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侧门整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310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侧门整形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竖向活动设置的传送架,所述传送架上安装有两分别用于承托侧门连接板上铰接部和锁持部的托送装置,所述传送架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升降控制装置;所述托送装置上按传送方向依次设有上料位、整形位和下料位,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上料位处设有位于两所述托送装置之间的整形下模,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整形下模上方设有整形上模,所述整形上模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压合施力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侧门快速整形,整形效率高,整形质量好,人工劳动强度低。强度低。强度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侧门整形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整形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侧门整形机。

技术介绍

[0002]货运火车利用铁路转运各种货物,其中运送煤、砂等散状货物的敞车是使用较多的货运火车之一,此种敞车的车厢侧方下部,安装有用于散装货物卸车的侧门。该侧门主要包括呈矩形的门板、和两个在门板外侧焊接固定的连接板,连接板上部折弯成为与车厢上销轴转动连接的铰接部,连接板的下部伸出门板,形成用于锁门的锁持部,门板整体采用回形结构以增强强度。该回形结构主要包括中部向车厢内凹的中间加强部、和在中间加强部周边向车厢内凹的环形加强部。
[0003]基于煤、砂等物质均属于密度较大的物质,在车厢内装满上述散状货物后,侧门会承受散状货物带来的静压力、以及在转运过程中因颠簸而带来的冲击压力。在使用一定时长后,侧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这些变形容易引起货物泄漏、侧门损毁等次生问题,所以必须对侧门定期进行整形处理,以保持其正常使用。
[0004]目前侧门整形,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将侧门放置在一些现有的压力设备上后,通过人工肉眼观察变形位置,并操作压力设备对变形位置进行施压整形。此种整形方式主观性较大,各种操作都是依靠人力观察进行,其中也经常会遇到某些变形位置需要多次施压才可完成的情况,以及因施压过度而反复整形的情况,整体作业效率低下。而且最终整形程度也是依靠人力观察判断,整形质量参差不齐,且难以将侧门恢复到原始的形态。加上此种整形方式人工劳动强度较高,对于车厢上成批量使用的侧门来说,其已难以满足高质高效的整形维护需求。为此专利技术人自行设计制造使用了一套专门针对侧门进行整形的设备,来改善上述现状,本专利技术创造由此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实现侧门快速整形,整形效率高,整形质量好,人工劳动强度低的多功能侧门整形机。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侧门整形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竖向活动设置的传送架,所述传送架上安装有两分别用于承托侧门连接板上铰接部和锁持部的托送装置,所述传送架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升降控制装置;所述托送装置上按传送方向依次设有上料位、整形位和下料位,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上料位处设有位于两所述托送装置之间的整形下模,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整形下模上方设有整形上模,所述整形上模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压合施力器。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整形下模和所述整形上模上对应设有门板整形平面,所述整形下模上的门板整形平面上设有与侧门门板上的中间加强部对应的中间整形凹槽、和与所述门板上的环形加强部对应的环形整形凹槽,所述整形上模上的门板整形平面上设有与所述门板上的中间加强部对应的中间整形凸起、和与所述门板上的环形加强部对应的
环形整形凸起,所述整形上模上的门板整形平面上还设有与侧门上的连接板对应的压合避让槽。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整形上模上位于所述门板整形平面的来门端和去门端处分别固定设有门板对中定位体。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托送装置包括两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托送传动轮,两所述托送传动轮之间安装有托送链带,所述托送链带的上行段用于承托所述铰接部或者所述锁持部设置;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托送链带的上行段下方设有托送支撑台,其中一所述托送传动轮连接有托送驱动马达。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所述托送传动轮分别为托送主动轮和托送从动轮,两所述托送装置的托送主动轮共用一个所述托送驱动马达设置。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托送链带的上行段侧方设有链带导向挡台。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整形位处设有到位检测器,所述到位检测器信号连接所述托送装置和所述升降控制装置设置。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整形位的来门侧和去门侧分别设有异物检测器。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整形:步骤一:所述升降控制装置驱动所述传送架升起,将侧门置放在两所述托送装置上,并使两所述托送装置分别承托连接板上的铰接部和锁持部;步骤二:所述托送装置将侧门传送至所述整形位,侧门来到所述整形下模上方;所述升降控制装置驱动所述传送架下降至所述托送装置低于所述整形下模的位置,侧门落至所述整形下模上;步骤三:所述压合施力器驱动所述整形上模下降,所述整形上模与所述整形下模对侧门进行压合整形;步骤四:所述压合施力器驱动所述整形上模升起,所述升降控制装置驱动所述传送架升起至所述托送装置可重新承托侧门的程度;步骤五:所述托送装置将侧门传送至所述下料位,完成侧门整形。
[00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当前侧门在进行步骤三或者步骤四时,下一侧门可提前放置在两所述托送装置上。
[00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以两所述托送装置托送铰接部和锁持部的形式,将侧门传送至整形下模上方,所述传送架被驱动落下后,侧门自然落至整形下模上,整形上模即可进行压合整形;整形完毕后所述传送架升起,两所述托送装置重新托起侧门,即可将其输出,整个侧门整形过程非常快速,整形效率高。整形通过设计好的模具进行压合整形,避免了人工主观性对整形的影响,整形质量好。且整形过程不需要人工频繁找变形位置以及观察整形情况等,人工劳动强度低。
附图说明
[0017]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整形下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整形上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侧门被托送至整形下模上方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整形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现有技术侧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机架;2

传送架;21

升降控制装置;3

托送装置;31

托送传动轮;32

托送链带;33

托送支撑台;34

托送驱动马达;35

链带导向挡台;36

上料位;37

整形位;38

下料位;4

整形下模;41

门板整形平面;42

中间整形凹槽;43

环形整形凹槽;5

整形上模;51

压合施力器;52

中间整形凸起;53

环形整形凸起;54

门板对中定位体;55

对中导向斜面;56

压合避让槽;61

到位检测器;62

异物检测器;9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侧门整形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竖向活动设置的传送架,所述传送架上安装有两分别用于承托侧门连接板上铰接部和锁持部的托送装置,所述传送架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升降控制装置;所述托送装置上按传送方向依次设有上料位、整形位和下料位,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上料位处设有位于两所述托送装置之间的整形下模,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整形下模上方设有整形上模,所述整形上模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压合施力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侧门整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下模和所述整形上模上对应设有门板整形平面,所述整形下模上的门板整形平面上设有与侧门门板上的中间加强部对应的中间整形凹槽、和与所述门板上的环形加强部对应的环形整形凹槽,所述整形上模上的门板整形平面上设有与所述门板上的中间加强部对应的中间整形凸起、和与所述门板上的环形加强部对应的环形整形凸起,所述整形上模上的门板整形平面上还设有与侧门上的连接板对应的压合避让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侧门整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上模上位于所述门板整形平面的来门端和去门端处分别固定设有门板对中定位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侧门整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送装置包括两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托送传动轮,两所述托送传动轮之间安装有托送链带,所述托送链带的上行段用于承托所述铰接部或者所述锁持部设置;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托送链带的上行段下方设有托送支撑台,其中一所述托送传动轮连接有托送驱动马达。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龙李心王志涛李广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速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益羊铁路管理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