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人行通道预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3352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慧人行通道预警系统,属于道路安全控制领域,包括控制中心,该控制中心用于对整个智慧人行通道预警系统进行控制,各系统模块之间的信息传输交互,与外部网络设备、交互中心的信息传输等;该控制中心连接有监测模块、多功能预警模块、通行限制模块和发光指示模块等,通过控制中心对各模块的控制调度实现对人行通道来往行人和车辆的调度和监控指示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智慧人行通道预警系统,在禁止通行状态下在人行通道两侧形成虚拟光柱结构,同时在行人或行车准备强闯人行通道时,对违规人员进行执法记录,并在地面形成实体路障结构,以此对人行通道两侧路人进行阻挡,避免强闯红灯事件的发生,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故的发生率。故的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人行通道预警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安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慧人行通道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交叉口涉及行人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其中大部分都是由于交通参与者本身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大量的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穿行马路导致。根据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数据显示,涉及行人违法过街造成的死亡数占交叉口事故死亡人数的 30%。
[0003]针对行人闯红灯横穿马路问题,现有马路口为此增加投影斑马线或立体斑马线等形式,通过在马路上形成显眼的静止通行标志或者在道路上形成具备三维效果的斑马线,以阻止行人通过,但是采用此种方式后,针对交通法律淡薄的人,其仍旧无法造成阻碍,并且立体或投影式的斑马线等形式,反而会造成一些小孩兴趣,在没有成年人进行劝阻的情况下,小孩子更容易去触碰投影,导致小孩无法注意到来往行车,反而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慧人行通道预警系统,用以解决现有行人容易闯红灯横穿马路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慧人行通道预警系统,其包括:
[0006]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分别连接有监测模块、多功能预警模块、通行限制模块和发光指示模块;其中,
[0007]所述监测模块用于对行人和非机动车进行监测;
[0008]所述多功能预警模块用于对禁止通行时段进入人行通道区域的行人和非机动车进行预警;
[0009]所述发光指示模块用于在人行通道进出口处形成虚拟路障;
[0010]所述通行限制模块用于在人行通道进出口处形成实体路障结构,所述通行限制模块包括第一限制模块和第二限制模块;
[0011]所述第一限制模块用于接收监测模块信息并形成行人阻拦结构;
[0012]所述第二限制模块用于接收监测模块信息并形成非机动车缓速结构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监测模块包括人脸识别模块和车牌识别模块,用于对行人和行车进行拍照识别并上传至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通过与交通管理中心的行人和车辆信息进行比对识别。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指示模块成对设置在人行通道同侧,两所述发光指示模块正对设置,其包括多个光源发射装置,所述光源发光装置的光源发射方向上还设有透光带,所述透光带对应多个所述光源发射装置一一设置有透光孔,多个所述光源发射装置用于通过透光孔形成可见光柱。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制模块包括嵌设在地面上的安装槽,所述
安装槽底部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在无人闯禁止通行状态下的人行通道时处于连通状态,并在行人或行车闯入禁止通行状态下的人行通道时断开;
[0016]所述电磁铁上方对应设有铁块,所述铁块背离电磁铁的一侧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安装槽底部连接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限制模块与所述第一限制模块结构相同,所述挡板背离人行通道一侧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其中一端转动连接在挡板的上部,其另一端搭接在路面上,用于挡板上升时在路面形成倾斜的路障结构。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槽两侧对应设有竖向开设的滑道,所述挡板两侧对应卡设在所述滑道内。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功能预警模块包括显示屏和语音播报音箱,所述显示屏与语音播报音箱与所述监测模块通讯连接,分别用于显示和播报禁止通行期间进入人行通道区域的行人或行车。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人行信号灯,所述人行信号灯用于实时显示人行通道通行状态,所述控制中心通过所述人行信号灯指示的通行状态控制所述监测模块、所述多功能预警模块、所述发光指示模块及所述通行限制模块的通断。
[0021]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2]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3]本专利技术中的智慧人行通道预警系统,其通过在智慧人行通道预警系统对人行通道两侧的行人或行车进行监控,在禁止通行状态下在人行通道两侧形成虚拟光柱结构,以此阻挡行人或行车通过,同时在行人或行车准备强闯人行通道时,通过对违规人员进行执法记录,并主动曝光和播报,并在地面形成实体路障结构,根据人行和行车情况对应升起行人路障或行车缓速结构,以此对人行通道两侧路人进行阻挡,避免强闯红灯事件的发生,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智慧人行通道预警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发光指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智慧人行通道预警系统的侧剖示意图;
[0027]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限制模块剖面示意图。
[0028]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
[0029]1、监测模块;2、显示屏;3、语音播报音箱;4、发光指示模块;5、通行限制模块;6、人行信号灯;
[0030]401、光源发射装置;402、透光带;403、聚光透镜;
[0031]501、第一限制模块;502、第二限制模块;
[0032]5011、挡板;5012、弹簧;5013、铁块;5014、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3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6]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人行通道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分别连接有监测模块、多功能预警模块、通行限制模块和发光指示模块;其中,所述监测模块用于对行人和非机动车进行监测;所述多功能预警模块用于对禁止通行时段进入人行通道区域的行人和非机动车进行预警;所述发光指示模块用于在人行通道进出口处形成虚拟路障;所述通行限制模块用于在人行通道进出口处形成实体路障结构,所述通行限制模块包括第一限制模块和第二限制模块;所述第一限制模块用于接收监测模块信息并形成行人阻拦结构;所述第二限制模块用于接收监测模块信息并形成非机动车缓速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人行通道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包括人脸识别模块和车牌识别模块,用于对行人和行车进行拍照识别并上传至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通过与交通管理中心的行人和车辆信息进行比对识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人行通道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指示模块成对设置在人行通道同侧,两所述发光指示模块正对设置,其包括多个光源发射装置,所述光源发光装置的光源发射方向上还设有透光带,所述透光带对应多个所述光源发射装置一一设置有透光孔,多个所述光源发射装置用于通过透光孔形成可见光柱。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智慧人行通道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国军蒋海吴怡曼马林林李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