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凹印渐变网印刷效果的转移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128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凹印渐变网印刷效果的转移纸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子束固化转移涂层由电子束固化涂料经电子束固化而成,所述电子束固化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预聚物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凹印渐变网印刷效果的转移纸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凹印渐变网点印刷效果的转移纸,属于纸制品及印刷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的烟包印刷工艺极其复杂,要求之高,包装精美已远超国外,在现有印刷技术当中胶印印刷与凹印印刷占比很大一部分,这两种方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印刷特点,两者的特点难兼容和互相转换。
[0003]胶印渐变网效果具有印刷精细、层次清晰、过渡柔和的特点,但会出现前深后淡的色差问题,同时产量偏低,而且对于胶印印刷的承印物要求具有印刷牢度好,不脱墨,不掉色等问题,墨层与涂层之间结合力强。
[0004]凹印渐变效果具有墨层厚实、金粉印刷后金属效果强、色彩稳定的特点,产量大,但会有网点不够清楚、层次感不强、过渡生硬、渐变效果粗糙等问题。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涂层的耐溶剂性能不够,在印刷过程中油墨极易渗入到涂层中,而无法在涂层表面有效铺展,随着渐变网印刷油墨量的减少,在某一点处,当油墨不再铺展,该处便会出现断层问题,并且整体的印刷效果生硬。
[0005]因此,提升涂层的耐溶剂性能够有效解决凹印渐变网的印刷效果。
[0006]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凹印渐变网印刷效果的转移纸及其制备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凹印渐变网印刷效果的转移纸,包括电子束固化转移涂层,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电子束固化转移涂层由电子束固化涂料经电子束固化而成,所述电子束固化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预聚物
ꢀꢀꢀꢀꢀꢀꢀ
30

60份活性稀释剂
ꢀꢀꢀ
40

70份助剂
ꢀꢀꢀꢀꢀꢀꢀꢀꢀ1‑
5份。
[0009]所述预聚物采用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改性的聚酯丙烯酸树脂的混合物,其混合重量比例为4:5:1。
[0010]所述活性稀释剂为双官能的聚醚丙烯酸酯、丁基缩水甘油醚的混合物,其混合重量比例为7:3。
[0011]所述助剂包括消泡剂、润湿剂、流平剂;所述消泡剂为矿物油及憎水颗粒消泡剂;所述流平剂为丙烯酸类、聚硅氧烷类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2]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同时提供了一种用于凹印渐变网印刷效果的转移纸的制备方
法,其特殊之处在于:首先配制电子束固化涂料,将其均匀涂布在薄膜上并采用电子束固化的方式固化,再将固化后的涂层表面过火焰处理,随后进行蒸镀,再通过转移的工艺将薄膜与纸张进行复合,最后将薄膜剥离得到最终产品。其工艺流程如下:配料

膜涂布

过火焰

真空蒸镀

复合

剥离。
[0013]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配料将预聚物按重量配比混合搅拌,控制搅拌速度500

1000rpm,时间10

20min,当预聚物温度达到30

45℃时加入活性稀释剂,控制搅拌速度300

700rpm,时间5

10min;最后加入助剂,控制搅拌速度800

1000rpm,时间10

20min;当温度达到45

60℃时,经过滤除杂得到电子束固化涂料;步骤二:膜涂布采用多辊速差转移涂料法将电子束固化涂料均匀的转移到薄膜上,保证涂布量在2

10g/m
²
,涂布温度为50

55℃,涂布速度为200

450m/min;再经过电子束固化装置,利用电子将薄膜击穿产生的能量使得涂料交联固化。
[0014]步骤三:过火焰采用火焰装置对涂布膜涂布面进行过火焰处理,使其快速通过燃烧的火焰区域,火焰功率200

250kw以保证过火焰后薄膜上的涂层表面张力≥44dyn。
[0015]步骤四:真空蒸镀将涂布膜送入真空系统进行蒸镀,真空度≤4E

4mbar,让蒸镀材料经过高温蒸发到涂层表面,得到带有蒸镀层的电子束固化涂层膜。
[0016]步骤五:复合采用复合设备将带有蒸镀层的电子束固化涂层膜与纸基材用胶黏剂粘接牢固,粘黏剂上胶量2

20g/m
²
能得到带有薄膜的电子束固化转移纸。
[0017]步骤六:剥离使用剥离设备将电子束固化转移纸表面薄膜剥离,最终得到凹印仿胶印渐变网印刷效果的转移纸。
[001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凹印渐变网印刷效果的转移纸,通过对涂层原料的选择及配比改善纸张表面涂层的耐溶剂性,首先,原料中的预聚物组分是改性的,其中的改性环氧丙烯酸酯含有的二元醇与改性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中的氨酯通过电子束固化的方式进行交换反应,会形成更多的支链羟基和氢键,使其有更高的耐溶剂性能。其次,原料中的稀释剂在与预聚物混合时,通过调整合适的粘度,再通过电子束辐射的方式交联固化,其中混合物中的丁基缩水甘油醚与改性聚酯丙烯酸树脂的羧基结反应时会形成更多更长的侧链烷基,使得大的分子链不会收缩卷曲,进一步有效提高涂层表面的耐溶剂性能。此外,稀释剂中的聚醚丙烯酸酯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耐变黄性能,可有效解决预聚物过硬过脆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给出几个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法的过程。
[0020]实施例一一种用于凹印渐变网印刷效果的转移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配料首先将30份预聚物(改性环氧丙烯酸酯12份、改性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5份、改性的聚酯丙烯酸树脂3份)加入配料桶内,其中,在1000rpm的搅拌速度下搅拌10min;待温度上升到40℃时,加入65份稀释剂(聚醚丙烯酸酯45.5份、丁基缩水甘油醚13.5份)在700rpm的搅拌速度下继续搅拌8min;最后加入3份流平剂和2份消泡剂在800rpm的速度下搅拌15min,温度上升至50℃时停止搅拌;最后经过滤除杂消除泡沫得到电子束固化涂料。
[0021]第二步:膜涂布先将涂布头预热至50℃,再将电子束固化涂料在涂布头循环30min,保持其活性;采用多辊速差转移涂料法将电子束固化涂料均匀的涂布于18μ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薄膜上,涂料涂布量4g/

,涂料温度控制在55℃,涂布速度200m/min,然后进入电子束固化室进行电子击穿固化,电子束固化功率控制在1.5KGY,最终制得带有转移层的涂布膜。
[0022]第三步:过火焰采用火焰装置对18μ聚乙烯薄膜涂布面进行过火焰处理,火焰功率设定为200kw,过火焰后薄膜上的涂层表面张力为48dyn。
[0023]第四步:真空蒸镀将带有转移层的涂布膜送入真空蒸镀系统进行蒸镀,蒸镀材料选用铝,真空度≤4E

4mbar,铝丝在1400

15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凹印渐变网印刷效果的转移纸,包括电子束固化转移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束固化转移涂层由电子束固化涂料经电子束固化而成,所述电子束固化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预聚物
ꢀꢀꢀꢀꢀꢀꢀ
30

60份活性稀释剂
ꢀꢀꢀ
40

70份助剂
ꢀꢀꢀꢀꢀꢀꢀꢀꢀ1‑
5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凹印渐变网印刷效果的转移纸,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聚物采用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改性的聚酯丙烯酸树脂的混合物,其混合比例为4:5: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凹印渐变网印刷效果的转移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稀释剂为双官能的聚醚丙烯酸酯、丁基缩水甘油醚的混合物,其混合比例为7: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凹印渐变网印刷效果的转移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消泡剂、润湿剂、流平剂;所述消泡剂为矿物油及憎水颗粒消泡剂;所述流平剂为丙烯酸类、聚硅氧烷类中的一种或几种。5.一种用于凹印渐变网印刷效果的转移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配制电子束固化涂料,将其均匀涂布在薄膜上并采用电子束固化的方式固化,再将固化后的涂层表面过火焰处理,随后进行蒸镀,再通过转移的工艺将薄膜与纸张进行复合,最后将薄膜剥离得到最终产品;其工艺流程如下:配料

膜涂布

过火焰

真空蒸镀

复合

剥离。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凹印渐变网印刷效果的转移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配料将预聚物按重量配比混合搅拌,控制搅拌速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青贾天宇孙明旭谢彬刘华琪林海光姬广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