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产科产后恢复按摩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产后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妇产科产后恢复按摩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妊娠时,尤其是到了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会使腹壁扩张延伸,两侧的腹直肌会从腹中线向两侧分离,正常情况下等到产后,腹壁会逐渐恢复,腹直肌会再向中线靠拢,通常半年到一年即回到原先位置,但如果遇到腹壁本身薄弱、双胞胎、胎儿过大或者羊水过多等生产情况时,产后半年腹直肌仍然不能回到原先位置的称为产后腹直肌分离症,从而需要采用按摩设备对产妇进行按摩,促进腹直肌的恢复,而现有技术的按摩机构不能全面进行按摩,降低了使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妇产科产后恢复按摩设备,设有腹部按摩机构和背部按摩机构,从而可对产妇的腹部以及背部进行按摩,提高腹直肌恢复速度的同时,使得产妇全身放松,从而提高了产妇的舒适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床板、支脚和扶手,床板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支脚,床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扶手,该扶手呈倒“U”形设置;它还包含:
[0005]腹部按摩机构,所述的腹部按摩机构悬设在床板的上侧;
[0006]定位机构,所述的定位机构为两个,且其分别套设在前后两侧的扶手上,前后两个定位机构与腹部按摩机构上方的前后两侧连接;
[0007]背部按摩机构,所述的背部按摩机构设置于床板内,且背部按摩机构的上侧与床板的上表面呈同一平面设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产科产后恢复按摩设备,它包含床板(1)、支脚(2)和扶手(3),床板(1)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支脚(2),床板(1)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扶手(3),该扶手(3)呈倒“U”形设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腹部按摩机构(4),所述的腹部按摩机构(4)悬设在床板(1)的上侧;定位机构(5),所述的定位机构(5)为两个,且其分别套设在前后两侧的扶手(3)上,前后两个定位机构(5)与腹部按摩机构(4)上方的前后两侧连接;背部按摩机构(6),所述的背部按摩机构(6)设置于床板(1)内,且背部按摩机构(6)的上侧与床板(1)的上表面呈同一平面设置;驱动机构(7),所述的驱动机构(7)设置于床板(1)的下侧,且驱动机构(7)与背部按摩机构(6)连接;产妇躺在床板(1)上,当需要进行腹部按摩时,将腹部按摩机构(4)安装在定位机构(5)上,再通过腹部按摩机构(4)对产妇的腹部进行按摩,当需要进行背部按摩时,则启动驱动机构(7),驱动机构(7)带动背部按摩机构(6)移动,同时启动背部按摩机构(6),使得背部按摩机构(6)对产妇的背部进行按摩的同时,左右移动,进而增加按摩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妇产科产后恢复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腹部按摩机构(4)包含:固定架(4
‑
1),所述的固定架(4
‑
1)呈倒“U”形设置,固定架(4
‑
1)的横板外顶壁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前后两侧的定位机构(5)连接;齿轮(4
‑
2),所述的齿轮(4
‑
2)为四个,且其两两左右对称嵌设在固定架(4
‑
1)前后两侧的竖板的内壁上,前后两个齿轮(4
‑
2)之间通过连接轴(4
‑
3)连接,连接轴(4
‑
3)的端头分别通过轴承与固定架(4
‑
1)的竖板旋接,其中一个连接轴(4
‑
3)通过驱动电机进行驱动;链条(4
‑
4),所述的链条(4
‑
4)为两个,且其分别嵌设在固定架(4
‑
1)前后两侧的竖板内,链条(4
‑
4)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与之相邻的两个齿轮(4
‑
2)上,且啮合设置;固定套板(4
‑
5),所述的固定套板(4
‑
5)设置于固定架(4
‑
1)内,且固定套板(4
‑
5)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前后两侧的链条(4
‑
4)固定连接;活动插板(4
‑
6),所述的活动插板(4
‑
6)插设在固定套板(4
‑
5)内,活动插板(4
‑
6)远离于链条(4
‑
4)的一侧穿过固定套板(4
‑
5)后,露设在固定套板(4
‑
5)的外侧,且活动插板(4
‑
6)的内端通过凸起滑动设置在固定套板(4
‑
5)内;抵触弹簧(4
‑
7),所述的抵触弹簧(4
‑
7)为数个,且其等距固定在固定套板(4
‑
5)的内壁上,抵触弹簧(4
‑
7)的另一端固定在活动插板(4
‑
6)位于固定套板(4
‑
5)内部的一侧壁上;按摩轮(4
‑
8),所述的按摩轮(4
‑
8)嵌设在活动插板(4
‑
6)位于固定套板(4
‑
5)外侧的一侧内,按摩轮(4
‑
8)前后两侧的转轴通过轴承与活动插板(4
‑
6)的内壁旋接,按摩轮(4
‑
8)的外环壁上等角度设有数个按摩凸条;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其中一个连接轴(4
‑
3)转动,该连接轴(4
‑
3)带动其两端的齿轮(4
‑
2)转动,该两个齿轮(4
‑
2)通过链条(4
‑
4)带动另外两个齿轮(4
‑
2)转动,此时链条(4
‑
4)带动固定套板(4
‑
5)转动,当固定套板(4
‑
5)转动至链条(4
‑
4)下侧的边上时,按摩轮(4
‑
8)位于固定套板(4
‑
5)以及活动插板(4
‑
6)的下侧,此时活动插板(4
‑
6)在抵触弹簧(4
‑
7)的弹力下对按摩轮(4
‑
8)进行推动,从而保证按摩轮(4
‑
8)抵触在产妇的腹部,且同时带动按摩轮(4
‑
8)向产妇腿部的一侧移动,按摩轮(4
‑
8)在移动的过程中,顺着产妇的腹部进行转动,从
而对产妇的腹部进行按摩,且同时对产妇的腹部进行挤压,帮助产妇排出恶露,当固定套板(4
‑
5)位于链条(4
‑
4)的上侧边上时,则与产妇的腹部分离,从齿轮(4
‑
2)的上侧移动至产妇上半身的上方,再重新进行挤压并按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妇产科产后恢复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机构(5)均包含:定位框(5
‑
1),所述的定位框(5
‑
1)套设在扶手(3)的横边上,定位框(5
‑
1)下侧的横边与固定架(4
‑
1)的横板固定连接;限位杆(5
‑
2),所述的限位杆(5
‑
2)设置于定位框(5
‑
1)内,且限位杆(5
‑
2)位于扶手(3)的上侧,扶手(3)的上侧壁上等距设有数个卡槽(5
‑
3);插杆(5
‑
4),所述的插杆(5
‑
4)为数个,且其等距设置于限位杆(5
‑
2)的下侧壁上,插杆(5
‑
4)与卡槽(5
‑
3)相配合插设;限位弹簧(5
‑
5),所述的限位弹簧(5
‑
5)为两个,且其左右两侧固定在限位杆(5
‑
2)的上侧壁上,限位弹簧(5
‑
5)的上端固定在定位框(5
‑
1)的内底壁上;拉杆(5
‑
6),所述的拉杆(5
‑
6)呈倒“U”形设置,拉杆(5
‑
6)的横边悬设在定位框(5
‑
1)的上方,拉杆(5
‑
6)两侧的竖杆依次穿过定位框(5
‑
1)的上侧壁、限位弹簧(5
‑
5)后,与限位杆(5
‑
2)固定连接;根据按摩的位置,向上拉动拉杆(5
‑
6),拉杆(5
‑
6)带动限位杆(5
‑
2)向上移动,此时限位弹簧(5
‑
5)被压缩,使得插杆(5
‑
4)与卡槽(5
‑
3)分离,移动定位框(5
‑
1)至合适的位置后,松开拉杆(5
‑
6),限位杆(5
‑
2)在限位弹簧(5
‑
5)的弹力下向下移动,使得插杆(5
‑
4)插入对应的卡槽(5
‑
3)内,进而对定位框(5
‑
1)进行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妇产科产后恢复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框(5
‑
1)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昊,赵婷,温亮,王奕,沈瑜阳,段卓静,王晨,刘苗佳,张卓,
申请(专利权)人:王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