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慢回弹PU及其PU底层的双密度鞋垫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鞋垫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慢回弹PU及其PU底层的双密度鞋垫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鞋已不仅仅只满足于原始的保护和装饰功能,人们对于鞋垫提出了越来越多的功能性要求;鞋垫是鞋的辅助制品,鞋垫的材质对鞋子的舒适度与功能性起着重要作用。
[0003]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鞋垫材质包括聚醚型材质和聚酯型材质,聚酯型材质鞋垫耐磨性、抗撕裂性好;而聚醚型材质鞋垫抗霉变、低温韧性好、耐挠曲疲劳、高回弹性等,且聚醚型材质鞋垫成本一般低于聚酯型材质鞋垫;但是因为聚醚的本身结构,单纯聚醚型材质制备的鞋垫具有较差的拉伸性能、耐磨损性和耐高温性。且现有的聚醚型聚氨酯材质大多抗菌性差,难以协调鞋子内部的菌群环境,会引起足部健康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慢回弹PU及其PU底层的双密度鞋垫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慢回弹PU及其PU底层的双密度鞋垫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将聚醚多元醇A、聚醚多元醇B、聚醚多元醇C、聚醚多元醇D、聚醚多元醇E、催化剂、活性剂、交联剂、发泡剂、色料混合,在20
‑
40℃下搅拌,得到P1剂,加入异氰酸酯组合料搅拌,得到慢回弹PU;
[0008]S2:将聚醚多元醇F、将聚醚多元醇G、催化剂、活性剂、交联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慢回弹PU及其PU底层的双密度鞋垫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聚醚多元醇A、聚醚多元醇B、聚醚多元醇C、聚醚多元醇D、聚醚多元醇E、催化剂、活性剂、交联剂、发泡剂、色料混合,在20
‑
40℃下搅拌,得到P1剂,加入异氰酸酯组合料搅拌,得到慢回弹PU;S2:将聚醚多元醇F、将聚醚多元醇G、催化剂、活性剂、交联剂、发泡剂、色料混合,在20
‑
40℃条件下搅拌,得到P2剂,加入异氰酸酯组合料搅拌,得到PU底层;S3:将PU底层灌注于鞋垫模具内,模压,再将慢回弹PU灌注在PU底层上,模压,脱模,得到一种慢回弹PU及其PU底层的双密度鞋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回弹PU及其PU底层的双密度鞋垫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数计,慢回弹PU的原料组成为:20
‑
25份聚醚多元醇A、20
‑
25份聚醚多元醇B、10
‑
15份聚醚多元醇C、15
‑
20份聚醚多元醇D、25
‑
30份聚醚多元醇E、2
‑
3份催化剂、3
‑
5份活性剂、2
‑
3份交联剂、1
‑
1.8份发泡剂、3
‑
5份色料;P1剂与异氰酸酯组合料的质量比为1.82
‑
2.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回弹PU及其PU底层的双密度鞋垫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数计,PU底层的原料组成为:70
‑
80份聚醚多元醇F、20
‑
25份聚醚多元醇G、2
‑
3份催化剂、3
‑
5份活性剂、2
‑
3份交联剂、1
‑
1.8份发泡剂、3
‑
5份色料;P2剂与异氰酸酯组合料的质量比为1.2
‑
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回弹PU及其PU底层的双密度鞋垫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三乙烯二胺,所述活性剂为有机硅酮,所述发泡剂为纯净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回弹PU及其PU底层的双密度鞋垫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压时间为7
‑
12min,模压温度为40
‑
6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回弹PU及其PU底层的双密度鞋垫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组合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竹纤维粉碎后过100目筛,转移到过氧化氢溶液中,升温至90
‑
技术研发人员:吴彩莲,李煌寳,
申请(专利权)人:恩平美翔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