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贴皮运动用球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5715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体育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框架贴皮运动用球的生产工艺,将PE材料通过注塑成型的加工方式分别制得上半球A和下半球B;将制得的上半球A和下半球B进行粘合,制得内核框架C;对半成品皮片进行下料;对下料后的半成品皮片进行印刷;使用冲压模具对皮片进行冲压成型;进而对皮片进行淋胶;将皮片贴合于内核框架C的外表壁上;从而再对贴合完毕后的成品进行定型;最终对成品进行定压检查,以此框架贴皮运动用球制作完成。以上生产工艺可以使得生产运动用球工艺简单,易操作,产量高,并且加工人员少,适合各式球类的生产,本工艺运用范围广。用范围广。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架贴皮运动用球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体育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框架贴皮运动用球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运动用球大多分为手缝球工艺、机缝球工艺、机械折边与融边式机贴球工艺、滑台式高频机贴和手帖工艺、曲面式贴皮球工艺,以此来对运动用球进行批量化生产。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生产工艺工序繁琐、不易操作和产能低,不能快速达到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架贴皮运动用球的生产工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生产工艺工序繁琐、不易操作和产能低,不能快速达到市场需求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框架贴皮运动用球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6]将PE材料通过注塑成型的加工方式分别制得上半球A和下半球B;
[0007]将制得的所述上半球A和所述下半球B进行粘合,制得内核框架C;
[0008]对半成品皮片进行下料;
[0009]对下料后的半成品皮片进行印刷;
[0010]使用冲压模具对所述皮片进行冲压成型;
[0011]进而对皮片进行淋胶;
[0012]将皮片贴合于所述内核框架C的外表壁上;
[0013]从而再对贴合完毕后的成品进行定型;
[0014]最终对成品进行定压检查,以此框架贴皮运动用球制作完成。
[0015]其中,所述内核框架的壁厚为1.0~2.0mm,重量为200~230g。
[0016]其中,所述皮片为0.6~0.2mm的皮料与4.0mm的泡棉通过天然乳胶贴合干燥后制成。
[0017]其中,对半成品皮片通过丝网印刷印制半成品,也可以使用卷材直接打印。
[0018]其中,使用冲压模具对所述皮片进行压制成型,且所述内核框架使用的皮片总质量为175~200g。
[0019]其中,所述皮片淋胶通过使得过胶机把所述皮片印刷面的背面进行涂胶。
[0020]其中,在贴合过程时,将上好胶的皮片和框架按照工艺图纸的规定进行粘合,将对应形状的皮片贴合于对应的线槽位置,且成品球的重质量为415~435g。
[0021]其中,贴合完毕后的成品,进行加温定型,使得每一片所述皮片与所述内核框架C粘合完整,并且加温稳定为45℃~60℃。
[0022]其中,将成品球进行充气,使得成品球内部气压达到检测规定的气压值,使得检测成品球压力差符合赛事级要求。
[0023]其中,生产工艺中使用的填缝胶水为700h热熔胶水+5%固化剂的混合物。
[002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框架贴皮运动用球的生产工艺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外皮柔软耐磨,内部框架坚固,内核框架结构质量平均没有偏重点,球体圆度高,运动飞行轨迹稳定无异常波动,飞行轨迹契合物体重力抛物线,在比赛中增强了体育运动的观赏性与娱乐性,框架式结构作为运动用球的内部支撑体,抛弃;了传统工艺中做球需要的充气式内胆,有效的解决了充气内胆漏气率高、球胆易老化和圆度误差大的问题,导致飞行轨迹拨动大,并且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得到缩短,通过本专利技术工艺制得的运动用球具有耐冲击回弹性好、防震、不吸水、缓冲性能好、耐腐蚀能力强,适用于专业和非专业各种场地的优点,以上生产工艺可以使得生产运动用球工艺简单,易操作,产量高,并且加工人员少,适合各式球类的生产,本工艺运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框架贴皮运动用球的生产工艺的步骤流程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上半球A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下半球B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内核框架C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成品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球嘴结构示意图。
[0032]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热熔胶水的成分表。
[0035]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固化剂的成分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8]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框架贴皮运动用球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39]将PE材料通过注塑成型的加工方式分别制得上半球A和下半球B;
[0040]将制得的所述上半球A和所述下半球B进行粘合,制得内核框架C;
[0041]对半成品皮片进行下料;
[0042]对下料后的半成品皮片进行印刷;
[0043]使用冲压模具对所述皮片进行冲压成型;
[0044]进而对皮片进行淋胶;
[0045]将皮片贴合于所述内核框架C的外表壁上;
[0046]从而再对贴合完毕后的成品进行定型;
[0047]最终对成品进行定压检查,以此框架贴皮运动用球制作完成。
[0048]所述内核框架的壁厚为1.0~2.0mm,重量为200~230g。
[0049]所述皮片为0.6~0.2mm的皮料与4.0mm的泡棉通过天然乳胶贴合干燥后制成。
[0050]对半成品皮片通过丝网印刷印制半成品,也可以使用卷材直接打印。
[0051]使用冲压模具对所述皮片进行压制成型,且所述内核框架使用的皮片总质量为175~200g。
[0052]所述皮片淋胶通过使得过胶机把所述皮片印刷面的背面进行涂胶。
[0053]在贴合过程时,将上好胶的皮片和框架按照工艺图纸的规定进行粘合,将对应形状的皮片贴合于对应的线槽位置,且成品球的重质量为415~435g。
[0054]贴合完毕后的成品,进行加温定型,使得每一片所述皮片与所述内核框架C粘合完整,并且加温稳定为45℃~60℃。
[0055]将成品球进行充气,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贴皮运动用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PE材料通过注塑成型的加工方式分别制得上半球A和下半球B;将制得的所述上半球A和所述下半球B进行粘合,制得内核框架C;对半成品皮片进行下料;对下料后的半成品皮片进行印刷;使用冲压模具对所述皮片进行冲压成型;进而对皮片进行淋胶;将皮片贴合于所述内核框架C的外表壁上;从而再对贴合完毕后的成品进行定型;最终对成品进行定压检查,以此框架贴皮运动用球制作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贴皮运动用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框架的壁厚为1.0~2.0mm,重量为200~230g。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框架贴皮运动用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皮片为0.6~0.2mm的皮料与4.0mm的泡棉通过天然乳胶贴合干燥后制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框架贴皮运动用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对半成品皮片通过丝网印刷印制半成品,也可以使用卷材直接打印。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框架贴皮运动用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若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鼎辉体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