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PERI欧洲公司专利>正文

框架模板元件和模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621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框架模板元件,用于模制可固化建筑材料,框架模板元件具有框架(2)和固定在框架(2)上的多层模板表层(3)。模板表层(3)具有支撑板(4)和刚性耐磨板(5)。支撑板(4)固定在框架(2)上。耐磨板(5)可拆卸地固定在支撑板(4)上。耐磨板(5)的背离支撑板(4)的正面(5a)设计为与建筑材料接触的表面。支撑板(4)抗拉地且抗剪切地固定在框架(2)上,使得支撑板(4)静态地支撑所述框架(2),支撑板(4)与所述框架(2)不可拆卸地或有条件地可拆卸地连接。接。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框架模板元件和模板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用于模制可固化建筑材料的框架模板元件,该框架模板元件具有框架和具有紧固到框架的多层模板表层。
[0002]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2的模板系统。

技术介绍

[0003]框架模板元件用作模板系统的一部分,特别是用于生产混凝土部件。框架模板元件以这样的方式布置,即它们形成模具,可固化建筑材料(通常是流动的混凝土)被浇注到该模具中,以生产混凝土部件(例如壁元件)。混凝土固化后,框架模板元件通常被移除。
[0004]框架模板元件具有框架,模板表层连接到该框架上。
[0005]一方面,框架模板元件的框架应该是稳定的,以便能够传递在模板系统填充可固化混凝土时产生的载荷。另一方面,框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以确保高尺寸精度并避免不必要的变形。
[0006]混凝土部件的面向模板表层的表面(以下也称为“可视面”)的结构由固定在框架上的模板表层决定。模板表层的正面面向待浇注的混凝土,即,模板表层的正面形成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而模板表层的背面固定在框架上。
[0007]对面向混凝土的模板表层的正面的损坏,例如由在施工现场运输或处理框架模板元件导致的损坏相应地反映在待由混凝土生产的混凝土部件的可见面上。因此,必须修复模板表层上的损坏,例如这通过抹平小区域的损坏,或者对于较大的损坏区域,通过使用修复垫,来进行。然而,结果是模板表层的表面是结构化的,这在生产混凝土部件时是不希望的。
[0008]由木材制成的框架模板元件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它们的缺点是它们会由于水分的渗入而膨胀。在大量使用的情况下,保护性浸渍层被破坏,表面磨损。此外,在使用过程中钉入模板元件的钉子会损坏胶合层(Furnierschicht)或保护性浸渍层,由此水能够在这些位置渗入。
[0009]由塑料制成的框架模板元件在现有技术中也是已知的。尽管这些在渗水损坏时不会膨胀,但如果它们在使用过程中损坏,特别是在面向混凝土的模板表层表面上发生损坏,它们必须像木板一样手动修复且费用高昂。
[0010]从专利文献DE10114161A1已知一种通用框架模板元件。该通用框架模板元件具有框架和固定在框架上的多层模板表层。提供的是模板表层的与混凝土接触或面向混凝土的表面由模板薄膜形成。专利文献DE10114161A1基于这样的观点,即通过使用新的模板薄膜替换模板表层的被划伤的或以其他方式损坏的表面,来避免对模板表层进行耗时的修复和维修工作以重复使用。根据专利文献DE10114161A1提供的是,为了重复使用框架模板元件,模板表层的面向混凝土的表面涂有新的模板薄膜。从专利文献DE10114161A1已知的框架模板元件具有带有模板薄膜的模板表层,该模板薄膜可以不被损坏地从支撑系统上拆下并更换。模板薄膜形成相对混凝土的实际接触面,并负责混凝土的表面结构和表面质量。
[0011]然而,使用磨损后从模板表层拆下并由新模板薄膜替换的模板薄膜并不是最佳的,因为为此需要涂层工艺。
[0012]使用模板薄膜的另一个缺点是模板薄膜会翘曲并由此而无法使用。
[0013]在框架模板元件的情况下,通常希望它们具有尽可能高的静载荷能力。在这方面,改进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框架模板元件也是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14]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用于模制可固化建筑材料的框架模板元件,特别是在面向建筑材料的模板表层的表面受到损坏时能够进行修复,并尽可能地改善框架模板元件的静载荷能力。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改进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模板系统,特别是简化模板系统的修复并且尽可能地改善静载荷能力。
[0016]关于框架模板元件的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实现。
[0017]关于模板系统的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2的特征来实现。
[0018]至于下文在本专利技术描述的上下文中使用特定术语“混凝土”,而不是通用术语“建筑材料”,这也应理解为公开了通用术语“建筑材料”。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模制可固化建筑材料的框架模板元件具有框架和固定到框架的多层模板表层。根据本专利技术,模板表层具有支撑板和刚性耐磨板。支撑板固定在框架上,耐磨板可拆卸地固定在支撑板上。耐磨板的背离支撑板的正面被设计为与建筑材料接触的表面。支撑板以抗拉和抗剪切的方式固定到框架上,使得支撑板静态地支撑框架,其中,支撑板不可拆卸地或者有条件地可拆卸地连接到框架。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模板表层具有支撑板和刚性耐磨板带来了多个优点。一方面,专利技术人已经认识到刚性耐磨板可以以特别简单和有利的方式从支撑板拆卸。
[0021]因此,刚性耐磨板形成耐磨内衬,该耐磨内衬可在必要时更换。
[0022]耐磨板的正面面向待固化的建筑材料,因此影响建筑材料(特别是混凝土)的表面(即可见面)的结构,如果耐磨板损坏,可以快速且容易地更换耐磨板。该方法尤其可以在耐磨板的面向建筑材料的正面被损坏的情况下实施。更换刚性耐磨板比用新的模板薄膜涂覆模板表层更加容易。此外,刚性耐磨板比模板薄膜更坚固,这在建筑工地的日常使用中是特别有利的。
[0023]耐磨板可拆卸地固定到支撑板的特征优选地还包括有条件地可拆卸地连接,即,仅必须破坏辅助连接部分以将耐磨板从支撑板拆卸。
[0024]框架模板元件的框架优选地由金属制成,特别是由铁或钢制成。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将模板表层的支撑板抗拉地和抗剪切地固定在框架上,使得支撑板静态支撑框架,提高了整个框架模板元件的静载荷能力。
[0026]支撑板与框架的不可释放的连接已被证明是特别合适的。支撑板因此可以以特别有利的方式静态地支撑框架。在这种情况下,支撑板从框架上有条件地可拆卸也可能是合适的。存在有条件地可拆卸,例如,当仅需要破坏辅助连接部件而不是支撑板或框架时,以便将零件彼此拆卸。例如,这包括敲掉铆接接头中的铆钉。
[0027]优选地,支撑板与框架牢固地连接或永久安装在框架中,使得支撑板静态地支撑
框架。模板表层未包括在先前的框架模板元件的静态载荷能力计算中。因为模板表层具有支撑板和刚性耐磨板,现在可以将支撑板永久地、抗拉地、抗剪切地紧固到框架,使得支撑板静态支撑框架,由此支撑板可以包含在静态载荷能力的计算中。
[0028]优选地,提供的是,支撑板设计成在框架模板元件的计算使用寿命期间保持与框架的连接或保持为框架模板元件的一部分。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可以提供的是,支撑板本身构造为多层的,其中支撑板的各层优选地彼此胶合、粘合或以材料配合和/或力配合和/或形状配合的方式彼此连接。
[0030]然而,如果支撑板被设计为单件的,则特别合适。
[0031]此外,如果刚性耐磨板也设计为单件的,则特别合适。
[0032]支撑板优选地设计成防止刚性耐磨板的挠曲。支撑板优选地设计为刚性的。支撑板优选地设计为防风雨的。此外,支撑板优选地设计成可钉接的。支撑板优选地具有对钉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框架模板元件(1),用于模制可固化建筑材料,所述框架模板元件(1)具有框架(2)和固定在所述框架(2)上的多层模板表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表层(3)具有支撑板(4)和刚性耐磨板(5),其中所述支撑板(4)固定在所述框架(2)上,所述耐磨板(5)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支撑板(4)上,所述耐磨板(5)的背离所述支撑板(4)的正面(5a)设计为与建筑材料接触的表面,所述支撑板(4)抗拉地且抗剪切地固定在所述框架(2)上,使得所述支撑板(4)静态地支撑所述框架(2),所述支撑板(4)与所述框架(2)不可拆卸地或有条件地可拆卸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模板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的厚度为所述模板表层(3)的厚度的30%至80%,优选为40%至80%,更优选为40%至70%,特别优选为50%至70%,非常特别优选为50%至6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模板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的厚度为6mm至14mm,优选为7mm至13mm,更优选为8mm至12mm,特别优选为8mm至11mm,非常特别优选为8mm至10mm,特别为9mm。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模板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以力配合的方式和/或以材料配合的方式和/或以形状配合的方式连接到框架(2)。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模板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粘合和/或焊接和/或钎焊和/或铆接和/或螺纹连接和/或钉接在框架(2)上。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模板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设计为金属板、塑料板、由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沃纳
申请(专利权)人:PERI欧洲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