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吉洙专利>正文

一种座式摇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4588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式摇铃。包括铃铛本体和铃槌,一种座式摇铃,包括铃铛本体和铃槌,其特征在于,所述铃铛本体由铃帽与铃座组成,所述铃帽内侧中心有用于确定铃座支撑位置的凹槽,所述铃座由铃柱与铃托组成,所述铃柱的一端为用于支撑铃帽的支撑部,所述铃柱的另一端为连接部,所述铃柱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于铃托的上表面。使用时,将铃帽开口端朝下放置于铃座上,支撑部刚好卡在凹槽处可使铃帽不会四处滑动甚至从铃座上掉落下来;安置好铃帽后,使用铃棒敲击铃帽,铃帽便会左右摇摆,十分美观,并且发出悦耳的铃声。座式摇铃解除了需要手持或寻找悬挂支点的限制,使得摇铃品类更加丰富,座式摇铃在美观的同时具有使用场景更为丰富的优点。为丰富的优点。为丰富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式摇铃


[0001]本技术涉及铃铛
,具体为一种座式摇铃。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摇铃通常为由铃身、手柄和击锤三部分组成的手持式摇铃,或悬挂式摇铃,形状款式比较单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式摇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座式摇铃,包括铃铛本体和铃槌4,其特征在于,所述铃铛本体由铃帽1与铃座组成,所述铃帽1内侧中心有用于确定铃座支撑位置的凹槽1

1,所述铃座由铃柱2与铃托3组成,所述铃柱2的一端为用于支撑铃帽1的支撑部2

1,所述铃柱2的另一端为连接部2

2,所述铃柱2通过连接部2

2固定连接于铃托3的上表面3

1。
[0005]优选的,所述连接部2

2表面有螺纹,所述铃托3的上表面3

1有螺纹凹槽,所述铃柱2通过连接部2

2螺纹连接于铃托3的上表面3

1的螺纹凹槽内。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将铃帽的支撑点设置与下方内侧空腔内,解除了需要手持或寻找悬挂支点的限制,使得摇铃增加了座式摇铃的品类,摇铃品类更加丰富,座式摇铃在美观的同时具有使用场景更为丰富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铃帽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技术铃座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3为本技术铃铛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4为本技术实在使用铃槌敲击铃铛本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2]实施例一: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座式摇铃,包括铃铛本体和铃槌4,如图3所示,所述铃铛本体由铃帽1与铃座组成,如图1所示,所述铃帽1内侧中心有用于确定铃座支撑位置的凹槽1

1,如图2所示,所述铃座由铃柱2与铃托3组成,所述铃柱2的一端为用于支撑铃帽1的支撑部2

1,所述铃柱2的另一端为连接部2

2,所述铃柱2通过连接部2

2固定连接于铃托3的上表面3

1。使用时,将铃帽开口端朝下放置于铃座上,支撑部2

1刚好卡在凹槽1

1处可使铃帽不会四处滑动甚至从铃座上掉落下来;安置好铃帽后,使用铃棒敲击铃帽,铃帽便会左右摇摆,十分美观,并且发出悦耳的铃声。
[0013]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部2

2表面有螺纹,所述铃托3的上表面3

1有螺纹凹槽,所述铃柱2通过连接部2

2螺纹连接于铃托3的上表面3

1的螺纹凹槽内。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14]以上对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或修改,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式摇铃,包括铃铛本体和铃槌(4),其特征在于,所述铃铛本体由铃帽(1)与铃座组成,所述铃帽(1)内侧中心有用于确定铃座支撑位置的凹槽(1

1),所述铃座由铃柱(2)与铃托(3)组成,所述铃柱(2)的一端为用于支撑铃帽(1)的支撑部(2

1),所述铃柱(2)的另一端为连接部(2

2),所述铃柱(2)通过连接部(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吉洙
申请(专利权)人:李吉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