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向渐进多焦点控制远视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1885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向渐进多焦点控制远视镜片。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渐进多焦镜片远近调节能力不佳,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它包括镜片主体,镜片主体外壁具有镜片表层,且镜片主体内壁具有镜片内层,镜片表层上设有看远区域,且镜片内层设有看近区域,镜片表层与镜片内层之间设有渐进多焦调节层,且渐进多焦调节层上设有屈光过渡结构,看远区域垂直中心线与镜片主体垂直中心线位于同一轴线,且看近区域垂直中心线与镜片主体垂直中心线相互平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远近切换平缓,延缓眼睛远视的增加,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向渐进多焦点控制远视镜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屈光镜片
,具体涉及一种反向渐进多焦点控制远视镜片。

技术介绍

[0002]渐进多焦点镜片也称为渐进镜片,顾名思义一只镜片上有多个焦点。如果从焦点来划分,可以把镜片划分为单焦点镜片、双焦点镜片以及多焦点镜片,最常见的镜片是单焦点镜片,镜片上只有一个光度;双焦点镜片就是双光镜片,多焦点镜片在上光区有一个光度,下光区有一个光度,在过渡期有很多个光度,所以称为渐进多焦点镜片。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设计初衷是为远视患者提供自然、方便和舒适的矫正方式,戴上渐进镜就像是用摄像机摄像,一副眼镜既可以看清远处,又可以看清近处,还可以看清中距离物体。所以我们又把渐进镜片形容成“会变焦的镜片”,戴上之后一副眼镜相当于多副眼镜使用。目前,渐进多焦点镜片逐渐应用于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之中。但是,现有的渐进多焦镜片结构复杂,难以减缓眼睛疲劳,对于青少年的不良坐姿和阅读习惯难以起到纠正效果;除此之外,现有的渐进多焦镜片对于远视人群而言,镜片远近的调节力不佳,远近切换时容易产生晕眩,难以缓解眼睛远视,影响使用效果。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封面机软壳上料装置[CN201721570702.9],它包括镜片上部为视远区,下部为视近区,视远区和视近区之间为过渡区,几何水平中心线沿镜片的直径设置,几何垂直中心线与几何水平中心线垂直,视远区与视近区之间为中间过渡区,几何垂直中心线把中间过渡区一分为二为鼻侧过渡区和颞侧过渡区,鼻侧过渡区或颞侧过渡区内侧,分别为鼻侧渐进区或颞侧渐进区,鼻侧过渡区或颞侧过渡区外侧,分别为鼻侧像散区或颞侧像散区。
[0004]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渐进屈光镜片难以缓解眼疲劳且对于不良坐姿和阅读习惯难以起到纠正效果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对于远视人群而言,镜片远近的调节力不佳,远近切换时容易产生晕眩,难以缓解眼睛远视,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效果好的一种反向渐进多焦点控制远视镜片。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反向渐进多焦点控制远视镜片,包括镜片主体,镜片主体外壁具有镜片表层,且镜片主体内壁具有镜片内层,镜片表层上设有看远区域,且镜片内层设有看近区域,镜片表层与镜片内层之间设有渐进多焦调节层,且渐进多焦调节层上设有屈光过渡结构,看远区域垂直中心线与镜片主体垂直中心线位于同一轴线,且看近区域垂直中心线与镜片主体垂直中心线相互平行。通过在镜片表层及镜片内层之间设置渐进多焦调节层,并且在渐进多焦调节层内设置屈光过渡结构,佩戴
者通过镜片主体看远时,使镜片表层与佩戴者需要矫正的屈光度一致,可以清晰看到远处物体,佩戴者通过镜片主体看近时,镜片内层屈光度较矫正屈光度的光度反向增加,即既屈光度更低,这时佩戴者所看物体通过镜片内层成像会落在视网膜后方,同时增加佩戴者的调节力,诱导眼轴拉长,延缓眼睛远视的增加,使用效果好。
[0007]在上述的一种反向渐进多焦点控制远视镜片中,屈光过渡结构包括设置在渐进多焦调节层中部且呈水平设置的平光层,平光层靠近镜片内层的一侧设有与看远区域呈对应设置的远光层,且远光层的焦点与看远区域的远焦点位于同一轴线,平光层靠近镜片表层的一侧设有若干与看近区域呈对应设置的近光层,且近光层的焦点与看近区域的近焦点位于同一轴线。远光层用于看远处物体时的佩戴者屈光度进行矫正,看近处物体时,近光层对佩戴者的矫正屈光度的光度进行反向增加,使看远和看近同样清晰。
[0008]在上述的一种反向渐进多焦点控制远视镜片中,远光层的焦点位于若干近光层的焦点中心位置,即近光层的焦点的纵轴线沿远光层的焦点的纵轴线呈周向分布,且近光层的焦点的纵轴线与远光层的焦点的纵轴线之间的距离为2

4MM,渐进多焦调节层上的远光层屈光度自平光层朝向靠近镜片内层上的看近区域的方向逐渐增加,渐进多焦调节层上的近光层屈光度自平光层朝向靠近镜片表层上的看远区域的方向逐渐减小。近光层的屈光度相对于远光层的屈光度进行反向增加,且远光层的焦点与近光层的焦点之间具有微小距离,避免影响镜片本体的成像效果。
[0009]在上述的一种反向渐进多焦点控制远视镜片中,镜片表层上的看远区域屈光度测度点位位于镜片主体水平中心线上侧0

10MM之间,镜片内层上的看近区域屈光度测度点位位于镜片主体水平中心线下侧7

15MM之间,且看远区域的屈光度小于看近区域的屈光度,看近区域屈光度比远区域的屈光度小0.25

10.00D。在看近区域采用更低的屈光度,在看远区域设置更高的屈光度,使佩戴者看远和看近时都能够保证成像落入视网膜后方,增加调节力。
[0010]在上述的一种反向渐进多焦点控制远视镜片中,渐进多焦调节层内的平光层直径与渐进多焦调节层直径相同,近光层具体为三层结构叠加形成,由平光层朝向镜片表层的方向依次为近光轴心层、近光中心层以及近光外层,近光轴心层、近光中心层及近光外层中均设有近光屈光区域,且位于近光轴心层、近光中心层及近光外层上的近光屈光区域内径依次增大。近光层的结构设置能够实现近处所见场景的渐进成像。
[0011]在上述的一种反向渐进多焦点控制远视镜片中,远光层具体为三层结构叠加形成,由平光层朝向镜片内层的方向依次为远光外层、远光中心层及远光轴心层,远光外层、远光中心层及远光轴心层上均设有远光屈光区域,且远光外层、远光中心层及远光轴心层上的远光屈光区域内径依次减小。远光层的设置能够实现远处物体的渐进成像。
[0012]在上述的一种反向渐进多焦点控制远视镜片中,近光轴心层、近光中心层及近光外层的厚度逐渐增大,所述远光轴心层、远光中心层及远光外层的厚度逐渐增大。
[0013]在上述的一种反向渐进多焦点控制远视镜片中,近光轴心层上的近光屈光度大于远光中心层上远光屈光度,且近光中心层上的近光屈光度大于远光外层上的远光屈光度。这样设置便于看远至看近切换时屈光度的反向增加,不会产生光度的高低跳跃,使眼镜看远和看近时能够实现平缓过渡。
[0014]在上述的一种反向渐进多焦点控制远视镜片中,看远区域的范围小于看近区域的
范围,远光层区域范围小于近光层的区域范围,且近光层的有效屈光区域形分布于远光层的远焦点周向外侧,远光层的有效屈光区域分布于近光层的近焦点周向外侧。
[0015]在上述的一种反向渐进多焦点控制远视镜片中,镜片主体由热固性树脂材料制成,且其折射率和阿贝数满足条件为:
[0016]折射率1.67+阿贝数≥30;
[0017]或者折射率1.60+阿贝数≥40;
[0018]或者折射率1.56+阿贝数≥38;
[0019]或者折射率1.50+阿贝数≥56;
[0020]或者,镜片主体由热塑性树脂材料制成,且其折射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向渐进多焦点控制远视镜片,包括镜片主体(1),所述的镜片主体(1)外壁具有镜片表层(2),且镜片主体(1)内壁具有镜片内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片表层(2)上设有看远区域(21),且镜片内层(3)设有看近区域(31),所述的镜片表层(2)与镜片内层(3)之间设有渐进多焦调节层(4),且渐进多焦调节层(4)上设有屈光过渡结构(5),所述的看远区域(21)垂直中心线与镜片主体(1)垂直中心线位于同一轴线,且看近区域(31)垂直中心线与镜片主体(1)垂直中心线相互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向渐进多焦点控制远视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屈光过渡结构(5)包括设置在渐进多焦调节层(4)中部且呈水平设置的平光层(51),所述的平光层(51)靠近镜片内层(3)的一侧设有与看远区域(21)呈对应设置的远光层(52),且远光层(52)的焦点与看远区域(21)的远焦点位于同一轴线,所述的平光层(51)靠近镜片表层(2)的一侧设有若干与看近区域(31)呈对应设置的近光层(53),且近光层(53)的焦点与看近区域(31)的近焦点位于同一轴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向渐进多焦点控制远视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光层(52)的焦点位于若干近光层(53)的焦点中心位置,即近光层(53)的焦点的纵轴线沿远光层(52)的焦点的纵轴线呈周向分布,且近光层(53)的焦点的纵轴线与远光层(52)的焦点的纵轴线之间的距离为2

4MM,所述的渐进多焦调节层(4)上的远光层(52)屈光度自平光层(51)朝向靠近镜片内层(3)上的看近区域(31)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的渐进多焦调节层(4)上的近光层(53)屈光度自平光层(51)朝向靠近镜片表层(2)上的看远区域(21)的方向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向渐进多焦点控制远视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片表层(2)上的看远区域(21)屈光度测度点位位于镜片主体(1)水平中心线上侧0

10MM之间,所述的镜片内层(3)上的看近区域(31)屈光度测度点位位于镜片主体(1)水平中心线下侧7

15MM之间,且看远区域(21)的屈光度小于看近区域(31)的屈光度,所述的看近区域(31)屈光度比远区域的屈光度小0.25

10.00D。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向渐进多焦点控制远视镜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育文吴戈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