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酸甲乙酯制备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300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酸甲乙酯制备用冷却装置,冷却腔内水平连接一根进气管,置于冷却腔内的进气管外侧套装有冷却盘管,冷却盘管的右端与循环水箱连接,水泵进口与循环水箱连接,水泵出口连接一根循环水管,循环水管另一端与冷却盘管伸出冷却箱的一端连接,U型管道的上端向左伸出冷却箱与进气管连接,上侧U型管道上端伸出冷却箱的部分安装一个控制阀,置于两根U型管道之间的进气管上安装一个切断阀,U型管道下端向右伸出冷却箱右侧壁并通过管道与集液罐连接,第一冷却水腔与第二冷却水腔内均盛装有漫过U型管道的冷却水,冷却箱右侧壁上对应于第一冷却水腔、第二冷却水腔的位置安装有温度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新颖、冷却效果好的优点。却效果好的优点。却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酸甲乙酯制备用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碳酸甲乙酯制备用冷却装置,应用于碳酸甲乙酯加工


技术介绍

[0002]碳酸甲乙酯别名碳酸乙基甲酯,为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可用于有机合成,是 一种优良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溶剂。碳酸甲乙酯应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按易燃化学品规定储运。碳酸甲乙酯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冷却装置对从蒸馏塔顶部生成的气体进行冷凝,冷凝下来的液体流入集液罐内,得到碳酸甲乙酯,如专利号为201821596390.3的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制备碳酸甲乙酯的装置,其在冷却室内设有U型管,气体经过U型管时,被冷却室内的冷却水冷凝,但这种方式长时间运行后,冷却室内的水温变高,影响冷却效果和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碳酸甲乙酯制备用冷却装置,本申请具有结构新颖、冷却效果好的优点。
[000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碳酸甲乙酯制备用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上隔板、下隔板、冷却腔、第一冷却水腔、第二冷却水腔、进气管、冷却盘管、循环水箱、水泵、循环水管、U型管道、切换阀、集液罐,所述冷却箱内部上侧水平固接一块上隔板,所述冷却箱内部下侧水平固接一块下隔板,所述上隔板、下隔板将冷却箱内部分隔成顶部的冷却腔、中部的第一冷却水腔以及底部的第二冷却水腔,所述第一冷却水腔与第二冷却水腔的容积一致,所述冷却腔内水平连接一根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右端伸出冷却箱与外接蒸馏塔连接,所述进气管左端伸出冷却箱左侧壁且向下弯折90
°
,所述进气管的弯折端末端为封闭状,置于冷却腔内的进气管外侧套装有冷却盘管,所述冷却盘管的右端伸出冷却箱右侧壁与固接在冷却箱右端面上的循环水箱连接,所述冷却盘管的左端向上伸出冷却水箱顶部一部分,所述循环水箱右端面安装一个水泵,所述水泵进口与循环水箱连接,所述水泵出口连接一根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另一端与冷却盘管伸出冷却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水腔与第二冷却水腔内均连接一根U型管道,所述U型管道的上端向左伸出冷却箱与进气管连接,上侧U型管道上端伸出冷却箱的部分安装一个控制阀,置于两根U型管道之间的进气管上安装一个切断阀,所述集液罐设置在冷却箱右侧,所述U型管道下端向右伸出冷却箱右侧壁并通过管道与集液罐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水腔与第二冷却水腔内均盛装有漫过U型管道的冷却水,所述冷却箱右侧壁上对应于第一冷却水腔、第二冷却水腔的位置均安装有温度计。
[0005]所述第一冷却水腔、第二冷却水腔上均连接有冷却水进管,所述第一冷却水腔、第二冷却水腔的底部均连接有冷却水出管。
[0006]所述循环水箱上安装有进水管以及排水管,同时还安装有用于检测循环水箱内部水温的温度计。
[0007]所述U型管道包括上下两个U型段。
[0008]所述切断阀安装在接近上侧U型管道与进气管连接处的位置。
[0009]采用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10]1、结构新颖;
[0011]2、冷却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一种碳酸甲乙酯制备用冷却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其中:1

冷却箱;2

上隔板;3

下隔板;4

冷却腔;5

第一冷却水腔;6

第二冷却水腔;7

进气管;8

冷却盘管;9

循环水箱;10

水泵;11

循环水管;12

U型管道;13

切换阀;14

集液罐;51

冷却水进管;52

冷却水出管;53

温度计;121

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碳酸甲乙酯制备用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1、上隔板2、下隔板3、冷却腔4、第一冷却水腔5、第二冷却水腔6、进气管7、冷却盘管8、循环水箱9、水泵10、循环水管11、U型管道12、切换阀13、集液罐14,所述冷却箱1内部上侧水平固接一块上隔板2,所述冷却箱1内部下侧水平固接一块下隔板3,所述上隔板2、下隔板3将冷却箱1内部分隔成顶部的冷却腔4、中部的第一冷却水腔5以及底部的第二冷却水腔6,所述第一冷却水腔5与第二冷却水腔6的容积一致,所述冷却腔4内水平连接一根进气管7,所述进气管7右端伸出冷却箱1与外接蒸馏塔连接,所述进气管7左端伸出冷却箱1左侧壁且向下弯折90
°
,所述进气管7的弯折端末端为封闭状,置于冷却腔4内的进气管7外侧套装有冷却盘管8,所述冷却盘管8的右端伸出冷却箱1右侧壁与固接在冷却箱1右端面上的循环水箱9连接,所述冷却盘管8的左端向上伸出冷却水箱9顶部一部分,所述循环水箱9右端面安装一个水泵10,所述水泵10进口与循环水箱9连接,所述水泵10出口连接一根循环水管11,所述循环水管11另一端与冷却盘管8伸出冷却箱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水腔5与第二冷却水腔6内均连接一根U型管道12,所述U型管道12的上端向左伸出冷却箱1与进气管7连接,上侧U型管道12上端伸出冷却箱1的部分安装一个控制阀121,置于两根U型管道12之间的进气管7上安装一个切断阀13,所述集液罐14设置在冷却箱1右侧,所述U型管道12下端向右伸出冷却箱1右侧壁并通过管道与集液罐14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水腔5与第二冷却水腔6内均盛装有漫过U型管道12的冷却水,所述冷却箱1右侧壁上对应于第一冷却水腔5、第二冷却水腔6的位置均安装有温度计53。
[0015]所述第一冷却水腔5、第二冷却水腔6上均连接有冷却水进管51,所述第一冷却水腔5、第二冷却水腔6的底部均连接有冷却水出管52。
[0016]所述循环水箱9上安装有进水管以及排水管,同时还安装有用于检测循环水箱9内部水温的温度计。
[0017]所述U型管道12包括上下两个U型段。
[0018]所述切断阀13安装在接近上侧U型管道12与进气管7连接处的位置。
[0019]本技术是这样实施的:使用时,从外接蒸馏塔生成的气体从进气管7进入冷却箱1内,通过水泵10将循环水箱9内的冷却水泵入循环水管11内,循环水管11内的冷却水在
经过冷却盘管8回到循环水箱9内,形成一个冷却水循环,冷却盘管8可对进气管7内的温度进行初次降温,经过降温后的气体可进入U型管道12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第一冷却水腔5与第二冷却水腔6仅投入一个使用,当打开控制阀121,关闭切断阀13时,投入第一冷却水腔5使用,当关闭控制阀121,打开切断阀13时,投入第二冷却水腔6使用,可使水温情况切换使用,由于U型管道12被埋没在冷却水中,且U型管道12的管道长度较长,因此U型管道12内的气体会被冷凝,最后排出至集液罐14内,从而完成对碳酸甲乙酯的收集。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酸甲乙酯制备用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上隔板、下隔板、冷却腔、第一冷却水腔、第二冷却水腔、进气管、冷却盘管、循环水箱、水泵、循环水管、U型管道、切换阀、集液罐,所述冷却箱内部上侧水平固接一块上隔板,所述冷却箱内部下侧水平固接一块下隔板,所述上隔板、下隔板将冷却箱内部分隔成顶部的冷却腔、中部的第一冷却水腔以及底部的第二冷却水腔,所述第一冷却水腔与第二冷却水腔的容积一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内水平连接一根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右端伸出冷却箱与外接蒸馏塔连接,所述进气管左端伸出冷却箱左侧壁且向下弯折90
°
,所述进气管的弯折端末端为封闭状,置于冷却腔内的进气管外侧套装有冷却盘管,所述冷却盘管的右端伸出冷却箱右侧壁与固接在冷却箱右端面上的循环水箱连接,所述冷却盘管的左端向上伸出冷却水箱顶部一部分,所述循环水箱右端面安装一个水泵,所述水泵进口与循环水箱连接,所述水泵出口连接一根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另一端与冷却盘管伸出冷却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水腔与第二冷却水腔内均连接一根U型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海章山成祖箫宵方诒胜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金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