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冷方法及具有其的蓄冷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543253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冷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具有其的蓄冷设备,蓄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穿设于蓄冷剂中的蓄冷管给所述蓄冷剂蓄冷;获取结晶于所述蓄冷管表面的固态蓄冷剂的厚度d1;判断所述固态蓄冷剂的厚度d1是否达到厚度阈值d0,若是,停止蓄冷;若否,则周期性获取固态蓄冷剂的厚度d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蓄冷方法,从蓄冷剂的角度出发,通过结晶形成的固态蓄冷剂的厚度判断是否结束蓄冷,不会影响蓄冷剂的流动,且能保证蓄冷剂也蓄积了一部分冷量,保证有效的蓄冷过程。保证有效的蓄冷过程。保证有效的蓄冷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冷方法及具有其的蓄冷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蓄冷
,尤其涉及一种蓄冷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具有其的蓄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蓄冷技术”是一项储能技术,利用夜间低谷负荷电力制冷并将冷量储存在蓄冷装置中,然后在白天峰电或其他不能接入电源的场所将所储存冷量释放出来,减少电网高峰时段用电负荷,且扩大了冷量的使用场景。
[0003]新鲜的农产品运输在物流配送中的占比越来越大,由于其运输过程中需要冷藏或冷冻,一般被称为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通常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0004]有些配送箱设置蓄冷装置,通过制冷机组给蓄冷装置蓄冷,运输途中释放冷来实现冷藏物流,在运输过程中无需消耗汽油,减轻汽车的负担。开始蓄冷、结束蓄冷大多根据经验值控制,容易造成蓄冷过量、蓄冷不足等现象。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蓄冷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具有其的蓄冷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冷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具有其的蓄冷设备。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蓄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穿设于蓄冷剂中的蓄冷管给所述蓄冷剂蓄冷;获取结晶于所述蓄冷管表面的固态蓄冷剂的厚度d1;判断所述固态蓄冷剂的厚度d1是否达到厚度阈值d0,若是,停止蓄冷;若否,则周期性获取固态蓄冷剂的厚度d1。
[0009]一种蓄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穿设于蓄冷装置内的蓄冷管给所述蓄冷装置和浸泡所述蓄冷装置的蓄冷剂蓄冷;获取结晶于蓄冷装置表面的固态蓄冷剂的厚度d1;判断所述固态蓄冷剂的厚度d1是否达到厚度阈值d0,若是,停止蓄冷;若否,则周期性获取固态蓄冷剂的厚度d1。
[0010]一种蓄冷设备,采用上述蓄冷方法进行蓄冷。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蓄冷方法,从蓄冷剂的角度出发,通过结晶形成于蓄冷管或蓄冷装置表面的固态蓄冷剂的厚度判断是否结束蓄冷,不会影响蓄冷剂的流动,且能保证蓄冷剂也蓄积了足够的冷量。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蓄冷组件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蓄冷组件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蓄冷组件的示意图;
[0015]图4是图3中的蓄冷装置的立体图;
[0016]图5是图4沿垂直于内管53轴向剖切后的示意图;
[0017]图6是图5的蓄冷装置中各点相变顺序示意图;
[0018]图7是图5沿A

A方向的剖视图;
[0019]图8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蓄冷装置于图6视角的示意图;
[0020]图9是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蓄冷组件的示意图;
[0021]图10是图9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22]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与蓄冷装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3]图1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与蓄冷装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4]图1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蓄冷组件的示意图;
[0025]图1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蓄冷组件的示意图;
[0026]图15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充冷机的示意图;
[0027]图16是图15中C部分的放大图;
[0028]图17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单元配送箱的示意图;
[0029]图18是图17中,用虚线示意内部蓄冷管件的示意图;
[0030]图19是图18沿D

D方向的剖视图;
[0031]图20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蓄冷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33]在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专利技术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0034]为方便描述,按照蓄冷组件在实际使用过程的方位,定义下方和上方。
[0035]如图1~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蓄冷组件100包括具有保温功能的蓄冷箱1、位于所述蓄冷箱1内的蓄冷剂11、穿设于蓄冷剂11内的蓄冷管3,所述蓄冷管3的进口31和出口32暴露于所述蓄冷箱1外,具体地,所述进口31和所述出口32设置于所述蓄冷箱1上或凸伸出所述蓄冷箱1外,便于从外侧与供冷单元或需冷单元进行对接。
[0036]载冷介质流经所述蓄冷管3时,比蓄冷剂11的温度低的载冷介质给蓄冷剂11提供冷量,并将冷量蓄积在蓄冷剂11中,此过程称为蓄冷。所述载冷介质可以为制冷机组22的冷媒,也可以为另一功率更大的蓄冷组件100提供的载冷剂。
[0037]为了提高蓄冷速度,缩短蓄冷时间,所述蓄冷管3的外侧设有若干散热片,增大了与蓄冷剂11的接触面积。
[0038]进一步地,蓄冷组件100还包括浸泡于蓄冷剂11中的至少一个蓄冷装置5,所述蓄冷管3穿设于蓄冷剂11内但不穿过所述蓄冷装置5,所述蓄冷装置5内密封有蓄冷材料,所述蓄冷材料与蓄冷剂11不同,且两者均能蓄积冷量。优选地,蓄冷材料的凝固点高于或低于蓄
冷剂11均可,可以达到两级蓄冷。
[0039]进一步地,蓄冷组件100还包括浸泡于蓄冷剂11中的至少一个蓄冷装置5,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蓄冷管3穿设于蓄冷剂11内并穿过所述蓄冷装置5。
[0040]一类实施例中,所述蓄冷装置5包括壳体、密封于所述壳体内的蓄冷材料,所述蓄冷管3穿设于所述壳体内。
[0041]所述壳体内具有蓄冷腔52,所述蓄冷材料储存于蓄冷腔52中。本专利技术的蓄冷材料优选为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可以存储或释放大量的能量。所述蓄冷材料的加入量为:所述蓄冷材料为液态时,其体积不大于蓄冷腔52体积的80%,保证所述蓄冷材料在发生相变时,不会由于体积增大而使得所述蓄冷装置5变形或破裂。
[0042]载冷介质从所述蓄冷管3的进口31流入,然后由所述蓄冷管3的出口32流出,流动过程中与蓄冷材料和蓄冷剂11进行热交换。优选地,所述蓄冷管3的进口31连接于所述蓄冷装置5的底部,所述蓄冷管3的出口32连接于所述蓄冷装置5的顶部,冷量自下向上供应,使得位于底部的蓄冷材料先获得冷量发生相变,液态的蓄冷材料位于固态蓄冷材料上方,避免蓄冷装置5发生变形或破裂。更优选地,所述蓄冷管3呈螺旋状或蛇形自下而上设置,扩大了其热交换面积。
[0043]另一类实施例中,所述蓄冷装置5包括外壳51、由所述外壳51围设形成的蓄冷腔52、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穿设于蓄冷剂中的蓄冷管给所述蓄冷剂蓄冷;获取结晶于所述蓄冷管表面的固态蓄冷剂的厚度d1;判断所述固态蓄冷剂的厚度d1是否达到厚度阈值d0,若是,停止蓄冷;若否,则周期性获取固态蓄冷剂的厚度d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阈值为1cm~4cm;或,蓄冷管呈折线形、蛇形或螺旋形排布,所述厚度阈值d0不大于沿蓄冷管的径向上相邻两个蓄冷管段之间的距离的二分之一;或,蓄冷管呈折线形、蛇形或螺旋形排布,厚度阈值d0为相邻两个蓄冷管段之间的距离的0.2~0.4之间。3.一种蓄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穿设于蓄冷装置内的蓄冷管给所述蓄冷装置和浸泡所述蓄冷装置的蓄冷剂蓄冷;获取结晶于蓄冷装置表面的固态蓄冷剂的厚度d1;判断所述固态蓄冷剂的厚度d1是否达到厚度阈值d0,若是,停止蓄冷;若否,则周期性获取固态蓄冷剂的厚度d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阈值为2cm;或,厚度阈值d0不大于沿径向相邻的两个蓄冷装置之间的距离的二分之一;或,厚度阈值d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雪波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