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阀脉冲器电动测力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1641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磁阀脉冲器电动测力台,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电磁阀脉冲器测力支架费时费力、作业效率低和测试精度低的问题。本申请包括:测力台,测力台上表面设有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分别与直流电源、电控系统连接,执行机构对电磁阀脉冲器的初始力和保持力进行检测,直流电源为执行机构提供直流电压和电流,电控系统对执行机构进行控制;本申请结构简单,采用独立模块化设计,组装便捷,方便拆卸和存放,适应场合多;同时,节省了人力搬运砝码,降低了劳动强度,测试结果准确、操作简单,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测试精度;电磁阀脉冲器在装配过程中用本电磁阀脉冲器电动测力台进行检测,能及时发现不合格的产品,节约返工时间。节约返工时间。节约返工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阀脉冲器电动测力台


[0001]本申请涉及电动工具检验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阀脉冲器电动测力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难度不断加大,旋转导向钻井仪器应用的比例越来越大。电磁阀脉冲器作为旋转导向钻井仪器中的重要部件之一,电磁阀脉冲器的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作业时脉冲信号的传输,电磁阀脉冲器通过不停的上升、下降实现切断、连通泥浆的流动,为了实现此功能,电磁阀脉冲器需要提供一定大小的初始力和保持力。在整套钻井仪器安装之前,必须严格检查每个部件的性能,电磁阀脉冲器的初始力和保持力的检查至关重要。
[0003]目前,在对电磁阀脉冲器进行测试初始力和保持力时,通常采用简单的测力支架,将电磁阀脉冲器放到支架底部,上面通过一个杆伸入至电磁阀脉冲器内部,再人工手动将砝码放置在支架上端,而在放置砝码时,需非常小心,如果放置不平或没有控制好力度,都会导致测试失败,该结构费时费力、作业效率低、测试精度低。如果电磁阀脉冲器的初始力和保持力不足,也会导致电磁阀脉冲器无法发出脉冲信号,从而降低了作业效率。也有些电子仪表类测试台,但电子仪表类测试台测试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阀脉冲器电动测力台,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电磁阀脉冲器测力支架费时费力、作业效率低和测试精度低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磁阀脉冲器电动测力台,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测力台,所述测力台的上表面设置有执行机构和电控系统,所述执行机构用于对电磁阀脉冲器的初始力和保持力进行检测,并分别与直流电源、电控系统连接,所述直流电源为执行机构提供直流电压和电流,电控系统对执行机构进行控制。
[0007]可选地,所述执行机构包括测试框架和位于所述测试框架上方的伺服电缸,所述电控系统与所述伺服电缸连接,并对伺服电缸进行控制;所述测试框架内的空间记为测试空间,所述测试空间用于放置所述电磁阀脉冲器;
[0008]所述测试框架与伺服电缸之间设置有第一砝码和位于所述第一砝码上方的第二砝码,所述第一砝码用于对电磁阀脉冲器的初始力进行测试,且第一砝码和第二砝码共同对电磁阀脉冲器的保持力进行测试;所述第一砝码设置于测试框架的上端,第一砝码与电磁阀脉冲器通过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直线轴、检棒连接,且直线轴的上部伸入第一砝码内,第一砝码、检棒能够随直线轴上下移动;所述第二砝码与第一砝码之间存在间隙,伺服电缸用于控制第二砝码的上升或下降。
[0009]可选地,所述测试框架包括第一底板、顶板和四根第一立柱,四根所述第一立柱分别与第一底板、顶板垂直连接;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一砝码,第一砝码与顶板通过所述直线轴连接;
[0010]所述伺服电缸的底部设置有电缸安装板,且所述电缸安装板通过导柱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柱依次贯穿所述第一砝码、第二砝码,且第一砝码、第二砝码与导柱能够相对上下移动。
[0011]可选地,所述电控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伺服电缸连接,并控制伺服电缸上升与下降。
[0012]可选地,所述电缸安装板和第二砝码之间设置有提桶和提桶螺母,所述提桶与第二砝码固定连接,所述提桶螺母的下部设置于所述提桶的内部,上部与伺服电缸的底部连接;所述伺服电缸的底部位于提桶螺母内部,并与提桶螺母通过螺纹方式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第二砝码内镶嵌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与导柱配合,对第二砝码的升降起导向作用;所述检棒与直线轴的底端连接,且检棒的下部伸入电磁阀脉冲器上部的内部,并与电磁阀脉冲器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第二砝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手柄,保证所述第二砝码产生均匀的重力。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底板的上表面放置有测试座,所述测试座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低压母滑环,所述低压母滑环与所述电磁阀脉冲器紧密配合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与所述低压母滑环连接。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底板和顶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四个第一立柱的底端连接,下表面与第一底板之间通过四个第二立柱连接,四个所述第二立柱一一对应设置于四个第一立柱的正下方。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砝码内部设置有直线轴承法兰,所述直线轴承法兰设置有内孔,所述直线轴的上部位于所述内孔内,且直线轴在内孔内能够上下滑动,做垂直运动。
[0018]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磁阀脉冲器电动测力台,包括测力台,测力台的上表面设有执行机构,执行机构用于对电磁阀脉冲器的初始力和保持力进行检测,并分别与直流电源、电控系统连接,直流电源为执行机构提供直流电压和电流,电控系统对执行机构进行控制;本申请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执行机构、直流电源和控制系统采用独立模块化设计,组装便捷,方便拆卸和存放,适应场合多;同时,节省了人力搬运砝码,降低了劳动强度,测试结果准确、操作简单、测试结果直观及判断快捷,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测试精度;电磁阀脉冲器在装配过程中可以用本电磁阀脉冲器电动测力台进行检测,能及时发现不合格的产品,节约返工时间,更方便查找问题的原因;可完成多种不同型号的电磁阀脉冲器的检测,节约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0020]2、本申请通过伺服电机的设置,同时利用位移传感器定位行程,可以精确的控制行程,使得测试时第二砝码运行平稳,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0021]3、本申请直线轴与直线轴承法兰配合使用,保证第一砝码垂直升降,在初始力测试时不会发生偏移、晃动,提高了初始力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导柱内部设置有直线轴承,导柱与直线轴承配合,使得第二砝码运行平稳,保证第二砝码垂直升降,在保持力测试时不会发生偏移、晃动,提高了保持力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22]4、本申请通过第一砝码和第二砝码的重力来检验电磁阀脉冲器,检测结构更精准,误差小。
[0023]5、本申请提桶与提桶螺母采用十字交叉结构设计,平面结合的方式,有效保证了第一砝码和第二砝码的水平度,十字交叉结构降低了加工和安装的精度,但能保证测试精度;同时,提桶内部有一定的深度尺寸,使得提桶螺母底部与第二砝码的上表面存在一定间距,当第二砝码下降至测试位置时,伺服电缸与提桶螺母能继续向下伸出一定距离,保证电磁阀脉冲器的测试结构不受到损害,也提高了保持力测试的准确性。
[0024]6、本申请采用在第二砝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手柄,方便拆解和搬运第二砝码,更省力,安全性也高。
[0025]7、本申请直线轴的底端设置有检棒,在测试初始力时,用于电磁阀脉冲器和第一砝码之间力的传递,检棒与电磁阀脉冲器配合,保证电磁阀脉冲器产生的力通过检棒传递到第一砝码上,实现第一砝码的上升和下降;同时,在测试保持力时,检棒也起到传递力的作用,把第一砝码、第二砝码的合力通过直线轴、检棒传递到电磁阀脉冲器上。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直观地说明现有技术以及本申请,下面给出几个示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阀脉冲器电动测力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测力台,所述测力台的上表面设置有执行机构和电控系统,所述执行机构用于对电磁阀脉冲器的初始力和保持力进行检测,并分别与直流电源、电控系统连接,所述直流电源为执行机构提供直流电压和电流,电控系统对执行机构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脉冲器电动测力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包括测试框架和位于所述测试框架上方的伺服电缸,所述电控系统与所述伺服电缸连接,并对伺服电缸进行控制;所述测试框架内的空间记为测试空间,所述测试空间用于放置所述电磁阀脉冲器;所述测试框架与伺服电缸之间设置有第一砝码和位于所述第一砝码上方的第二砝码,所述第一砝码用于对电磁阀脉冲器的初始力进行测试,且第一砝码和第二砝码共同对电磁阀脉冲器的保持力进行测试;所述第一砝码设置于测试框架的上端,第一砝码与电磁阀脉冲器通过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直线轴、检棒连接,且直线轴的上部伸入第一砝码内,第一砝码、检棒能够随直线轴上下移动;所述第二砝码与第一砝码之间存在间隙,伺服电缸用于控制第二砝码的上升或下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脉冲器电动测力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框架包括第一底板、顶板和四根第一立柱,四根所述第一立柱分别与第一底板、顶板垂直连接;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一砝码,第一砝码与顶板通过所述直线轴连接;所述伺服电缸的底部设置有电缸安装板,且所述电缸安装板通过导柱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柱依次贯穿所述第一砝码、第二砝码,且第一砝码、第二砝码与导柱能够相对上下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脉冲器电动测力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系统包括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贝威通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