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的货叉移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5882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叉车的货叉移动控制系统,包括右叉油缸、左叉油缸、模式切换阀组,其特征是:所述模式切换阀组由节流阀、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和第三电磁换向阀组成;能够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和第三电磁换向阀对流体流向进行改变,实现左叉单动、右叉单动、左右双叉同向移动和左右双叉反向移动;其能够使两个货叉的单独移动,两个货叉同时、同向移动或同时、反向移动,具有可靠性高,同步性好,低速性好,发热少,对油温和负载变化不敏感的特点。变化不敏感的特点。变化不敏感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叉车的货叉移动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伸缩臂叉车,具体涉及一种叉车的货叉移动控制系统,特别是一种伸缩臂叉车的货叉移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使用的叉车主要分为平衡式叉车和伸缩臂叉车。两种叉车的货叉移动方式可分为人力移动、链条拉动和油缸推动三种。三种方式的优缺点非常明显:力人移动的货叉方式非常简单,但货叉的移动也非常的不方便,在平衡式叉车上比较常见;链条拉动货叉方式具有机构简单、控制方便等优点,但移动精度差,位置准确性差,所以,这种货叉方式在叉车上并不常见。油缸推动货叉移动方式具有动力源易得,控制方便且稳定,推力大等特点,是目前伸缩臂叉车主流的货叉移动方式。油缸推动货叉移动原理为:通过多路阀对货叉移动方向进行控制,通过货叉模式切换阀组对货叉的移动方式进行切换,通过节流阀或调速阀保证货叉移动的同步性。但存在的最大的缺点在于:(1)只能对一个货叉进行单独移动,另一个货叉无法进行单独移动;(2)货叉移动的同步性差;(3)系统发热大。
[0003]因此,现有的叉车的货叉移动方式亟待改进。
[0004]CN 111762725A公开的“一种侧面叉车的货叉控制装置”,包括货叉升降油缸、液压泵、手动液压换向阀、油箱、货叉、气包、第一手动换向阀、熄火气缸、第二手动换向阀、第一气控换向阀、第二气控换向阀、第三气控换向阀和第四气控换向阀;第一手动换向阀的执行口分别与第一气控换向阀的第一进气口、第一气控换向阀的控制口和第二气控换向阀的第二进气口连通;第一气控换向阀的执行口与熄火气缸的无杆腔连通;第二手动换向阀的执行口分别与第一气控换向阀的第二进气口、第二气控换向阀的控制口和第二气控换向阀的第一进气口连通。其可实现在前端部的驾驶室内和后端部的驾驶室内熄火后,均能使货叉自动下降着地。
[0005]CN206051467U公开的“一种叉车货叉移动控制系统”,包括第一货叉、第二货叉、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第一液压锁和第二液压锁,第一油路与第一油缸的无杆腔连通,第二油路与第二油缸的无杆腔连通,第三油路与第一液压锁的第一进口和第二液压锁的第一进口均连通,第一液压锁的第一出口与第一油路连通,第二液压锁的第一出口与第二油路连通,第四油路与第一液压锁的第二进口和第二液压锁的第二进口均连通,第一液压锁的第二出口与第一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第二液压锁的第二出口与第二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第一液压锁的第二出口与第二液压锁的第二出口连通。如此,通过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三油路以及第四油路可以实现第一货叉和第二货叉各方向同步移动。
[0006]毫无疑问,两份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都不失为所属
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叉车的货叉移动控制系统,其能够使两个货叉的单独移动,两个货叉同时、同向移动或同时、反向移动,具有可靠性高,同步性好,低速性好,发热少,对油温和负载变化不敏感的特点。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叉车的货叉移动控制系统,包括右叉油缸、左叉油缸、模式切换阀组,其特征是:所述模式切换阀组由节流阀、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和第三电磁换向阀组成;能够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和第三电磁换向阀对流体流向进行改变,实现左叉单动、右叉单动、左右双叉同向移动和左右双叉反向移动;所述右叉油缸和左叉油缸均为双作用单活塞杆油缸,并且右叉油缸和左叉油缸的缸径、杆径和行程完全相同,右叉油缸和左叉油缸的大腔的横截面积和小腔的横截面积的比值为2:1;所述右叉油缸一端与右叉铰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架铰接;右叉油缸的伸长或缩短都能够带动右叉移动;所述左叉油缸一端与左叉铰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架铰接;左叉油缸的伸长或缩短都能够带动左叉移动。
[0009]进一步,所述节流阀为单向节流阀。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其具有三个切换位置,两个电磁铁:即电磁铁D2和电磁铁D3,四个油口:即油口A、油口B、油口P和油口T;所述电磁铁D2设在第一电磁换向阀(5)阀体的左端,所述电磁铁D3设在第一电磁换向阀阀体的右端。
[0011]进一步,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为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其具有二个切换位置,一个电磁铁D4,四个油口:即油口A、油口B、油口P和油口T;所述电磁铁D4设在第二电磁换向阀阀体的左端。初时第二电磁换向阀的阀体处于右位,此时油口P与油口A不相通,油口B与油口T相通,处于左位时,油口P与油口B相通,油口A与油口T相通。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为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其具有二个切换位置,一个电磁铁D1,四个油口:即油口A、油口B、油口P和油口T;所述电磁铁D1设在第三电磁换向阀阀体的右端。
[0013]进一步,还包括一多路阀,该多路阀设有“货叉移动”油路,所述多路阀的油口A与第三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的油口P连接相通,所述多路阀的油口B与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油口T连接相通。
[0014]进一步,还包括系统控制器,该系统控制器设置有“左叉移动”,“右叉移动”、“双叉侧移”和“双叉张开聚拢”四个货叉模式档位开关;该系统控制器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和第三电磁换向阀电连接,并与多路阀电连接。
[0015]进一步,所述右叉油缸和左叉油缸的大腔为无活塞杆的腔体部分,所述右叉油缸和左叉油缸的小腔为有活塞杆的腔体部分。
[0016]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由于本货叉移动控制系统由货叉移动左、右油缸,货叉模式切换阀组组成,通过对油缸的设计,可实现较大的移动推力。能够对单个货叉分别进行移动,也可使两个货叉同时、同向移动或同时、反向移动;由于单个货叉移动时,可通过控制多路阀电流,实现对货叉速度的控制,多路阀的特点,货叉移动速度对油温和负载变化不敏感。双叉同向移动时,左、右油缸处于串联状态,此时通过控制多路阀电流,左、右油缸将同时,同速移动;
由于油缸串联的关系,左、右油缸移动的同步性将不受油温和负载变化的影响。双叉反向移动时,左、右油缸形成差动式油路;由于油缸大小腔截面积比为2:1,此时通过控制多路阀电流,左、右油缸将同时,同速移动;由于差动回路的特点,左、右油缸移动的同步性将不受油温和负载变化的影响。
[0017]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可对单个货叉分别进行移动,也可使两个货叉同时同向移动或同时反向移动。具有推力大,同步性好,低速性好,发热少,可靠性高,对油温和负载变化不敏感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19]图中(标记指代的技术特征):1—右叉油缸,2—左叉油缸,3—模式切换阀组,4—节流阀,5—第一电磁换向阀,6—第二电磁换向阀,7—第三电磁换向阀,8—固定支架,9—左叉,10—右叉。
[00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阐述: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叉车的货叉移动控制系统,包括右叉油缸1、左叉油缸2、模式切换阀组3,其特征是:模式切换阀组3由节流阀4、第一电磁换向阀5、第二电磁换向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车的货叉移动控制系统,包括右叉油缸(1)、左叉油缸(2)、模式切换阀组(3),其特征是:所述模式切换阀组(3)由节流阀(4)、第一电磁换向阀(5)、第二电磁换向阀(6)和第三电磁换向阀(7)组成;能够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和第三电磁换向阀对流体流向进行改变,实现左叉单动、右叉单动、左右双叉同向移动和左右双叉反向移动;所述右叉油缸(1)和左叉油缸(2)均为双作用单活塞杆油缸,并且右叉油缸(1)和左叉油缸(2)的缸径、杆径和行程完全相同,并且右叉油缸(1)和左叉油缸(2)的大腔的横截面积和小腔的横截面积的比值为2:1;所述右叉油缸(1)一端与右叉(10)铰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架(8)铰接;右叉油缸(1)的伸长或缩短都能够带动右叉(10)移动;所述左叉油缸(2)一端与左叉(9)铰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架(8)铰接;左叉油缸(2)的伸长或缩短都能够带动左叉(9)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的货叉移动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节流阀(4)为单向节流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叉车的货叉移动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5)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其具有三个切换位置,两个电磁铁:即电磁铁D2和电磁铁D3,四个油口:即油口A、油口B、油口P和油口T;所述电磁铁D2设在第一电磁换向阀(5)阀体的左端,所述电磁铁D3设在第一电磁换向阀(5)阀体的右端。初时第一电磁换向阀的阀体处于中位,此时,四个油口均不相通;处于左位时,油口P与油口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波覃亮马飞冯胜勇刘智勇朱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江智防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