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材轧机轴承、导卫轴承润滑系统及润滑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573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冶金润滑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棒材轧机轴承、导卫轴承润滑系统及润滑方法,电脑操作画面与PLC控制系统连接,PLC控制系统通过油站现场控制信号站与油箱连接,油箱与油泵连接,油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与若干个分配箱连接,每个分配箱还连接有压缩空气源,每个分配箱的出口端分别连接有若干润滑管路,润滑管路连接至轧机轴承、导卫轴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控制的及时性以及轧机轴承润滑的稳定性,通过轧线主操作台的电脑控制画面对现场设备进行精确控制,防止外界轧机冷却水进入轧机轴承,延长了轧机轴承、导卫轴承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轧机产量。提高了轧机产量。提高了轧机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棒材轧机轴承、导卫轴承润滑系统及润滑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润滑自动化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棒材轧机轴承、导卫轴承润滑系统及润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螺纹钢生产线轧机及导卫轴承的润滑主要靠安装过程中均匀涂抹在轧机轴承上的甘油润滑脂,在轧机安装到轧线上正常使用时,轧辊及导卫导轮接触红钢,因此需要对轧机进行冷却水喷淋来达到给轧辊及导轮降温的目的,而轧机轴承润滑系统不能跟随轧线自动启停,转动中的轴承是随时存在缝隙的,因此给冷却水留下了空隙,轴承在运转过程中冷却水容易进入到轴承中。如何让轴承得到充分润滑的同时还能兼顾使轴承不易进水,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目前轧机轴承润滑系统不能跟随轧线自动启停、不能在轧线控制室进行控制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材轧机轴承、导卫轴承润滑系统及润滑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棒材轧机轴承、导卫轴承润滑系统,包括电脑操作画面、PLC控制系统、油站现场控制信号站、压缩空气源、油泵、油箱、分配箱、润滑管路,所述电脑操作画面与PLC控制系统连接,PLC控制系统通过油站现场控制信号站与油箱连接,油箱与油泵连接,油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与若干个分配箱连接,每个分配箱还连接有压缩空气源,每个分配箱的出口端分别连接有若干润滑管路,润滑管路连接至轧机轴承、导卫轴承。
[0005]进一步地,所述油泵出口的管路上设有压力检测器,用于检测油压。
[0006]棒材轧机轴承、导卫轴承润滑系统的润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通过电脑操作画面对PLC控制系统下达启动油泵指令;
[0008]2)通过安装在油泵出口管路上的压力检测器检测油压,当油压没有达到设定值时,发出报警信息提示;
[0009]3)油泵为分配箱提供润滑油,压缩空气源为分配箱提供压缩空气,通过分配箱使润滑油与压缩空气进行混合后,经润滑管路对轧机轴承、导卫轴承进行润滑;
[0010]4)供油一个周期内管路油压均达到相应的压力时本次供油周期结束。
[0011]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润滑系统通过油站现场控制信号站对现场信号进行输入输出采集,并通过通讯线路将数据传输到PLC控制系统,提高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控制的及时性以及轧机轴承润滑的稳定性。通过轧线主操作台的电脑控制画面对现场设备进行精确控制,油气润滑设备跟随轧线启停之后能够杜绝人为的再去开启设备,当出现问题时能够弹出报警信息,节省了人力,降低了劳动强度。通过现场安装的管路实现轴承的润滑油供给,通过压缩空气在管路内形成虹吸效应而节省油量,实现轧机轴承供油的同时轴承室内呈正压状态,防止外界轧机冷却水进入轧机轴承,延长了轧机轴承、导卫轴承的
使用寿命,提高了轧机产量。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润滑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专利技术润滑系统的逻辑控制示意图。
[0014]图中,1、电脑操作画面,2、PLC控制系统,3、油站现场控制信号站,4、压缩空气源,5、油泵,6、油箱,7、分配箱,8、润滑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6]如图1所示,一种棒材轧机轴承、导卫轴承润滑系统,包括电脑操作画面1、PLC控制系统2、油站现场控制信号站3、压缩空气源4、油泵5、油箱6、分配箱7、润滑管路8,所述电脑操作画面1与PLC控制系统2连接,PLC控制系统2通过油站现场控制信号站3与油箱6连接,油箱6与油泵5连接,油泵5的出口通过管路与若干个分配箱7连接,油泵5出口的管路上设有压力检测器,用于检测油压。每个分配箱7还连接有压缩空气源4,每个分配箱7的出口端分别连接有若干润滑管路8,润滑管路8连接至轧机轴承、导卫轴承。
[0017]现场安装相应的润滑管路,并通过胶管连接至轧机及导卫轴承。在现场相应的设备分配点安装分配箱,将压缩空气与油进行合并管路,让压缩空气带着油在管路内缓慢行走,并通过分配箱将一路油路分为多路油路。
[0018]设定油泵控制模式分为手动/自动两种控制方式。当自动控制模式时,在电脑操作画面上点击启动按钮,现场控制开关选择了的情况下,相应的油泵将启动。油泵运行之后,油路1/3/5接通供油60秒,之后油路2/4/6接通供油60秒,中间两组油路有30秒的时间重叠供油。相应的管路开始供油之后,对管路油压进行检测,当油压没有达到设定值时,将发出报警信息提示。油站现场控制信号站安装有触摸屏控制器,可以在现场对油站进行启停等设备参数设置,也可以在控制室内的电脑操作画面上进行操作。油站现场控制信号站对现场信号进行输入输出采集,并通过通讯线路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PLC控制系统对信号进行逻辑处理。
[0019]润滑系统的逻辑控制关系如图2所示,棒材轧机轴承、导卫轴承润滑系统的润滑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0]1)通过电脑操作画面1对PLC控制系统2下达启动油泵5指令;
[0021]2)通过安装在油泵5出口管路上的压力检测器检测油压,当油压没有达到设定值时,发出报警信息提示;
[0022]3)油压达到设定值后油泵5为分配箱7提供润滑油,压缩空气源4为分配箱7提供压缩空气,通过分配箱使润滑油与压缩空气进行混合后,经润滑管路8对轧机轴承、导卫轴承进行润滑;
[0023]4)供油一个周期内管路油压均达到相应的压力时本次供油周期结束。
[0024]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
化,凡是与本专利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5]本专利技术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材轧机轴承、导卫轴承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脑操作画面、PLC控制系统、油站现场控制信号站、压缩空气源、油泵、油箱、分配箱、润滑管路,所述电脑操作画面与PLC控制系统连接,PLC控制系统通过油站现场控制信号站与油箱连接,油箱与油泵连接,油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与若干个分配箱连接,每个分配箱还连接有压缩空气源,每个分配箱的出口端分别连接有若干润滑管路,润滑管路连接至轧机轴承、导卫轴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轧机轴承、导卫轴承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出口的管路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学蒋毅费志国朱大可肖士伟黄友堂赵晓张玉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