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片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3560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具备前面板、偏振层的层叠片通过利用激光由长条状的层叠体切割成规定形状的单片体来制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从具备前面板、偏振层的层叠片上剥离表面保护膜时吸附力不易降低的层叠片。一种层叠片,依次层叠有前面板、偏振层、第1粘合剂层和第1树脂膜,上述第1树脂膜能够从上述第1粘合剂层上剥离,上述第1树脂膜的外周边部的毛边的高度为6.0μm以下。6.0μm以下。6.0μm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层叠片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层叠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具备前面板和偏振层的层叠片介由形成于偏振层侧的粘合剂层贴合于显示面板,构成显示装置。在贴合层叠片之前的期间,为了防止其表面被污染或划伤,在粘合剂层上层叠隔离膜,在前面板上层叠表面保护膜。在前面板上层叠具备着色层的树脂膜或者更换表面保护膜时,首先吸附并保持隔离膜侧。然后,剥离前面板上的表面保护膜,使前面板露出,层叠具备着色层的树脂膜或者更换表面保护膜。
[0003]具备前面板、偏振层的层叠片通过利用激光由长条状的层叠体切割成规定形状的单片体来制造。特别是层叠片具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固化而得的层时,基于激光的裁断与基于刀具的裁断相比,在层叠片的端部不易产生微小的裂纹(例如,其长度为200μm以下)的方面上更优异。在显示装置可弯曲的情况下,如果在层叠片的端部存在微小的裂纹,则在弯曲时有可能因微小的裂纹而导致层叠片断裂,因此优选用激光进行裁断。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WO2016/158300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发现如果利用激光进行裁断,则会在层叠片表面的外周边部产生毛边(burr)。该毛边在将表面保护膜从层叠片上剥离时会使吸附隔离膜的力减少,从而会引起无法保持层叠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表面保护膜从层叠片上剥离时吸附力不易降低的层叠片。
[0008][1]一种层叠片,依次层叠有偏振层、第1粘合剂层和第1树脂膜
[0009]上述第1树脂膜能够从上述第1粘合剂层上剥离,
[0010]上述第1树脂膜的外周边部的毛边的高度为6.0μm以下。
[0011][2]一种层叠片,依次层叠有前面板、偏振层、第1粘合剂层和第1树脂膜,上述第1树脂膜能够从上述第1粘合剂层上剥离,
[0012]上述第1树脂膜的外周边部的毛边的高度为6.0μm以下。
[0013][3]根据[1]或[2]所述的层叠片,其中,上述毛边的高度为0.1μm以上。
[0014][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片,其中,上述偏振层具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固化而得的层。
[0015][5]一种层叠片的制造方法,包括:
[0016]准备工序,准备层叠体,
[0017]所述层叠体依次层叠有偏振层、第1粘合剂层、第1树脂膜和第2保护膜,
[0018]上述第2保护膜在第2树脂膜的一个面具有第2粘合剂层,
[0019]上述第2保护膜介由该第2粘合剂层而层叠于上述第1树脂膜,
[0020]上述第1树脂膜能够从上述第1粘合剂层上剥离,
[0021]上述第2保护膜能够从上述第1树脂膜上剥离;以及
[0022]裁断工序,通过从上述偏振层侧对层叠体照射激光而将上述层叠体裁断成规定形状,得到层叠片。
[0023][6]一种层叠片的制造方法,包括:
[0024]准备工序,准备层叠体,
[0025]所述层叠体依次层叠有前面板、偏振层、第1粘合剂层、第1树脂膜和第2保护膜,
[0026]上述第2保护膜在第2树脂膜的一个面具有第2粘合剂层,
[0027]上述第2保护膜介由该第2粘合剂层而层叠于上述第1树脂膜,
[0028]上述第1树脂膜能够从上述第1粘合剂层上剥离,
[0029]上述第2保护膜能够从上述第1树脂膜上剥离;以及
[0030]裁断工序,通过从上述前面板侧对层叠体照射激光而将上述层叠体裁断成规定形状,得到层叠片。
[0031][7]根据[5]或[6]所述的层叠片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裁断工序中,激光的输出为50W~200W。
[0032][8]根据[5]~[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片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裁断工序中,以全切割方式将上述层叠体裁断成规定形状。
[0033][9]根据[5]~[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片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第2树脂膜的厚度为40μm以上。
[0034][10]根据[5]~[9]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片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偏振层具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固化而得的层。
[0035]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在将表面保护膜从层叠片上剥离时吸附力不易降低的层叠片。
附图说明
[0036]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层叠片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0037]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层叠片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0038]图3是示出制造本专利技术的层叠片时使用的层叠体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0039]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层叠片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0040]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层叠片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以下的所有的附图中,为了容易理解各构成要素,适当地调整比例尺而示出,附图中示出的各构成要素的比例尺与实际的构成要素的比例尺不一定一致。
[0042]<层叠片>
[0043]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层叠片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图1所示的层叠片300依次层叠有前面板1、偏振层2、第1粘合剂层102和第1树脂膜101。前面板1与偏振层2由贴合层3
贴合。偏振层2从前面板1侧起具有线偏振片20和相位差膜22。第1粘合剂层102可以为用于将层叠片贴合于显示面板的粘合剂层。第1树脂膜101相当于所谓的隔离膜。第1树脂膜101能够从第1粘合剂层102上剥离,第1树脂膜101对其表面进行脱模处理用来使其可从第1粘合剂层102上剥离。
[0044]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层叠片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图4所示的层叠片302依次层叠有偏振层2、第1粘合剂层102和第1树脂膜101。偏振层2从第1树脂膜101侧起具有相位差膜22和线偏振片20。第1粘合剂层102可以为用于将层叠片贴合于显示面板的粘合剂层。第1树脂膜101相当于所谓的隔离膜。第1树脂膜101能够从第1粘合剂层102上剥离,第1树脂膜101对其表面进行脱模处理用来使其可从第1粘合剂层102上剥离。
[0045]层叠片可以在前面板的与偏振层侧相反的一侧或偏振层的与第1树脂膜侧相反的一侧具备第3保护膜。图2、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层叠片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图2所示的层叠片301依次层叠有第3保护膜5、前面板1、偏振层2、第1粘合剂层102和第1树脂膜101。前面板1与偏振层2由贴合层3贴合。偏振层2从前面板1侧起具有线偏振片20和相位差膜22。第3保护膜5相当于所谓的表面保护膜,第3树脂膜51的一个面具有第3粘合剂层50。第3保护膜5介由第3粘合剂层50层叠于前面板1。第3保护膜5能够从前面板1上剥离,第3粘合剂层50以可从前面板1上剥离的方式调整其粘合力。
[0046]图5所示的层叠片303依次层叠有第3保护膜5、偏振层2、第1粘合剂层102和第1树脂膜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层叠片,依次层叠有偏振层、第1粘合剂层和第1树脂膜,所述第1树脂膜能够从所述第1粘合剂层上剥离,所述第1树脂膜的外周边部的毛边的高度为6.0μm以下。2.一种层叠片,依次层叠有前面板、偏振层、第1粘合剂层和第1树脂膜,所述第1树脂膜能够从所述第1粘合剂层上剥离,所述第1树脂膜的外周边部的毛边的高度为6.0μm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片,其中,所述毛边的高度为0.1μm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片,其中,所述偏振层具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固化而得的层。5.一种层叠片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工序,准备层叠体,所述层叠体依次层叠有偏振层、第1粘合剂层、第1树脂膜和第2保护膜,所述第2保护膜在第2树脂膜的一个面具有第2粘合剂层,所述第2保护膜介由该第2粘合剂层而层叠于所述第1树脂膜,所述第1树脂膜能够从所述第1粘合剂层上剥离,所述第2保护膜能够从所述第1树脂膜上剥离;以及裁断工序,通过从所述偏振层侧对层叠体照射激光而将所述层叠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载镐姜大山金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