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道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装在水池中,利用水位自动控制阀门开度,以控制阀门出流量,使水池水位处于稳定状态的自动调节阀,包括阀芯、传动机构、浮筒组件和阀体,阀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滑动面,阀芯滑动连接在滑动面上,滑动面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上设置有过流通道;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将所述浮筒组件的上浮或下沉转化为阀芯在滑动面上沿第一方向的往复滑动;阀芯随浮筒组件的上浮滑向第一区域并逐渐封闭所述第一区域,且随浮筒组件的下沉滑向第二区域并逐渐打开所述过流通道;实现了根据水池液位调整阀门的开度,使进水管内的过流量趋于动态平衡,避免了对进水管造成水击和负压破坏。和负压破坏。和负压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节阀
[0001]本技术涉及管道阀门
,具体涉及一种安装在水池中,利用水位自动控制阀门开度,以控制阀门出流量,使水池水位处于稳定状态的自动调节阀。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水池(或水箱)多采用浮球阀对液位进行控制,但传统的浮球阀的阀芯通常为设置在阀体内,构成栓塞结构,在水池液位偏低时开启,在水池液位偏高时关闭。这种控制方式非常简单,适合于低压力、小口径管道和小型水箱使用,因此在二次供水系统,即楼宇类供水中非常常用;但由于其栓塞结构,难以根据水池液位调整阀门的实时开度,以控制出流量,因此不适合于较大口径、较高压力或较长的管线(一般认为超过1Km)中使用,其原因在于使用传统的浮球阀的开和关切换来实现液位控制极其容易在频繁关闭和开启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水击和负压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自动调节阀,以解决现有的浮球阀在适用于较大口径、较高压力或较长的管线(一般认为超过1Km)时,频繁关闭和开启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水击和负压现象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调节阀,包括阀芯、传动机构、浮筒组件和固定安装在进水管上的阀体,所述阀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滑动面,所述阀芯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面上,并沿第一方向往复滑动;所述滑动面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上设置有过流通道;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浮筒组件固定连接,被配置为上下移动端;所述阀芯与所述传动机构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端被配置为所述活动连接的固定端;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将所述浮筒组件的上浮或下沉转化为所述阀芯在所述滑动面上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往复滑动;所述阀芯随所述浮筒组件的上浮向所述第一区域移动逐渐封闭所述第一区域,或随所述浮筒组件的下沉滑向所述第二区域移动逐渐打开所述过流通道。
[0005]进一步的,所述自动调节阀还包括阀座,所述阀体与所述阀芯均呈中空的圆柱形,所述阀芯的内侧面与所述阀体的外侧面滑动配合,所述阀座固定连接在所述阀体靠近所述第一区域的一端,并用于限制所述阀芯的滑动,所述第二区域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用于限制所述阀芯的滑动,所述阀体靠近所述第一区域的一端封闭,所述阀体靠近所述第二区域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
[0006]进一步的,所述阀座的一端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与所述阀体靠近所述第一区域的一端过盈配合,所述圆形凹槽的边缘设置有内凹的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与所述阀体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交界处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均用于密封所述阀体和所述阀芯间的间隙。
[0007]进一步的,所述阀芯的内侧面靠近所述阀座的一端沿所述阀芯的轴向延伸以形成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插入所述第一密封圈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为曲柄滑块机构,包括支撑座、摆臂、导块组件和导轨组件,所述摆臂的一端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浮筒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摆臂的另一端,所述摆臂通过所述导块组件和所述导轨组件连接所述阀芯,所述导轨组件与所述导块组件活动连接,并引导所述导块组件沿第二方向直线往复运动,所述摆臂随所述浮筒组件的上浮或下沉摆动,带动所述导块组件沿第二方向往复滑动,并推动所述阀芯在所述阀体上沿第一方向往复滑动。
[0009]进一步的,所述摆臂上设置有套孔,所述阀芯和所述阀体均穿过所述套孔,所述导轨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阀芯上的两个滑槽,所述导块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套孔的内侧面上的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在两个所述滑槽内沿第二方向往复滑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过流通道为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的过流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浮筒组件包括浮筒和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所述浮筒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浮筒组件包括浮筒和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作为所述上下移动端的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浮筒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三通接头,所述阀体通过所述三通接头固定安装在进水管上,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通口连通所述进水管,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二通口连通所述阀体,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通口用于排污。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自动调节阀在水池中的安装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自动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
[0018]图4为图2的B—B剖面图;
[0019]图5为本实施例中滑块与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实施例中阀体、阀芯和阀座的剖视图。
[0021]其中,1—阀体、2—阀芯、3—阀座、4—传动机构、5—浮筒组件、6—进水管、7—三通接头、8—掏渣盖;
[0022]101—出水孔、102—第一密封圈、103—第二密封圈、104—限位突起;
[0023]201—凸起部;
[0024]401—摆臂、402—支撑座、403—导块组件、404—导轨组件;
[0025]40101—套孔、40301—销柱、40302—滑块;
[0026]501—浮筒、502—配重块、503—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调节阀,包括阀体1、阀芯2、传动机构4和浮筒组件5,所述阀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滑动面,所述阀芯2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面上,并沿第一方向往复滑动,所述滑动面上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上设置有过流通道;所述传动机构4的一端与所述浮筒组件5固定连接,被配置为上下移动端;所述阀芯2与所述传动机构4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4的另一端被配置为所述活动连接的固定端;所述传动机构4用于将所述浮筒组件5的上浮或下沉转化为所述阀芯2在所述滑动面上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往复滑动;所述阀芯2随所述浮筒组件5的上浮滑向所述第一区域并逐渐封闭所述第一区域,并随所述浮筒组件5的下沉滑向所述第二区域并逐渐打开所述过流通道。
[0029]当水池水位较低时,所述浮筒组件5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推动所述阀芯2向所述第二区域运动,逐渐打开所述过流通道,阀门开度增加,进而使阀门出流流量增加;水池水位开始上升;水池水位上升后,所述浮筒组件5在浮力作用下,向上运动,推动所述阀芯2向所述第一区域运动,逐渐关闭所属过流通道,阀门开度降低;进而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芯、传动机构、浮筒组件和固定安装在进水管上的阀体,所述阀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滑动面,所述阀芯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面上,并沿第一方向往复滑动;所述滑动面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上设置有过流通道;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浮筒组件固定连接,被配置为上下移动端;所述阀芯与所述传动机构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端被配置为所述活动连接的固定端;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将所述浮筒组件的上浮或下沉转化为所述阀芯在所述滑动面上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往复滑动;所述阀芯随所述浮筒组件的上浮向所述第一区域移动逐渐封闭所述第一区域,或随所述浮筒组件的下沉滑向所述第二区域移动逐渐打开所述过流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座,所述阀体与所述阀芯均呈中空的圆柱形,所述阀芯的内侧面与所述阀体的外侧面滑动配合,所述阀座固定连接在所述阀体靠近所述第一区域的一端,并用于限制所述阀芯的滑动,所述第二区域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用于限制所述阀芯的滑动,所述阀体靠近所述第一区域的一端封闭,所述阀体靠近所述第二区域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的一端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与所述阀体靠近所述第一区域的一端过盈配合,所述圆形凹槽的边缘设置有内凹的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与所述阀体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交界处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均用于密封所述阀体和所述阀芯间的间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习洪,马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禹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