节支撑结构,可收缩,在不阻碍携带的同时,又可放置到平面上,提高放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便于携带的手持式电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一种便于携带的手持式电风扇中的透视图;
[0015]图3为一种便于携带的手持式电风扇中的透视局部图。
[0016]图中:1、导流风头;2、风、水雾混合段;3、水箱;4、控制箱;5、支撑座;6、喷气槽;7、蓄电池;8、单片机;9、风扇支架;10、涡轮风扇;11、控制按键;12、显示屏;13、雾化片;14、出雾口;15、加水斗;16、滑轨;17、滑块;18、滑杆;19、支撑片;20、橡胶垫;21、进气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7]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便于携带的手持式电风扇,包括导流风头 1,导流风头1的下表面设置有风、水雾混合段2,风、水雾混合段2的下端安装有水箱3,水箱3的下表面设置有控制箱4,控制箱4的下表面安装有支撑座5,导流风头1的内侧开设有喷气槽6,控制箱4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7与单片机8,控制箱4的前表面安装有控制按键11与显示屏12,水箱3的内部下表面安装有雾化片13,风、水雾混合段2的内部上端焊接有风扇支架9,风扇支架9的上表面安装有涡轮风扇10,风、水雾混合段2的外表面设置有进气网21,风、水雾混合段2的内部水箱3的上表面开设有出雾口14,水箱3的一侧外表面贯通焊接有加水斗15,蓄电池7的输出端电极连接单片机8的输入端,单片机8的输出端电极连接涡轮风扇10、控制按键11、显示屏12与雾化片13的输入端,风、水雾混合段2的上表面与导流风头1的下表面贯通连接,涡轮风扇10通过风扇支架9 安装于风、水雾混合段2的内部位置处,首先,取出装置,对蓄电池7进行充电,按压控制按键11通过显示屏12的指示调节单片机8的控制程序,单片机8控制涡轮风扇10运行,涡轮风扇10通过进气网21抽取外部空气,进入导流风头1通过喷气槽6喷出,导流风头1的前表面出风,进行扇风,根据需要,可控制雾化片13运行,雾化片13把水箱3 内部的水液雾化通过出雾口14导出,涡轮风扇10运行抽风的同时,携带水箱3产出的水雾,通过喷气槽6喷出,提高扇风凉爽度,使用完成,通过加水斗15对雾化片13加水处理。
[0018]在图2、3中:支撑座5的内部下表面焊接有滑轨16,滑轨16的外表面滑动安装有滑块17,滑块17的一侧焊接有滑杆18,滑杆18的一端焊接有支撑片19,支撑片19的下表面设置有橡胶垫20,滑杆18贯穿安装于支撑座5的内部下端位置处,滑块17通过滑轨 16滑动安装
于支撑座5的内部位置处,滑轨16、滑块17、滑杆18与支撑片19均为铝合金材质的构件,支撑片19通过滑杆18滑动安装于支撑座5的外表面位置处,当装置需要放置使用时,拉动支撑片19,支撑片19拉动滑杆18,滑杆18拉动滑块17在滑轨16的外表面滑动,通过支撑片19支撑装置,橡胶垫20接触桌面进行防滑。
[0019]需要说明的是:单片机8(型号为MKL16Z128VFM4),雾化片13(型号为HW

16

112E

EO),涡轮风扇10(型号为BY300705H)。
[002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取出装置,对蓄电池7进行充电,按压控制按键1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携带的手持式电风扇,包括导流风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风头(1)的下表面设置有风、水雾混合段(2),所述风、水雾混合段(2)的下端安装有水箱(3),所述水箱(3)的下表面设置有控制箱(4),所述控制箱(4)的下表面安装有支撑座(5),所述导流风头(1)的内侧开设有喷气槽(6),所述控制箱(4)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7)与单片机(8),所述控制箱(4)的前表面安装有控制按键(11)与显示屏(12),所述水箱(3)的内部下表面安装有雾化片(13),所述风、水雾混合段(2)的内部上端焊接有风扇支架(9),所述风扇支架(9)的上表面安装有涡轮风扇(10),所述风、水雾混合段(2)的外表面设置有进气网(21),所述风、水雾混合段(2)的内部水箱(3)的上表面开设有出雾口(14),所述水箱(3)的一侧外表面贯通焊接有加水斗(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手持式电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5)的内部下表面焊接有滑轨(16),所述滑轨(16)的外表面滑动安装有滑块(17),所述滑块(17)的一侧焊接有滑杆(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光树
申请(专利权)人:桂光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