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进出料的大内齿轮加工装置,进出料装置包括左右移动设置在一对前后支撑座之间的正方形柱状的左右移动座;左右移动座的上端面上升降设置有正方形柱状的升降支撑板;左右移动座的左右端面上分别摆动设置有限位引板;前后支撑座的上端面右端分别成型有前后竖直板;一对前后竖直板的上端之间成型有圆环柱体状的限位环;限位环的下端面高于内齿轮的上端面并且限位环的内径与内齿轮的外径相同;限位环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成型有供竖直状态的限位引板左右穿行的左右开口的左右避让槽;限位环的内圆柱面前端和后端分别径向伸缩设置有前后压块。向伸缩设置有前后压块。向伸缩设置有前后压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进出料的大内齿轮加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齿轮加工的
,具体涉及一种方便进出料的大内齿轮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齿轮加工设备是专门用于齿轮加工的机械。齿轮加工机床可分为圆柱齿轮和锥齿轮加工机床两大类,具有不同的精度水平和适用范围。圆柱齿轮加工机床按工艺方式可分为滚齿、插齿、剃齿、珩齿、磨齿、挤齿、倒角机床等;锥齿轮加工机床按工艺方式可分为铣齿、刨齿、拉齿、磨齿、研齿、倒角、滚动检验、淬火机床等。
[0003]针对大直径的内齿轮加工时,人工进行上下料,但是有由于大直径的内齿轮胚体的质量较大,所有人工上下料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针对现有的大直径的内齿轮加工上下料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方便进出料的大内齿轮加工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方便进出料的大内齿轮加工装置,包括支架和进出料装置;支架包括一对前后分布的长方体状的前后支撑座;一对前后支撑座之间的间距与内齿轮的外径相同;进出料装置包括左右移动设置在一对前后支撑座之间的正方形柱状的左右移动座;左右移动座的上端面上升降设置有正方形柱状的升降支撑板;左右移动座与升降支撑板的左右宽度和前后宽度分别与内齿轮的外径相同;左右移动座的左右端面上分别摆动设置有限位引板;前后支撑座的上端面右端成型有前后竖直板;一对前后竖直板的上端之间成型有圆环柱体状的限位环;限位环的下端面高于内齿轮的上端面并且限位环的内径与内齿轮的外径相同;限位环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成型有供竖直状态的限位引板左右穿行的左右开口的左右避让槽;限位环的内圆柱面前端和后端分别径向伸缩设置有前后压块;当限位引板自外向内倾斜向上时,限位引板的倾斜面与前后支撑座的下端面平齐。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一对前后支撑座相互靠近的端面上分别成型有左右移动槽;左右移动槽的左右侧壁之间枢接有左右驱动螺纹杆;前后支撑座的右端面上固定有左右驱动电机;左右驱动螺纹杆的右端与左右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左右移动座的前后端面上分别成型有与左右移动槽配合的左右驱动块;左右驱动块螺接在相应侧的左右驱动螺纹杆上。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左右移动座的中部成型有左右开口的中心驱动槽;左右移动座的左右端面上分别成型有一对前后分布的铰接支撑板;限位引板靠近左右移动座的一端成型有齿轮安置槽并且固定有摆动中心柱;摆动中心柱枢接在相应侧的一对铰接支撑板上;摆动中心柱的中部成型有摆动从动齿轮;中心驱动槽内竖直移动设置有摆动驱动板;摆动驱动板的上端面左端和右端分别成型有摆动驱动齿条;一对摆动驱动齿条位于一
对摆动从动齿轮之间并且摆动驱动齿条与相应侧的摆动从动齿轮啮合;当摆动驱动板处于最上端并且升降支撑板处于最下端时,摆动驱动齿条的上端面低于升降支撑板的上端面。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中心驱动槽的上下侧壁左端之间和右端之间分别成型有竖直导柱;中心驱动槽的上侧壁中心固定有摆动驱动电机;摆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下端固定有摆动驱动螺纹杆;摆动驱动螺纹杆的下端枢接在中心驱动槽的下侧壁上;摆动驱动板竖直套设在一对竖直导柱上并且螺接在摆动驱动螺纹杆上。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左右移动座的左右端面下端分别成型有一对前后分布的侧支撑板;侧支撑板的上端面上成型有上支撑板;左右移动座的左右端面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成型有升降避让槽;前侧和后侧的一对上支撑板之间分别枢接有升降驱动螺纹杆;升降驱动螺纹杆左右方向穿过相应侧的一对升降避让槽;升降驱动螺纹杆的左部和右部分别成型有外螺纹并且此对外螺纹部的旋向相反设置;左侧的上支撑板的左端面上固定有升降驱动电机;升降驱动螺纹杆的左端与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左右移动座上左右移动设置有升降驱动块;前侧和后侧的一对升降驱动块分别枢接在相应侧的升降驱动螺纹杆的不同的外螺纹部上;升降驱动块的上端面上铰接有升降连接杆;升降连接杆的上端铰接在升降支撑板的下端面上。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一对前后竖直板相互远离的端面上固定有伸缩驱动电缸;前后压块固定在相应侧的伸缩驱动电缸的活塞杆上。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一对前后压块的内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阻尼层。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方便大直径的内齿轮进出料,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
‑
A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B
‑
B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C
‑
C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0、前后支撑座;100、左右移动槽;20、进出料装置;21、左右驱动电机;211、左右驱动螺纹杆;22、左右移动座;220、中心驱动槽;2200、升降避让槽;221、竖直导柱;222、侧支撑板;223、铰接支撑板;224、上支撑板;225、左右驱动块;23、摆动驱动电机;231、摆动驱动螺纹杆;24、摆动驱动板;241、摆动驱动齿条;25、限位引板;250、齿轮安置槽;251、摆动中心柱;252、摆动从动齿轮;26、升降支撑板;261、升降连接杆;262、升降驱动块;27、升降驱动电机;271、升降驱动螺纹杆;28、限位环;280、左右避让槽;281、前后竖直板;29、前后压块;291、伸缩驱动电缸;30、内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图4所示,一种方便进出料的大内齿轮加工装置,包括支架和进出料装置20;支架包括一对前后分布的长方体状的前后支撑座10;一对前后支撑座10之间的间距与内齿轮30的外径相同;进出料装置20包括左右移动设置在一对前后支撑座10之间的正方形柱状的左右移动座22;左右移动座22的上端面上升降设置有正方形柱状的升降支撑板26;左右移动座22与升降支撑板26的左右宽度和前后宽度分别与内齿轮30的外径相同;左右移
动座22的左右端面上分别摆动设置有限位引板25;前后支撑座10的上端面右端成型有前后竖直板281;一对前后竖直板281的上端之间成型有圆环柱体状的限位环28;限位环28的下端面高于内齿轮30的上端面并且限位环28的内径与内齿轮30的外径相同;限位环28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成型有供竖直状态的限位引板25左右穿行的左右开口的左右避让槽280;限位环28的内圆柱面前端和后端分别径向伸缩设置有前后压块29;当限位引板25自外向内倾斜向上时,限位引板25的倾斜面与前后支撑座10的下端面平齐。
[0019]如图1~图4所示,一对前后支撑座10相互靠近的端面上分别成型有左右移动槽100;左右移动槽100的左右侧壁之间枢接有左右驱动螺纹杆211;前后支撑座10的右端面上固定有左右驱动电机21;左右驱动螺纹杆211的右端与左右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左右移动座22的前后端面上分别成型有与左右移动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进出料的大内齿轮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进出料装置(20);支架包括一对前后分布的长方体状的前后支撑座(10);一对前后支撑座(10)之间的间距与内齿轮(30)的外径相同;进出料装置(20)包括左右移动设置在一对前后支撑座(10)之间的正方形柱状的左右移动座(22);左右移动座(22)的上端面上升降设置有正方形柱状的升降支撑板(26);左右移动座(22)与升降支撑板(26)的左右宽度和前后宽度分别与内齿轮(30)的外径相同;左右移动座(22)的左右端面上分别摆动设置有限位引板(25);前后支撑座(10)的上端面右端成型有前后竖直板(281);一对前后竖直板(281)的上端之间成型有圆环柱体状的限位环(28);限位环(28)的下端面高于内齿轮(30)的上端面并且限位环(28)的内径与内齿轮(30)的外径相同;限位环(28)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成型有供竖直状态的限位引板(25)左右穿行的左右开口的左右避让槽(280);限位环(28)的内圆柱面前端和后端分别径向伸缩设置有前后压块(29);限位引板(25)远离左右移动座(22)的一端成型有为尖角;当限位引板(25)自外向内倾斜向上时,限位引板(25)的倾斜面与前后支撑座(10)的下端面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进出料的大内齿轮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前后支撑座(10)相互靠近的端面上分别成型有左右移动槽(100);左右移动槽(100)的左右侧壁之间枢接有左右驱动螺纹杆(211);前后支撑座(10)的右端面上固定有左右驱动电机(21);左右驱动螺纹杆(211)的右端与左右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左右移动座(22)的前后端面上分别成型有与左右移动槽(100)配合的左右驱动块(225);左右驱动块(225)螺接在相应侧的左右驱动螺纹杆(21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进出料的大内齿轮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右移动座(22)的中部成型有左右开口的中心驱动槽(220);左右移动座(22)的左右端面上分别成型有一对前后分布的铰接支撑板(223);限位引板(25)靠近左右移动座(22)的一端成型有齿轮安置槽(250)并且固定有摆动中心柱(251);摆动中心柱(251)枢接在相应侧的一对铰接支撑板(223)上;摆动中心柱(251)的中部成型有摆动从动齿轮(252);中心驱动槽(220)内竖直移动设置有摆动驱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亮,颜玲华,吴中伟,洪军,杨林洁,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明华齿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