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524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7
本申请提供一种供冷设备,其包括:回水箱,回水箱的进水口用于与用冷设备连接;和至少两级冷水系统,至少两级冷水系统依次串联,且供水温度依次降低,每级冷水系统均包括储水箱和具有冷水机组的制冷系统,至少两级冷水系统中第一级冷水系统的冷水机组的进水口与回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每级冷水系统的冷水机组的出水口与同级储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每级冷水系统的储水箱的出水口用于与用冷设备连接,最后一级冷水系统之外的冷水系统的储水箱与下一级冷水系统的冷水机组的进水口连接。基于此,可提高工作可靠性和安全性。高工作可靠性和安全性。高工作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冷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制冷
,特别涉及一种供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一些制冷系统,利用冷水机组对水进行降温后,输送给用冷设备使用,以降低室内温度。不同的制冷系统,供水温度可能存在差异。例如,应用于生活区或办公区的舒适性空调通常采用7℃的供水温度,而用于生产区的工艺性空调则通常采用低于7℃(例如1
°
或0.5℃)的供水温度。
[0003]一些情况下,为了提高能效,将不同供水温度的制冷系统直接串联在一起,但这种情况下,由于不同制冷系统之间直接串联,一个制冷系统故障,则整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可靠性和安全性较差。
[0004]可见,制冷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工作可靠性和安全性更高的供冷设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提供的供冷设备,包括:
[0007]回水箱,回水箱的进水口用于与用冷设备连接;和
[0008]至少两级冷水系统,至少两级冷水系统依次串联,且供水温度依次降低,每级冷水系统均包括储水箱和具有冷水机组的制冷系统,至少两级冷水系统中第一级冷水系统的冷水机组的进水口与回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每级冷水系统的冷水机组的出水口与同级储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每级冷水系统的储水箱的出水口用于与用冷设备连接,最后一级冷水系统之外的冷水系统的储水箱与下一级冷水系统的冷水机组的进水口连接。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相邻的两级冷水系统中,较后一级冷水系统的冷水机组的出水口与较前一级冷水系统的储水箱连接,且较后一级冷水系统的冷水机组的出水口切换地与较前一级冷水系统的储水箱和同级储水箱连通。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供冷设备包括流路切换装置,较后一级冷水系统的冷水机组的出水口通过流路切换装置与较前一级冷水系统的储水箱以及同级储水箱连接,流路切换装置控制较后一级冷水系统的冷水机组的出水口切换地与较前一级冷水系统的储水箱和同级储水箱连通。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流路切换装置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第一控制阀设置于较后一级冷水系统的冷水机组的出水口与较前一级储水箱之间的流路上,控制较后一级冷水系统的冷水机组的出水口与较前一级冷水系统的储水箱之间流路的通断,第二控制阀设置于较后一级冷水系统的冷水机组的出水口与同级储水箱之间的流路上,控制较后一级冷水系统的冷水机组的出水口与同级储水箱之间流路的通断。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供冷设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0013]冷冻水流量计,设置于冷水机组的出水口与储水箱的进水口之间的流路上,检测
由冷水机组流向储水箱的水的流量;
[0014]供水流量计,设置于储水箱的出水口与用冷设备之间的流路上,检测由储水箱流向用冷设备的水的流量;
[0015]储水液位传感器,设置于储水箱上,检测储水箱的液位;
[0016]回水液位传感器,设置于回水箱上,检测回水箱的液位;
[0017]冷冻水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冷水机组的出水口与储水箱之间的流路上,检测冷水机组的出水温度;
[0018]储水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储水箱上,检测储水箱内水的温度;
[0019]回水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回水箱上,检测回水箱内水的温度。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供冷设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0021]第一溢流管,连接第一级冷水系统的储水箱与回水箱,以实现第一级冷水系统的储水箱向回水箱的溢流;
[0022]第二溢流管,连接相邻两级冷水系统中较后一级冷水系统的储水箱与较前一级冷水系统的储水箱,以实现相邻两级冷水系统中较后一级冷水系统的储水箱向较前一级冷水系统的储水箱的溢流;
[0023]第三溢流管,连接回水箱与外部环境,以实现回水箱向外部环境的溢流;
[0024]排污管,连接回水箱和/或储水箱与外部环境,以实现回水箱和/或储水箱向外部环境的排污。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溢流管的上缘低于第二溢流管的下缘;和/或,第一溢流管的下缘高于第三溢流管的上缘;和/或,相邻的两个第二溢流管中,较下游一个第二溢流管的下缘高于较上游一个第二溢流管的上缘。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溢流管上缘与第二溢流管下缘之间的垂直距离、第一溢流管下缘与第三溢流管上缘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任意相邻两个第二溢流管中较下游一个第二溢流管的下缘与较上游一个第二溢流管的上缘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至少之一大于或等于100mm。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水箱和/或回水箱被构造为以下至少之一:
[0028]出水口低于进水口;
[0029]出水口与箱底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箱顶至箱底垂直距离的1/4;
[0030]进水口与箱底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箱顶至箱底垂直距离的3/4;
[0031]出水口与箱底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或等于100mm。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级冷水系统包括第一冷水系统和第二冷水系统,第一冷水系统的制冷系统为舒适性空调,第二冷水系统的制冷系统为工艺性空调。
[0033]由于不同级制冷系统之间不再直接串联,而是通过储水箱串联,储水箱能够储能缓冲,使得部分制冷系统故障后,仍能在一定时间内正常供冷,因此,可以有效提高工作可靠性和安全性。
[0034]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供冷设备的结构简图。
[0037]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溢流管和排污管的布置示意图。
[0038]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舒适性空调的控制流程图。
[0039]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工艺性空调的控制流程图。
[0040]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41]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300的进一步流程示意图。
[0042]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器的结构简图。
[0043]附图标记说明:
[0044]100、供冷设备;200、用冷设备;201、第一用冷设备;202、第二用冷设备;
[0045]10、冷水系统;101、第一冷水系统;102、第二冷水系统;20、回水箱;
[0046]1、制冷系统;11、冷水机组;113、载冷剂入口;114、载冷剂出口;12、冷冻泵;13、冷却塔;14、冷却泵;16、舒适性空调;161、舒适冷水机组;162、舒适冷冻泵;163、舒适冷却塔;164、舒适冷却泵;17、工艺性空调;171、工艺冷水机组;172、工艺冷冻泵;173、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冷设备(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水箱(20),所述回水箱(20)的进水口(23)用于与用冷设备(200)连接;和至少两级冷水系统(10),所述至少两级冷水系统(10)依次串联,且供水温度依次降低,每级所述冷水系统(10)均包括储水箱(2)和具有冷水机组(11)的制冷系统(1),所述至少两级冷水系统(10)中第一级冷水系统(10)的冷水机组(11)的进水口(23)与所述回水箱(20)的出水口(24)连接,每级所述冷水系统(10)的冷水机组(11)的出水口(24)与同级储水箱(2)的进水口(23)连接,每级所述冷水系统(10)的储水箱(2)的出水口(24)用于与所述用冷设备(200)连接,最后一级冷水系统(10)之外的冷水系统(10)的储水箱(2)与下一级冷水系统(10)的冷水机组(11)的进水口(2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冷设备(100),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级冷水系统(10)中,较后一级冷水系统(10)的冷水机组(11)的出水口(24)与较前一级冷水系统(10)的储水箱(2)连接,且较后一级冷水系统(10)的冷水机组(11)的出水口(24)切换地与较前一级冷水系统(10)的储水箱(2)和同级储水箱(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冷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冷设备(100)包括流路切换装置(7),较后一级冷水系统(10)的冷水机组(11)的出水口(24)通过所述流路切换装置(7)与较前一级冷水系统(10)的储水箱(2)以及同级储水箱(2)连接,所述流路切换装置(7)控制较后一级冷水系统(10)的冷水机组(11)的出水口(24)切换地与较前一级冷水系统(10)的储水箱(2)和同级储水箱(2)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冷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切换装置(7)包括第一控制阀(71)和第二控制阀(72),所述第一控制阀(71)设置于较后一级冷水系统(10)的冷水机组(11)的出水口(24)与较前一级储水箱(2)之间的流路上,控制较后一级冷水系统(10)的冷水机组(11)的出水口(24)与较前一级冷水系统(10)的储水箱(2)之间流路的通断,所述第二控制阀(72)设置于较后一级冷水系统(10)的冷水机组(11)的出水口(24)与同级储水箱(2)之间的流路上,控制较后一级冷水系统(10)的冷水机组(11)的出水口(24)与同级储水箱(2)之间流路的通断。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供冷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冷设备(100)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冷冻水流量计(31),设置于所述冷水机组(11)的出水口(24)与所述储水箱(2)的进水口(23)之间的流路上,检测由所述冷水机组(11)流向所述储水箱(2)的水的流量;供水流量计(32),设置于所述储水箱(2)的出水口(24)与所述用冷设备(200)之间的流路上,检测由所述储水箱(2)流向所述用冷设备(200)的水的流量;储水液位传感器(41),设置于所述储水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昊王升李佳琪吴宁波赵闯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