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景唐专利>正文

改进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622 阅读:3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改进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属于医用诊断仪器,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以统一格式的中医脉象图谱全面地描述全部中医脉象的检测装置。为此检测装置包括寸关尺三部的由低刚度分换能器部件和高刚度分换能器部件串联组成而且其中至少有一个换能器一般是关部换能器是还包含复合在高刚度分换能器部件的触头上的有检测脉道形态功能的线阵式辅助换能器部件的全功能串联复合式中医脉象换能器组、具有处理浮脉的准位移脉搏波功能的中医脉象信号处理单元和中医脉象显示记录单元。该装置用于中医临床诊断和科研。(*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医用诊断仪器。人们进行中医脉象客观检测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其间产生了许多不同结构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俗称脉象仪)。所用检测方法,基本上都是利用换能器(也称传感器)代替中医手指切脉提取中医脉象的部分特征信息,并将之变换成电信号,进而根据所得电信号的多少和性质分类进行电的处理,最后进行不同形式的显示或/和记录。按照中医的传统习惯,应当在病家手腕寸、关、尺三个部位上同时检测中医脉象。与此对应,用寸部、关部和尺部三个脉象换能器同时进行检测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称为三道中医脉象检测装置。有时为了简化,只用一个脉象换能器依次在寸、关、尺三个部位上进行检测,这种简化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称为单道中医脉象检测装置。无论在哪类检测装置中,换能器组或换能器是一关键性单元,它的功能决定了所提取信息的多少,因而决定了其后的信号处理单元和显示记录单元的结构;其性能还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脉象检测的精度和重复性等指标。在众多的研究方案中,以检测换能器触头下脉搏搏动力总和或平均压强为特点的测力式脉象换能器被广泛地应用,因为与液柱、光电、超声、电阻抗等方式的换能器相比,其检测方法和特点与中医手指切脉的技术特点更为相近,其显示、记录的图谱易为中医理解和接受。现有测力式脉象换能器种类繁多,根据其检测中医脉象信息的多少可分为只检测切脉压力和压力脉搏波的简易型脉象换能器,和还能同时检测脉道形态的多功能型脉象换能器两类;根据其触头的物理特性又可分为具有柔性触头的和具有刚性触头的两类,与具有柔性触头的脉象换能器相比,具有刚性触头的脉象换能器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若根据触头上测力探头的数目则又可分为单探头和多探头的两类。具有柔性触头的测力式脉象换能器以内充液体传导介质的硅杯式脉搏传感器(莫正文等“硅杯脉搏传感器”,全国脉象检测技术专题研讨会会议论文,1983年12月,上海市)为代表,它又属于简易型和单探头类。常用的具有刚性触头的测力式脉象换能器有简易型单探头的(李景唐等“HMX-3C型脉象换能器”,《医疗器械》54-9,1979),也有多功能型多探头的,而后者又可分为一般多功能多探头式的(魏韧“多因素脉图识脉法”,《医疗器械》21-7,1981)和多功能多探头复合式的(李景唐等专利“中医脉象检测装置”,申请号86107766)等多种。多功能多探头复合式中医脉象换能器,是首先由李景唐等在其专利技术专利“中医脉象检测装置”(申请号86107766)中公开的。这种多探头复合式中医脉象换能器的特征在于,用以检测脉道形态信号的线阵式辅助换能器(也称子换能器组)寄生在用以检测切脉压力和压力脉搏波的主换能器(也称母换能器)上面,主换能器固定在总的中医脉象换能器的基体即壳体上。其他形式的多探头中医脉象换能器,其各分换能器都分别独立的固定在总的换能器基体上。多探头复合式中医脉象换能器结构简单而紧凑可以把整个换能器做得比较小。申请号为86107766的专利技术专利提供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它包括具有脉道形态检测功能的中医脉象换能器组、包含脉道形态信号处理电路的中医脉象信号处理单元和中医脉象显示记录单元。利用该装置可得到由压力脉搏波-脉位趋势图、压力脉搏波波形图、脉道形态示意图和脉率趋势图组成的中医脉象图谱报告,是现有中医脉象检测装置中功能较为全面、性能较理想的一种。遗憾的是,现有的测力式脉象换能器仍存在一大缺陷,即不能兼顾浮脉与中、沉脉的检测和诊断。利用测力式脉象换能器检测中脉、沉脉时,从得到的压力脉搏波-脉位趋势图,确定与最大压力脉搏波波幅对应的最佳切脉压力,并根据最佳切脉压力值的偏小、偏大来诊断中脉、沉脉。这一过程和结果与中医切脉时的指感基本一致。但用测力式脉象换能器检测浮脉时,与中医切脉的指感差别甚大。浮脉给人的指感是“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微风吹鸟背上毛”(“濒湖脉学白话解”,人民卫生出版社)。但用测力式脉象换能器检测浮脉时,所得的最佳切脉压力值比指面感觉得大的多,以至与中脉难以区别。脉位的浮、中、沉是中医脉象的基本特征信息,如果脉位混淆不清,对浮、芤、洪、虚、濡、散、革等许多脉象将不能正确归类,甚至对平、沉、弱脉的确诊也会带来迷惑。如果不能解决诊断浮脉问题,即使从简化设备的角度,暂不考虑脉道形态的检测而只讨论简易型脉象检测装置,其实用价值也是不大的。全面解决浮、中、沉脉的诊断有时比客观诊断脉道的宽度还要重要。总之,中医师们很难用现有的测力式脉象换能器和由其组成的脉象检测装置全面印证传统脉学理论和自己的经验。实践证明,前述各种测力式脉象换能器都存在这一缺陷。即使申请号为86107766的专利技术专利提供的多功能多探头复合式脉象换能器方案,也是如此。由于测力式脉象换能器被发现存在这一缺陷,致使现有中医脉象检测装置系统中的后级单元,即中医脉象信号处理单元和中医脉象显示记录单元也暴露出其不足之处。显然,为了真正的全面检测中医脉象,现有中医脉象检测装置还有改进的必要。现有的简易型脉象检测装置也急需增设浮脉诊断功能。对于测力式脉象换能器不能满意地诊断浮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在最近几年的研究中得出如下结论中医切诊浮脉时指面感受的主要特征信息不是压力,而是“位移”,但不是严格物理意义上的位移,是在外加干扰力较小的情况下感受皮下的桡动脉管壁在接近自然状态下的位移运动—可以称之为准位移运动或准位移脉搏波,这时所需的切脉压力只须把脉管上面的皮肤等软组织压缩到足够的程度,其值因人而异,但小于中、沉脉的切脉压力。这时,柔软的指面能随着桡动脉管壁上下运动,几乎对桡动脉管不造成大的干扰。这一点,是刚度较大的测力式脉象换能器不能做到的。但刚度很小的检测准位移脉搏波的换能器也不能检测中、沉脉。凑巧的是,中医用以切脉的手指指面却正好具有变刚度特性。指面,在自然状态下,或者在外加作用力很小时,是很软的,即其刚度很小。这种状态的指面正好可用来感受浮脉。在用指面切诊中、沉脉时,在对病家脉道施加较大的切脉压力的同时,中医手指指面也被反作用力压扁、压紧、压实。这时指面的刚度变大,类似测力式脉象换能器的刚度,又正好可用来将桡动脉管压扁、压出一个平面,从而可以感受压力脉搏波。由此即可理解,原来现有测力式脉象换能器刚度大而恒定,缺少检测浮脉的小刚度或变刚度特性。只要在现有的测力式脉象换能器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低刚度的具有检测准位移脉搏波功能的分换能器部件,就应能使其具有全面诊断浮、中、沉脉的功能。本技术的目的,首先是提供几种利用复合式换能器技术给现有各种测力式脉象换能器增加检测浮脉功能的技术方案;进而在此基础上并在前述专利技术专利“中医脉象检测装置”(申请号86107766)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功能全面的寸、关、尺三道的改进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它不但保留了前述专利技术专利的全部功能和性能优点,而且增加了检测、处理和显示或/和记录浮脉特征信息的机构和功能;而且,在此改进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的每个单元中都采用积木式的插件结构,任选寸、关、尺三部换能器中的一个连同其对应的中医脉象信号处理分单元和显示记录单元,即可组成简易的但增加了检测、处理和显示或/和记录浮脉特征信息功能的单道中医脉象检测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改进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包括中医脉象换能器组、中医脉象信号处理单元和中医脉象显示记录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它包括中医脉象换能器组[1],中医脉象信号处理单元[5]和中医脉象显示记录单元[9],其中,中医脉象换能器组由寸、关、尺三部换能器[2]、[3]、[4]组成,中医脉象信号处理单元由与寸、关、尺三部换能器分别对应的插件式中医脉象信号处理分单元[6]、[7]、[8]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改进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中,寸、关、尺三部换能器都是由有检测浮脉的准位移脉搏波功能的低刚度分换能器部件和有检测切脉压力和压力脉搏波功能的高刚度分换能器部件上下串联组成的串联复合式脉象换能器,其中至少有一个换能器一般是关部换能器是还包含复合在高刚度分换能器部件的触头上的有检测脉道形态功能的线阵式辅助换能器部件的全功能串联复合式脉象换能器,在其各中医脉象信号处理分单元中,都含有处理准位移脉搏波信号的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唐
申请(专利权)人:李景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