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碎草治理互花米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4494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碎草治理互花米草的方法。于互花米草营养生长期中后期利用履带式秸秆还田机对其反复进行碎草处理,阻断互花米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碎草后残留根茬通过潮水浸淹使根系窒息死亡,在治理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碎草治理互花米草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环境工程
,具体地说是一种碎草治理互花米草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是一种原产于北美大西洋沿岸的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茂密、根系发达,我国1979年开始引种,取得了消浪护堤等一定的生态效益,但在大部分滨海地区,其生态危害更多,因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3年把互花米草列入我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南至海南省,北至天津市,包括台湾省,我国沿海各省基本都有互花米草分布,互花米草入侵威胁本土盐沼和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致使其生态功能下降。
[0003]由于互花米草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和入侵能力,入侵地通常也没有天敌,因此,其防治非常困难。互花米草防治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替代方法和综合治理方法等。化学方法一般是施用农药,可能会有农药残留,影响滩涂和近海生物,生物替代方法中,一般缺少有效的本土生物物种,物理方法的治理成本虽然较高,但其对环境影响小,且一般不会产生不可逆的环境影响,因此,单一或综合的物理治理方法在我国备受关注。
[0004]现有的很多治理方法涉及到刈割互花米草,但刈割是有一些问题的。首先,在规模化治理中,机械刈割互花米草留下的根茬一般高于10cm,可能会影响治理效果;第二,割掉的草面临处置的问题,如果不运走,草会随海水飘走,可能会对近海或近岸的水产养殖带来一定影响,养殖户很可能会诉求赔偿,带来治理成本的增加,如果运走割下的米草,在硬滩上可行的,但在烂泥很深的滩涂,即使履带式机械也很可能会陷入泥中而无法作业,因此,运输米草难度很大,难度大一般会导致运输成本高。因此,在探索和推广应用互花米草治理方法时,必须考虑方法的可行性和治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碎草治理互花米草的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碎草治理互花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互花米草营养生长期中后期利用履带式秸秆还田机对其反复进行碎草处理,阻断互花米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碎草后残留根茬通过潮水浸淹使根系窒息死亡,治理1

2个年度,进而实现对区域内互花米草全面灭杀。
[0008]进一步的说,于互花米草营养生长的中后期开始,连续多次利用履带式秸秆还田机将互花米草地上植株打碎,阻断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切断互花米草通过茎秆向根系输送氧气的通道,同时碎草后残留根茬通过潮水浸淹根系使其窒息死亡,治理1

2个年度,可全面灭杀互花米草。
[0009]所述互花米草营养生长的中后期,在北方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此时互花米草冠层平均高度为40

60cm。
[0010]所述碎草是将互花米草地上植株打碎至碎屑状,留茬高度低于3cm。
[0011]所述反复碎草处理为每隔15天左右碎草一次,连续碎草4

5次。
[0012]所述碎草措施,一般只需治理1个年度,若有施工不仔细的区域,可在第二年按相同方案再次碎草治理。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方法在互花米草营养生长期的中后期,此时互花米草种子萌发的实生苗矮小脆弱,根状茎萌生克隆苗的能力基本得到了完全发挥,而新生根状茎基本不具备萌生幼苗的能力,此时开始对互花米草进行连续多次的碎草毁坏,可以阻断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有性繁殖,并使根系缺氧窒息死亡,从而实现根除互花米草,具体为:
[0015](1)成效显著,适应性强
[0016]本专利技术方法充分利用互花米草的生长和繁殖特征,在关键时期对互花米草进行连续多次碎草,当年治理效率可达100%,即使个别效果略差的地方,在第二年再治理一次,可完全灭杀互花米草,本专利技术方法适用于各种地形环境互花米草的治理,尤其适用于受潮汐浸淹频繁的低中潮滩。
[0017](2)简单易行,成本较低
[0018]本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易行,利用专业设备对互花米草进行粉碎作业,简单易行,相对于刈割+围淹、刈割+翻耕等综合物理方法,基本不需要后期维护,成本较低。
[0019](3)对环境影响较小
[0020]本专利技术方法为物理治理方法,不改变滩涂地貌,无需用海申请;在退潮期间施工,不影响海水水质,相对于刈割+围淹和刈割+翻耕等综合物理措施,对底栖动物的影响小;不治理的互花米草每年会腐烂分解,粉碎的互花米草碎屑滞留在原地腐烂分解,对海水水质的影响不会明显变强。总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方法是环境友好型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进行。
[0022]下述实例的地点位于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滩涂互花米草典型分布区,该地受半日潮影响,退潮期间地面无积水,互花米草入侵5年左右,成熟期互花米草冠层平均高度为120

140cm。
[0023]实施例
[0024]碎草治理互花米草的方法,选取相邻的两块区域,分别于5月下旬(互花米草冠层高度为40cm)和6月中旬(互花米草冠层高度为50cm)第一次粉碎互花米草地上植株,碎草后残留根茬的高度为2

3cm,此后每隔15天对治理区内再度萌发的互花米草幼苗进行一次粉碎治理,共粉碎4次,最后一次碎草的时间为7月中旬。
[0025]同时,在该治理区域再选取相邻的两块区域,分别于6月下旬和7月中旬分别按照上述方式对其进行治理,作为对照。
[0026]定期调查治理区和未治理区互花米草密度,评估互花米草治理效果(表1)。表1中,治理效果=1

治理区米草密度/对照区米草密度。由表1数据可知:(1)5月下旬和6月中旬前
两次碎草后根状茎一般会再度萌生幼苗,幼苗的萌发和生长会快速消耗根系的营养,加速窒息胁迫下根系的死亡。(2)5月下旬和6月中旬开始的连续碎草3次,30天后互花米草密度由268株/m2降到2株/m2,到第二年生长季末期即治理完成460天后,互花米草密度为6株/m2,因此,连续碎草3次未能把互花米草全部灭杀,残留的互花米草会再度繁殖扩散;(3)5月下旬和6月中旬开始的连续碎草4次,杀死了所有互花米草,直至第二年生长季末及治理完成后第460天的调查,治理区内一直没有互花米草;(4)6月下旬或7月中旬开始碎草治理,碎草3次和4次均不能杀死所有互花米草,在多次碎草后仍有复生现象。
[0027]综合表1数据,在实施例地点,为了保障互花米草治理效果,最佳的碎草治理方案是: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期间,开始第一次碎草治理,此后每隔15天碎草一次,连续碎草4次,可以杀死所有互花米草,且治理效果持久,第二年不会再有复生的互花米草。
[0028]碎草方法治理后残留或复生互花米草的密度(株/m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碎草治理互花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互花米草营养生长期中后期利用履带式秸秆还田机对其反复进行碎草处理,阻断互花米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碎草后残留根茬通过潮水浸淹使根系窒息死亡,在治理1

2个年度,进而实现对区域内互花米草全面灭杀。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草治理互花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互花米草营养生长的中后期开始,连续多次利用履带式秸秆还田机将互花米草地上植株打碎,阻断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切断互花米草通过茎秆向根系输送氧气的通道,同时碎草后残留根茬通过潮水浸淹根系使其窒息死亡,治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宝华韩广轩王晓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