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用于横向稳定的简化的引导设备的管线引导系统和用于此的附装模块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366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45
一种管线引导系统(1),其包括:铰接的管线引导装置(10),其围绕在横向于纵向方向(L)的横向方向(Q)上伸展的转向轴(U)弯曲,用于在两个能相对彼此移动的衔接部位(13、15)之间引导供给管线;以及单独的引导设备(20),其用于沿着移动路径(W)的至少一个子路段引导管线引导装置(10)。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引导设备(20)包括至少一个引导索(22),其能布置用于预给定移动路径(W)的子路段的期望走向。管线引导装置(10)具有外侧形廓区域(18),其布置用于贴靠在和/或平放在引导索(22)上并且构型为具有形廓形状,用于通过引导索和形廓形状的伸出的和/或凹入的相互配合在引导索(22)处或上进行横向稳定引导,以抵抗能移动的管线引导装置(10)在横向方向(Q)上的侧向偏离。方向(Q)上的侧向偏离。方向(Q)上的侧向偏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用于横向稳定的简化的引导设备的管线引导系统和用于此的附装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线引导系统,该管线引导系统包括用于引导供给管线的管线引导装置以及一种用于引导该管线引导装置的单独的引导设备。管线引导装置在此将管线从第一衔接部位引导至第二衔接部位,所述管线例如是线缆、软管或者类似物,所述第一衔接部位和所述第二衔接部位中的至少一个衔接部位能够沿着移动路径相对于另一衔接部位移动。另一方面,该单独的引导设备用于沿着移动路径的至少一个子路段引导所述管线引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当前情况下,管线引导装置应理解为用于动态地引导供给管线以便为可运动的消耗器供给能量和过程介质的管线引导装置。这种类型的管线引导装置典型地铰接地构造,使得管线引导装置能够翻转或转向,以便形成两个对置的部段——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和将这些部段连接的转向弧。在移动时,将部段连接的转向弧能够在管线引导装置的端部之间或其衔接部位之间移动。转向弧在此围绕转向轴弯曲,其中,该转向轴在横向于纵向方向的横向方向上伸展。纵向方向相应于部段的纵向延伸部的方向。部段中的一个部段典型地是静止的,另一部段是能够移动的。
[0003]这种动态的管线引导装置的一种特别广泛应用的类型是本身已知的能量引导链。
[0004]为了尤其是在长移动路径的情况下防止偏离期望的移动路径,根据本类属的系统又能够配备单独的引导设备,用于沿着该移动路径的至少一个子路段引导管线引导装置本身。
[0005]为此,已经公开不同的引导设备,所述引导设备例如实施为引导沟槽,所述引导沟槽具有平行的、在纵向方向上伸展的侧壁。在引导沟槽的情况下,在所述侧壁之间接收和引导管线引导装置的、尤其是能量引导链的一个或者两个部段。
[0006]这种类型的具有引导沟槽的引导设备是稳健的,然而在装配方面是相对较费事的且在制造方面是昂贵的。引导沟槽的彼此对置的侧壁必须彼此平行地沿着纵向方向对齐并且必须紧固在承载结构上、例如C形廓上,所述C形廓横向于纵向方向布置。侧壁典型地由多个在端侧依次排列的L形钢板组装而成,所述钢板通常通过装配角度和螺纹连接紧固在承载结构上,例如DE 195 12 086 C1或者DE 295 11 726 U1所述。引导沟槽的侧壁能够在内侧承载用于一个和/或另一部段的滑离的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借助螺纹连接紧固在侧壁上。引导沟槽的侧壁抵抗管线引导装置侧向向外的、即在开头提到的横向方向上的偏离,其方式是,所述侧壁导引侧板的外主侧面。侧板的外主侧面能够在链条移动时撞击在引导沟槽的侧壁上或在所述侧壁上侧向滑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简化的管线引导系统,该管线引导系统尤其能够成
本有利地制造且能够简单地装配。
[0008]该任务已经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引导系统得到解决。
[0009]在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管线引导系统中,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该引导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引导索,该引导索能够布置用于预给定移动路径的子路段的期望的走向,并且该管线引导装置具有外侧的形廓区域,所述形廓区域构型为具有形廓形状,用于通过引导索和形廓区域的横截面的伸出的和/或凹入的相互配合在引导索处或在引导索上进行横向稳定的引导。
[0010]形廓区域与单独的引导索的共同作用使得能够抵抗能够移动的管线引导装置在横向方向上侧向偏离于移动路径的子路段的预给定的走向。因此,尤其不需要明显的侧壁,即随之产生的成本和装配花费成为多余。形廓区域尤其能在外侧布置在管线引导装置上,用于贴靠在和/或平放在引导索上。
[0011]形廓区域在管线引导装置上的布置在此尤其能够选择为使得形廓区域在该系统的已装配的状态或运行准备就绪的状态中能够平放到引导索上、尤其能够平放到引导索的上侧上,以便实现形廓区域与引导索的横向稳定的共同作用。
[0012]形廓区域为此优选设置在一个部段的面向转向轴或相应对置的部段的侧面上和/或设置在一个部段的背离转向轴或相应对置的部段的侧面上,用于与至少一个引导索共同作用。如此,与至少一个引导索的共同作用能够固有地在移动时通过自重出现。引导索在此能够用作一种支架,该支架具有承载的作用并且同时具有引导的或方向导引的作用。然而,承载功能对于横向稳定来说不是必需的或不是关键的。
[0013]形廓区域分别具有形廓形状,该形廓形状实现相应的形廓区域与引导索的横向稳定的配合并且将管线引导装置在侧向方向上保持在期望的走向上。在此,引导索和形廓区域的横截面的伸出的和/或凹入的相互配合不仅应理解为引导索凸出地配合到至少局部凹进的形廓形状中,还应反过来理解为局部凸出的形廓形状配合到局部地在横截面中凹进的引导索中,并且还应理解为相应于两个组成部分的凸出的和凹进的横截面的凹凸配合的组合。
[0014]在移动时,管线引导装置的或至少一个部段的纵向区段的至少一些形廓区域分别与引导索配合,该引导索沿着期望的移动路径布置或紧固。这引起管线引导装置在引导索上的预确定的或期望的对齐。形廓区域和引导索的共同作用抵抗管线引导装置在横向方向上侧向偏离于期望的走向。因此,通过引导沟槽的侧壁对管线引导装置的侧向支撑不是必要的,并且不必设置典型的引导沟槽。由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和装配成本。
[0015]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构思在于,提出一种引导索的在结构上特别简单的构造方式,该引导索以保持轨迹的方式(spurhaltend)与管线引导装置上的相对应的形廓区域共同作用。
[0016]该引导索尤其能够绳索形地、杆形地、形廓棒状地或者以任意构造形式实施,其具有与管线引导装置相比构造得相对小的横截面,然而尤其是在管线引导装置的总长度的至少一半上具有相似的纵向延伸部。引导索能够被对齐或被紧固,用于预给定移动路径的子路段的期望的走向。
[0017]管线引导装置的形廓区域在横截面中优选与相应共同作用的引导索的横截面互补地、尤其凹进地构造。
[0018]管线引导装置的形廓区域尤其能够配备有两个侧向的保持面,以便——与侧向的
导引面相似地——限制相应的形廓区域相对于引导索在横向方向上的运动自由性。形廓区域在移动时不必不断与引导索接触以实现横向稳定。
[0019]形廓区域能够分别(在横截面中观察)构造用于部分地围握或部分周向地抓握引导索。与两个平行的引导索相结合地,具有仅一个侧向地或者说在横向方向上进行保持的保持面(类似轨道索)的形廓区域也是可行的。
[0020]形廓区域中的至少一些形廓区域能够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在轴向和径向上敞开的挖深部,该挖深部具有在一般几何意义上的柱形内壁并且优选具有部分圆形的横截面。柱形内壁通常应理解为平行于纵轴线伸展的壁。
[0021]形廓区域(与纵向方向垂直地)优选具有大致地或者精确地保持不变的横截面。引导索优选具有基本上沿着可利用的纵向延伸部保持不变的、与纵向方向垂直的横截面。
[0022]至少一个引导索尤其能够以线性延伸的方式布置,并且能够在运行准备就绪地已装配状态中以线性延伸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管线引导系统(1),所述管线引导系统包括:

管线引导装置(10)、尤其是能量引导链,用于将供给管线从第一衔接部位(13)引导至第二衔接部位(15),所述供给管线例如是线缆、软管或者类似物,所述衔接部位中的至少一个衔接部位能够沿着移动路径(W)相对于另一衔接部位移动,以及

单独的引导设备(20),所述引导设备用于沿着所述移动路径(W)的至少一个子路段引导所述管线引导装置(10),其中,所述管线引导装置(10)具有纵向方向(L)并且铰接地构造,用于在形成两个对置的部段(12、14)和将所述部段(12、14)连接的转向弧(16)的情况下移动,所述转向弧围绕在横向于所述纵向方向(L)的横向方向(Q)上伸展的转向轴(U)弯曲,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设备(20)包括至少一个引导索(22),所述引导索能够布置用于预给定所述移动路径(W)的所述子路段的期望的走向,并且所述管线引导装置(10)具有外侧的形廓区域(18),所述形廓区域布置用于贴靠在和/或平放在所述引导索(22)上并且构型为具有一形廓形状,用于通过引导索和形廓形状的伸出的和/或凹入的相互配合在所述引导索(22)处或在所述引导索上进行横向稳定的引导,以抵抗能够移动的管线引导装置(10)在所述横向方向(Q)上的侧向偏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引导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引导装置(10)的形廓区域(18)在横截面中相对于共同作用的所述引导索(22)的横截面互补地、尤其是凹进地构造,所述形廓区域尤其构造为具有两个侧向的保持面(111;211;31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线引导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廓区域(18)中的至少一些形廓区域分别具有在所述纵向方向(L)上延伸的至少一个挖深部(19),所述挖深部具有柱形内壁,所述挖深部优选具有半圆形的横截面。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线引导系统(1),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引导索(22)能够以线性延伸的方式布置,以预给定所述子路段的线性走向并且抵抗所述管线引导装置(10)从直道的偏离;和/或

所述形廓区域(18)设置在单独的附装模块上,所述附装模块紧固在所述管线引导装置(10)上。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线引导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设备(20)具有纵向区段,所述纵向区段具有至少一个进行承载的引导索,所述引导索布置用于承载所述管线引导装置(10)的载荷的至少一部分、尤其用于承载所述上部段(14),其中,形廓区域(18)优选以传递负载的方式平放在所述引导索上。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线引导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引导索(22)沿着所述移动路径(W)的所述子路段连贯地、尤其是一件式地实施,尤其实施为绳索、金属线、软绳或者类似物或实施为连贯的形廓棒或连贯的形廓索,其中,所述引导设备(20)优选包括两个引导索(22),所述引导索能够以相互平行的方式装配。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线引导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设备(20)包括用于所述引导索(22)的至少一个紧固设备(19),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引导索(22)在运行准备就绪的状态中至少在端部侧或者仅在端部侧通过相应紧固设备(19)紧固,优选作为绳索、金属线、软绳或者类似物张紧在两个紧固设备(19)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线引导系统(1),其中,所述管线引导装置(10)
包括多个分别铰接地相互连接的链节(41、42、43、44)或部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引导索(22)能够由多个单独的纵向区段(24)构成,其中,所述引导索(22)的纵向区段(24)的纵向延伸部优选分别是所述管线引导装置(10)的链节(41、42、43、44)或部段的纵向延伸部的倍数。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线引导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设备(20)具有两个引导平面(201;202),在每个引导平面(201、202)中具有至少一个引导索(22)。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线引导系统(1),其中,所述管线引导装置(10)是能量引导链,所述能量引导链具有两个彼此对置的索和在所述横向方向(Q)上将所述索连接的横向接片(421;422;423;424a;424b),所述索由侧板(410)构成,其中,一个索的侧板(410)分别成对地铰接地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线引导系统(1)包括附装模块(404),用于以所述形廓区域(18;318)加装所述能量引导链,其中,所述附装模块(304;404)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形廓区域(18;318)并且构造用于紧固在横向接片(421;422;423;424a;424b)和/或侧板(410)上,尤其是能够与横向接片(421;422;423;424a;424b)和/或与侧板(410)卡锁;或者

所述横向接片(421;422;423;424a;424b)中的至少一些横向接片和/或所述侧板(410)中的至少一些侧板分别具有至少一个集成的形廓区域(18),用于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
申请(专利权)人:易格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