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5896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中药组合物由黄芪、人参、蔓荆子、川芎、升麻、黄柏、酸枣仁、熟地黄、肉苁蓉、骨碎补、淫羊藿、当归、鸡血藤、莱菔子、穿山甲、磁石和甘草组成,以上药材相互作用,对肝肾不足、瘀血阻络引起的颈源性耳鸣能够标本兼治,通过多味药材搭配从而达到治疗耳聋耳鸣、改善毛细血管微循环,增强肝肾功能,提高机体免疫等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的整体观念和优势,使药效和功能更为全面且标本兼治,从而拓开了中医药辩症施治的具体内容和应用范围。和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耳鸣是指外界无相应的声源或刺激,而患者主观上出现耳内或颅内有声音的一种感觉,可单侧或双侧同时发生,或患者自觉鸣声来自颅内,则称为“颅鸣、脑鸣”,在中医古籍内还有聊啾、苦鸣、蝉鸣等不同名称。
[000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耳鸣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受到了耳鸣的困扰,因耳鸣所致的听力下降、紧张、失眠、焦虑、抑郁等情绪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耳鸣与许多不同的病因有关,如听力丧失和噪声损伤、情绪压力等都会导致耳鸣的出现,同时,耳鸣也有可能与颈椎疾病有关。颈源性耳鸣是由于颈椎的急慢性损伤或退变,致使颈椎内外力学平衡失调,而后刺激颈交感神经或椎动脉,造成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痉挛狭窄,内耳血液循环障碍所致,颈源性耳鸣好发于中老年人,除耳鸣外,常伴有颈痛、头痛、头晕等症状,中医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瘀血阻络”。由于颈源性耳鸣处于耳鼻喉科和康复科交界区域,临床上易被忽视,或常被误诊为神经性耳鸣,延误患者病情。因此,制定行而有效的治疗颈源性耳鸣的药物和方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治疗颈源性耳鸣,达到治标治本的疗效。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药物,能够有效治疗颈源性耳鸣,达到治标治本的疗效。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方法简单,可方便制得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药物,用于颈源性耳鸣的治疗。
[0007]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组成:黄芪、人参、蔓荆子、川芎、升麻、黄柏、酸枣仁、熟地黄、肉苁蓉、骨碎补、淫羊藿、当归、鸡血藤、莱菔子、穿山甲、磁石和甘草。
[0009]进一步的,按质量份数,所述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如下:黄芪15~20份、人参10~15份、蔓荆子10~15份、川芎10~15份、升麻10~15份、黄柏10~15份、酸枣仁10~15份、熟地黄10~15份、肉苁蓉10~15份、骨碎补15~20份、淫羊藿15~20份、当归15~20份、鸡血藤10~15份、莱菔子15~20份、穿山甲15~20份、磁石15~20份和甘草10~15份。
[0010]进一步的,按质量份数,所述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如下:黄芪20份、人参10份、蔓荆子10份、川芎10份、升麻10份、黄柏10份、酸枣仁10份、熟地黄10
份、肉苁蓉10份、骨碎补20份、淫羊藿20份、当归20份、鸡血藤10份、莱菔子20份、穿山甲20份、磁石20份和甘草10份。
[0011]进一步的,按质量份数,所述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如下:黄芪15份、人参10份、蔓荆子10份、川芎15份、升麻10份、黄柏10份、酸枣仁10份、熟地黄10份、肉苁蓉10份、骨碎补15份、淫羊藿20份、当归20份、鸡血藤10份、莱菔子15份、穿山甲20份、磁石20份和甘草10份。
[0012]进一步的,按质量份数,所述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如下:黄芪20份、人参15份、蔓荆子10份、川芎10份、升麻10份、黄柏10份、酸枣仁15份、熟地黄15份、肉苁蓉10份、骨碎补15份、淫羊藿20份、当归20份、鸡血藤10份、莱菔子20份、穿山甲15份、磁石20份和甘草10份。
[0013]一种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药物的制备方法,使用上述的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如下:按质量份数称取各原料,将原料混合均匀后研磨或水煎,制成口服制剂,得到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药物。
[0014]进一步的,按质量份数称取各原料,将原料混合均匀后水煎得到煎液,将煎液浓缩成膏并加入辅料,制成口服制剂。
[0015]一种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药物,使用上述的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0016]进一步的,所述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药物为口服制剂。
[0017]进一步的,所述口服制剂为汤剂、丸剂、散剂、颗粒剂、口服液、胶囊剂和片剂中的任意一种。
[0018]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中药组合物由黄芪、人参、蔓荆子、川芎、升麻、黄柏、酸枣仁、熟地黄、肉苁蓉、骨碎补、淫羊藿、当归、鸡血藤、莱菔子、穿山甲、磁石和甘草组成,以上药材相互作用,对肝肾不足、淤血阻络引起的颈源性耳鸣能够标本兼治,同时能打通血液循环障碍,改善内耳供血、增强耳内代谢,提高毛细胞兴奋性,营养、激活耳蜗神经,使耳部细胞得以修复再生。中药组合物中黄芪、人参、升麻、熟地、肉苁蓉和淫羊藿具有养肾补肾和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川芎、当归、鸡血藤、酸枣仁具有活血化瘀和通络行气的功效;蔓荆子、莱菔子和黄柏具有清热燥湿和泻火解毒的功效;骨碎补、穿山甲和磁石具有纳鸣镇惊的功效,通过多味药材搭配从而达到治疗耳聋耳鸣、改善毛细血管微循环,增强肝肾功能,提高机体免疫等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的整体观念和优势,使药效和功能更为全面且标本兼治,从而拓开了中医药辩症施治的具体内容和应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0]一种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组成:黄芪、人参、蔓荆子、川芎、升麻、黄柏、酸枣仁、熟地黄、肉苁蓉、骨碎补、淫羊藿、当归、鸡血藤、莱菔子、穿山甲、磁石和甘草。
[0021]颈源性耳鸣是由于颈椎的急慢性损伤或退变,致使颈椎内外力学平衡失调,而后刺激颈交感神经或椎动脉,造成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痉挛狭窄,内耳血液循环障碍所
致,颈源性耳鸣好发于中老年人,除耳鸣外,常伴有颈痛、头痛、头晕等症状,中医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瘀血阻络”。由于颈源性耳鸣处于耳鼻喉科和康复科交界区域,临床上易被忽视,或常被误诊为神经性耳鸣,延误患者病情,因此,制定行而有效的治疗颈源性耳鸣的药物和方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0022]值得指出的是,本技术方案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中药组合物由黄芪、人参、蔓荆子、川芎、升麻、黄柏、酸枣仁、熟地黄、肉苁蓉、骨碎补、淫羊藿、当归、鸡血藤、莱菔子、穿山甲、磁石和甘草组成,以上药材相互作用,对肝肾不足、淤血阻络引起的颈源性耳鸣能够标本兼治,同时能打通血液循环障碍,改善内耳供血、增强耳内代谢,提高毛细胞兴奋性,营养、激活耳蜗神经,使耳部细胞得以修复再生。中药组合物中黄芪、人参、升麻、熟地、肉苁蓉和淫羊藿具有养肾补肾和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川芎、当归、鸡血藤、酸枣仁具有活血化瘀和通络行气的功效;蔓荆子、莱菔子和黄柏具有清热燥湿和泻火解毒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组成:黄芪、人参、蔓荆子、川芎、升麻、黄柏、酸枣仁、熟地黄、肉苁蓉、骨碎补、淫羊藿、当归、鸡血藤、莱菔子、穿山甲、磁石和甘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所述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如下:黄芪15~20份、人参10~15份、蔓荆子10~15份、川芎10~15份、升麻10~15份、黄柏10~15份、酸枣仁10~15份、熟地黄10~15份、肉苁蓉10~15份、骨碎补15~20份、淫羊藿15~20份、当归15~20份、鸡血藤10~15份、莱菔子15~20份、穿山甲15~20份、磁石15~20份和甘草10~15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所述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如下:黄芪20份、人参10份、蔓荆子10份、川芎10份、升麻10份、黄柏10份、酸枣仁10份、熟地黄10份、肉苁蓉10份、骨碎补20份、淫羊藿20份、当归20份、鸡血藤10份、莱菔子20份、穿山甲20份、磁石20份和甘草10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所述用于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如下:黄芪15份、人参10份、蔓荆子10份、川芎15份、升麻10份、黄柏10份、酸枣仁10份、熟地黄10份、肉苁蓉10份、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嘉恩谢婉婷谭淑仪周光进胡敏瑶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