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位针组件,包括第一定位针和第二定位针,第一定位针包括第一针柄和第一针体,第一针柄的一端一体设置有第一连接体,第一针体的一端贯穿第一连接体与第一针柄固定连接;第二定位针包括第二针柄和第二针体,第二针柄的一端一体设置有第二连接体,第二针体的一端贯穿第二连接体与第二针柄固定连接,第二针体伸入至第二针柄内的长度大于第一针体伸入至第一针柄内的长度,第一连接体为球体,第二连接体为圆柱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易于操作,其中定位针组件中两种定位针的不同结构便于快速区分左右钉道,且可快速定位出未达到要求的钉道,大大缩短观察判断时间,提高手术效率。提高手术效率。提高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位针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脊柱外科手术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定位针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脊柱手术过程中常常需要在脊椎上置入固定用的椎弓根螺钉,传统的方法是医生使用开路锥在脊椎椎弓根内制备椎弓根钉道,然后置入定位针并进行透视,确认钉道位置无误后再将椎弓根螺钉置入。由于椎弓根周围有重要的神经血管,必须保证钉道位置准确无误,因此定位针的作用非常重要,但实际操作中,放入多个定位针后,透视拍摄过程中需要详细记载哪个定位针所在钉道未达到要求,该方式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进行判断和记录,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针组件,能够解决现有脊柱外科手术透视拍摄过程中无法快速判断定位针所在钉道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定位针组件,包括第一定位针和第二定位针;
[0006]所述的第一定位针包括第一针柄和第一针体,第一针体的一端从第一针柄的一端伸入至第一针柄内与第一针柄固定连接;
[0007]所述的第二定位针包括第二针柄和第二针体,第二针体的一端从第二针柄的一端伸入至第二针柄内与第二针柄固定连接;
[0008]所述的第二针体伸入至第二针柄内的长度大于所述的第一针体伸入至第一针柄内的长度。
[0009]本技术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0010]所述的第一针柄的一端一体设置有第一连接体,所述的第一针体的一端穿过的第一连接体与第一针柄相连接;
[0011]所述的第二针柄的一端一体设置有第二连接体,所述的第二针体的一端穿过的第二连接体与第二针柄相连接。
[0012]所述的第一连接体为球体,所述的第二连接体为圆柱体。
[0013]所述的第一针柄、所述的第一连接体、所述的第二针柄和所述的第二连接体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0014]所述的第一针体和所述的第二针体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6]本技术定位针组件中第一定位针和第二定位针不同的结构设置,在体外可通过连接体不同的形状来区分定位针,将相同连接体形状的定位针放置在同侧的钉道内,保证定位针同侧放置的一致性,在体内进行透视拍摄的情况下可通过针体的不同长度来区分
左侧钉道和右侧钉道,便于快速判断各个钉道的深度是否达到要求,并且可快速定位出未达到要求的钉道,大大缩短观察判断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第一定位针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第二定位针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把持手柄和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3的纵剖图。
[0021]图5是图3的横剖图。
[002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开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图6的纵剖图。
[0024]图8是图6的横剖图。
[0025]图9是图6的A
‑
A剖面图。
[0026]图10是图6的右视图。
[0027]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强度支撑组件的纵剖图。
[0028]图12是本图11的左视图。
[0029]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14是图13的B
‑
B剖面图。
[0031]图15是图13的横剖示意图一。
[0032]图16是图13的横剖示意图二。
[0033]图17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一。
[0034]图18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二。
[0035]图19是图18的纵剖图。
[0036]图20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三。
[0037]图21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立体图。
[0038]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
[0039]1、把持手柄,2、支撑组件,3、开路组件,4、强度支撑组件,5、定位针组件;
[0040]11、强度支撑板滑动腔,12、滑动限位槽;
[0041]21、支撑杆,22、转向限位槽,23、旋转滑槽;
[0042]31、锥头,32、锥杆,33、旋转底座,
[0043]33
‑
1、第一限位槽,33
‑
2,旋转支撑杆,33
‑
3、第二限位槽,33
‑
4、第一复位弹簧,33
‑
5、第一限位滑块,33
‑
6、第二复位弹簧,33
‑
7、第二限位滑块,33
‑
8、定位针放置仓,33
‑
9、定位针推出滑槽,33
‑
10、第三复位弹簧,33
‑
11、定位针推出板,33
‑
12、定位针推出连杆,33
‑
13、定位针推出滑块,33
‑
14、卡接槽;
[0044]41、强度支撑板,42、限位板,43、卡接板,44、第四复位弹簧,45、第一限位条,46、第二限位条,47、卡接头,48、按压凸棱;
[0045]51、第一定位针,52、第二定位针;
[0046]51
‑
1、第一针柄,51
‑
2、第一针体,51
‑
3、第一连接体;
[0047]52
‑
1、第二针柄,52
‑
2、第二针体,52
‑
3、第二连接体。
[0048]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9]遵从上述技术方案,以下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50]本技术中,在未做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等通常是指以相应附图中的图面为基准定义的,“内”、“外”、“顶”、“底”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外、顶、底,“轴向”、“径向”、“周向”是指附图中标记方向。
[0051]实施例1:
[0052]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定位针组件,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第一定位针51和第二定位针52;
[0053]第一定位针51包括第一针柄51
‑
1和第一针体51
‑
2,第一针体51
‑
2的一端从第一针柄51
‑
1的一端伸入至第一针柄51
‑
1内与第一针柄51
‑
1固定连接;
[0054]第二定位针52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定位针(51)和第二定位针(52);所述的第一定位针(51)包括第一针柄(51
‑
1)和第一针体(51
‑
2),第一针体(51
‑
2)的一端从第一针柄(51
‑
1)的一端伸入至第一针柄(51
‑
1)内与第一针柄(51
‑
1)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定位针(52)包括第二针柄(52
‑
1)和第二针体(52
‑
2),第二针体(52
‑
2)的一端从第二针柄(52
‑
1)的一端伸入至第二针柄(52
‑
1)内与第二针柄(52
‑
1)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针体(52
‑
2)伸入至第二针柄(52
‑
1)内的长度大于所述的第一针体(51
‑
2)伸入至第一针柄(51
‑
1)内的长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针柄(51
‑
1)的一端一体设置有第一连接体(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子毅,闫铭,罗卓荆,张世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