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526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仪,包括动力舱、清洗仓和镜片笼;动力舱与镜片笼驱动连接;镜片笼用于容置待清洗角膜塑形镜,镜片笼填充有多个纳米海绵体,待清洗角膜位于在相邻纳米海绵体的缝隙内;每个纳米海绵体的表面密布纳米孔;清洗仓用于容置清洗液,镜片笼伸入清洗液中;当动力舱驱动镜片笼正转和反转时,能够形成强劲水流,使清洗液中的空气与水分离形成纳米级小气泡,通过运动、炸裂,释放巨大能量将角膜塑形镜表面附着的蛋白质、脂质、灰尘进行乳化并剥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清洗仪能够有效清除角膜塑形镜表面附着的蛋白质、脂质、灰尘等,并有效除菌抑菌,解决了解决佩戴者的日常镜片清洗问题。佩戴者的日常镜片清洗问题。佩戴者的日常镜片清洗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仪


[0001]本技术涉及眼科仪器
,尤其涉及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仪。

技术介绍

[0002]角膜塑形镜作为一种非手术可逆性屈光矫正方法,在减少近视量或延缓青少年近视进展方面,获得了较肯定的效果。
[0003]在佩戴角膜塑形镜的时候,镜片不断地与泪液接触,泪液中的蛋白质不可避免地沉积到镜片的表面和内部,降低镜片透氧性能造成眼干眼涩,畏光流泪。蛋白沉积还可能会滋生细菌和微生物,造成角膜感染甚至角膜溃疡,严重危害眼睛的健康。目前角膜塑形镜的日常护理方法是用手搓洗镜片。但是由于各人清洗手法不一,力度不同,角膜塑形镜的清洗效果也差强人意,而且很容易在镜片内表面造成划痕,损伤镜片,降低镜片的使用寿命也对佩戴者带来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仪,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仪,包括动力舱、清洗仓和镜片笼;动力舱与镜片笼驱动连接;镜片笼用于容置待清洗角膜塑形镜,镜片笼内还具有多个纳米海绵体,待清洗角膜被置于相邻纳米海绵体的间隙内;每个纳米海绵体的表面密布纳米孔;
[0007]清洗仓用于容置清洗液,镜片笼伸入清洗液中;当动力舱驱动镜片笼正转和反转时,能够带动清洗液和纳米海绵体相互扰动,使清洗液内不断的形成和炸裂小气泡,向待清洗角膜塑形镜表面释放能量,还能够带动纳米海绵体与待清洗角膜塑形镜相互摩擦接触。
[0008]优选地,纳米海绵体为纳米海绵球。
[0009]优选地,镜片笼为矩形体或圆柱体的框架结构。
[0010]优选地,镜片笼包括笼体和笼门;笼门位于笼体侧面,笼门通过自身一侧与笼体枢轴连接。
[0011]优选地,动力舱包括相互电路连接的步进电机、控制器和电源,步进电机通过设置连杆与镜片笼驱动连接。
[0012]优选地,控制器包括输入端子、驱动器和输出端子;输入端子一侧连接驱动器;输出端子一侧连接驱动器,另一侧连接步进电机;驱动器为ULN2003。
[0013]由上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仪,包括动力舱、清洗仓和镜片笼;动力舱与镜片笼驱动连接;镜片笼用于容置待清洗角膜塑形镜,镜片笼填充有多个纳米海绵体,待清洗角膜位于在相邻纳米海绵体的缝隙内;每个纳米海绵体的表面密布纳米孔;清洗仓用于容置清洗液,镜片笼伸入清洗液中;当动力舱驱动镜片笼正转和反转时,能够形成强劲水流,使清洗液中的空气与水分离形
成纳米级小气泡,通过运动、炸裂,释放巨大能量将角膜塑形镜表面附着的蛋白质、脂质、灰尘进行乳化并剥离。本技术提供的清洗仪,采用强劲对流时的流体内不断生成炸裂小气泡所产生的巨大能量,以及纳米海绵体与镜片相互摩擦接触的双重清洗机制,能够有效清除角膜塑形镜表面附着的蛋白质、脂质、灰尘等,并有效除菌抑菌,解决了解决佩戴者的日常镜片清洗问题。
[0014]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仪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仪的镜片笼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仪的纳米海绵体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仪的控制器电路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1.动力舱2.清洗仓21.清洗液3.镜片笼31.笼体32.笼门;
[0022]4.纳米海绵体41.纳米孔;
[0023]5.连杆6.待清洗角膜塑形镜。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
“”
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0026]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0027]为便于对本技术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几个具体实施例为例做进
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
[0028]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仪,包括动力舱1、清洗仓2和镜片笼3。动力舱1与镜片笼3驱动连接;镜片笼3用于容置待清洗角膜塑形镜6,如图2所示,镜片笼3内置入了多个纳米海绵体4,(在注入清洗液前)待清洗角膜塑形镜6通过被包覆(柔性挤压)在相邻纳米海绵体4的间隙内进行固定。每个纳米海绵体4的表面密集地布置(布满)纳米孔41。在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纳米海绵体4不充满镜片笼3的空间。
[0029]清洗仓2用于容置清洗液21,在清洗仪使用时将镜片笼3完全伸入清洗液21的液面下。
[0030]本清洗仪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启动清洗仪,使动力舱1驱动镜片笼3正转时会带动清洗液21旋转流动,进一步带动镜片笼3内的纳米海绵体4和待清洗角膜塑形镜随清洗液21转动,反转时镜片笼3内的纳米海绵体4和待清洗镜片由于惯性其转动方向改变会比清洗液21慢,这样就形成了纳米海绵体4与清洗液21的相互扰动,会改变临近镜片笼3的清洗液21内环区域的液体流向,重复上述过程即交替驱动镜片笼3正、反转时会使清洗仓2内的清洗液21中形成近似蝶形水(对)流,进一步使清洗液21中的空气与水分离形成混合流体;该混合流体通入到各纳米海绵体4之间的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舱、清洗仓和镜片笼;所述动力舱与所述镜片笼驱动连接;所述镜片笼用于容置待清洗角膜塑形镜,所述镜片笼内还具有多个纳米海绵体,待清洗角膜被置于相邻所述纳米海绵体的间隙内;每个所述纳米海绵体的表面密布纳米孔;所述清洗仓用于容置清洗液,所述镜片笼伸入清洗液中;当所述动力舱驱动所述镜片笼正转和反转时,能够带动所述清洗液和纳米海绵体相互扰动,使所述清洗液内不断的形成和炸裂小气泡,向待清洗角膜塑形镜表面释放能量,还能够带动所述纳米海绵体与待清洗角膜塑形镜相互摩擦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塑形镜清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海绵体为纳米海绵球。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利申婧甄毅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