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内活动料仓的气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5915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化炉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炉内活动料仓的气化炉,包括气化炉主体,所述气化炉主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进料绞龙,且进料绞龙的出料端设有延伸至气化炉主体内腔顶部的锥形料仓,所述锥形料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插板阀,所述气化炉主体的顶端活动套接有延伸至气化炉主体内腔顶部的拉杆,且在拉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钢丝绳,所述拉杆的底端且位于气化炉主体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活动料仓。该炉内活动料仓的气化炉,对于活动料仓的设置,使得该气化炉中生物质原料层的高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改变,在遇到需要生产的可燃气体量增大和减小,或是该气化炉出现偏炉需要处理时,可方便灵活的调整其上生物质原料的高度。可方便灵活的调整其上生物质原料的高度。可方便灵活的调整其上生物质原料的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内活动料仓的气化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化炉结构
,具体为一种炉内活动料仓的气化炉。

技术介绍

[0002]气化技术是生物质热化学转换的一种技术,即生物质燃料在不完全燃烧的条件下,其中较高分子量的有机碳氢化合物链发生裂解,变成较低分子量的CO、H2、CH4等可燃性气体,进而为锅炉等终端设备提供热能。
[0003]其中,生物质燃气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在缺氧的热力学条件下将其中的碳元素通过氧化、还原、热解而转化的可燃气体,而气化的过程可分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裂解和干燥等四个过程,其中:氧化反应:气化剂(空气)由底部进入气化炉,与生物质原料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2、CO、H2O等,同时放出热量;还原反应:在原区内来自空气中的氧气被耗尽,由于供氧不足而导致生物质原料的燃烧不充分,产生CO并放出热量,同时,来自氧化层的CO2与生物质原料中的碳元素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O、CH4、H2、H2O等,在此过程中,被加热的生物质原料也发生裂解,其中的可燃气体即挥发份从原料中析出成为燃气的一部分,而还原区中的原料因重力作用下落入氧化区;生物质原料裂解:在裂解区中的生物质原料被还原区上来的热气体加热,发生裂解反应,在此反应中,生物质中的大部分挥发分得以挥发,裂解过程的产物有炭、焦油、H2、CO、CO2、CH4和水蒸气等,该过程需要吸热,而裂解区产生的残留物因重力作用进入还原区,而产生的热气体进入干燥区;生物质的干燥:气化炉最上层为干燥层,加入的生物质原料被来自下方热解区的热气体加热,其中的水分蒸发为水蒸气得以干燥,而干燥后的物料因重力作用进入裂解区,而热气体成为燃气被引出气化炉使用。
[0004]其中,生物质燃料在气化炉中保持上述四层的分布,对于气化的效果十分重要,一旦这些层次发生紊乱就有可能导致该气化流程不能正常进行,或是影响其对于该生物质燃料的气化效率,而气化炉生成的气体是易燃易爆的有毒气体,使其对于气化炉的密封具有较高的要求,而在现有的技术手段中,在其上部的进料端口设有锥形结构的延伸料仓,并将生物质原料添加至进料口约2米的距离,使其产生的阻力可有效解决对该气化炉的密封问题;但对于该延伸料仓的设置,使得该气化炉中的料层高度无法再发生改变,而在该气化炉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因操作或装配等原因可能会出现偏炉的情况,进而导致该气化炉内的氧化层、还原层上移,温度升高,使得其中气体的质量及产量下降,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则需要加大炉排的运行速度,以提高该气化炉的出灰量;同时,加大对该气化炉的进料量,让氧化层、还原层下移,并恢复至正常状态,但在此过程中又没有特定的选择性,会把灰、未燃净的生物质,甚至在炉内未发生反应的物料都带了出来,进而造成了极大
地浪费。
[0005]故亟需一种用于气化炉内的活动料仓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的气化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炉内活动料仓的气化炉,具备可根据该气化炉内的情况灵活地调整其上料层的高度,在保证其良好密封性的同时,可有效提高其上气体的质量及产量,并在调整料层高度的过程中不会造成生物质原料的浪费,稳定性及可靠性较高的优点,解决了对于延伸料仓的设置,使得该气化炉中的料层高度无法再发生改变,而在该气化炉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因操作或装配等原因可能会出现偏炉的情况,进而导致该气化炉内的氧化层、还原层上移,温度升高,并导致其中气体的质量及产量下降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炉内活动料仓的气化炉,包括气化炉主体,所述气化炉主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进料绞龙,且进料绞龙的出料端设有延伸至气化炉主体内腔顶部的锥形料仓,所述锥形料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插板阀,所述气化炉主体顶端的一侧设有连通至其内腔顶部的集气管道,所述气化炉主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且在底座的底端设有延伸至气化炉主体内腔底部中的排灰口,所述气化炉主体的顶端活动套接有延伸至气化炉主体内腔顶部的拉杆,且在拉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钢丝绳,所述拉杆的底端且位于气化炉主体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活动料仓,所述气化炉主体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塔排,所述气化炉主体外表面的中部设有连通至塔排中的进气管路。
[0008]优选的,所述活动料仓的外部设为与锥形料仓外部结构相同的锥形结构,且在活动料仓的顶部加设有一个直筒段,同时,当活动料仓处于L点时,其与锥形料仓的外表面之间存留有大于100毫米的间隙。
[0009]优选的,所述塔排固定安装在气化炉主体顶端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延伸至气化炉主体内腔底部中的传动主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主轴外表面的顶部从上到下依次活动套接有支撑顶板、固定顶板和活动顶板,且其侧面均与气化炉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主轴的外表面且位于固定顶板和活动顶板以及两组活动顶板之间固定套接有刮板,所述支撑顶板、固定顶板以及活动顶板中均设有连通孔,且在固定顶板和活动顶板内部的边缘设有卸料孔,所述气化炉主体内腔的底部设有集灰腔,且通过其侧面上的排灰槽连通至其底部。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顶板、固定顶板以及活动顶板的母线连线形成一组倒圆锥形结构,且其上的卸料孔与相对应位置上的母线之间平行。
[0011]优选的,所述连通孔设为垂直于传动主轴中轴线的直孔结构,且其内径小于卸料孔的内径。
[0012](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炉内活动料仓的气化炉,对于气化炉主体上拉杆、钢丝绳以及活动料仓的设置,可通过对于活动料仓位置的调整,而改变该气化炉中生物质原料层的高度在一定的范
围内发生改变,与现有的气化炉结构相比,在遇到需要生产的可燃气体量增大和减小,或是该气化炉出现偏炉需要处理时,可方便灵活的调整其上生物质原料的高度,操作简单且使用方便,而且在不动炉排的情况下就可完成调整,以有效避免未燃尽的物料排出而造成浪费的现象。
[0013]2、该炉内活动料仓的气化炉,对于塔排及其内部结构的设置,可自动地将生物质原料“燃烧”后的灰渣逐层地收拢聚集起来并再次进行反应,进而有效提高了该气化炉对于生物质原料的“燃烧率”及其对于可燃气体的产量,进一步降低了其对于生物质原料资源的浪费现象,稳定性及可靠性较高。
[0014]3、该炉内活动料仓的气化炉,对于气化炉主体底部集灰腔的设置,可将燃烧殆尽的灰渣收集起来,并利用燃烧殆尽的灰渣而对气化炉主体内腔的底部形成阻隔密封,进而有效提高了该气化炉的密封性,进一步避免其内部气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可燃气体发生泄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活动料仓的活动示意简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塔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气化炉主体;2、进料绞龙;3、锥形料仓;4、插板阀;5、拉杆;6、钢丝绳;7、活动料仓;8、塔排;9、底座;10、进气管路;11、排灰口;12、驱动电机;13、传动主轴;14、支撑顶板;15、固定顶板;16、活动顶板;17、刮板;18、连通孔;19、卸料孔;20、集灰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内活动料仓的气化炉,包括气化炉主体(1),所述气化炉主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进料绞龙(2),且进料绞龙(2)的出料端设有延伸至气化炉主体(1)内腔顶部的锥形料仓(3),所述锥形料仓(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插板阀(4),所述气化炉主体(1)顶端的一侧设有连通至其内腔顶部的集气管道,所述气化炉主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9),且在底座(9)的底端设有延伸至气化炉主体(1)内腔底部中的排灰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炉主体(1)的顶端活动套接有延伸至气化炉主体(1)内腔顶部的拉杆(5),且在拉杆(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钢丝绳(6),所述拉杆(5)的底端且位于气化炉主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活动料仓(7),所述气化炉主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塔排(8),所述气化炉主体(1)外表面的中部设有连通至塔排(8)中的进气管路(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内活动料仓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料仓(7)的外部设为与锥形料仓(3)外部结构相同的锥形结构,且在活动料仓(7)的顶部加设有一个直筒段,同时,当活动料仓(7)处于L点时,其与锥形料仓(3)的外表面之间存留有大于100毫米的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内活动料仓的气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同保杨志伟李奕福王治纲刘竹晴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市怡辰宏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