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水井酸化返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096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水井酸化返排装置,用于通过中和罐调节返排液的酸碱度,包括:罐体。喷淋组件,设置在罐体的内壁上,用于将中和剂喷洒在返排液上。输液组件,设置在喷淋组件的下方,环绕在罐体的内壁上,用于输出返排液。搅拌组件,设置在罐体中,其一端与罐体的顶部连接,另一端穿过喷淋组件、输液组件至罐体的下部,用于搅拌混合返排液和中和剂,以调节返排液的酸碱度。这种以从罐体内壁向中间喷淋中和剂中和返排液的方式。使中和剂与返排液在输液组件上就能充分接触进行酸碱中和。再通过搅拌组件在罐体的下部搅拌,进一步提高了中和效果,实现高效调节返排液酸碱度的目的,达到中和处理返排液酸性的目的。中和处理返排液酸性的目的。中和处理返排液酸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水井酸化返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油田油井酸化返排液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油水井酸化返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环境的相对恶化,全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通过各种环保法律、法规及环境管理制度制约人们不要污染环境,污爱护环境,其中被染的土壤治理条件越来越高,未被污染的土壤的预防要求越来越严格。其中就有能源化工企业对于废液返排液的排放制定多种规章制度,并在其约束管理下对废水废液的处理和排放有着更严格的要求,以防止污染土方,尤其是针对油水井酸化后的返排液排放问题,从工艺和设备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相应的效果。
[0003]其中的酸化是油田油水井井下作业解决堵塞问题的主要工艺,酸化处理液中的盐酸和氢氟酸等,这些药剂存在不同的毒性和腐蚀性。酸化后排出的返排液在回收过程中,返排液有强烈的腐蚀性,排放到土壤中会使土壤酸化。
[0004]所以,酸化后的返排液中具有很强的酸性,导致会腐蚀土壤,需要一套装置中和处理返排液的酸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水井酸化返排装置,通过喷淋组件向输液组件喷淋中和剂调节返排液的酸碱度。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油水井酸化返排装置,用于通过中和罐调节返排液的酸碱度,包括:
[0008]罐体。
[0009]喷淋组件,设置在罐体的内壁上,用于将中和剂喷洒在返排液上。
[0010]输液组件,设置在喷淋组件的下方,环绕在罐体的内壁上,用于输出返排液。
[0011]搅拌组件,设置在罐体中,其一端与罐体的顶部连接,另一端穿过喷淋组件、输液组件至罐体的下部,用于搅拌混合返排液和中和剂,以调节返排液的酸碱度。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经过沉降后的返排液进入输液组件,由输液组件喷出至罐体内,同时喷淋组件将已经配制好的中和剂从罐体内壁向中间以喷淋的方式喷洒在返排液上,与返排液混合。最终由输液组件输送至罐体的下部,同时启动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在罐体的下部搅拌混合返排液和中和剂,使二者得到充分混合,以调节返排液的酸碱度。这种以从罐体内壁向中间喷淋中和剂中和返排液的方式。使中和剂与返排液在输液组件上就能充分接触进行酸碱中和。再通过搅拌组件在罐体的下部搅拌,进一步提高了中和效果,实现高效调节返排液酸碱度的目的,达到中和处理返排液酸性的目的。
[0013]进一步优选为,喷淋组件包括:
[0014]喷淋管,设置在罐体的内壁上,用于将预先配制的中和剂输送至罐体内。
[0015]喷头,开设在喷淋管上,用于向返排液喷洒中和剂,以使中和剂与返排液进行酸碱中和。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喷淋管将中和剂输送至罐体的内壁上,通过喷头喷向罐体的中间,与输液组件喷出的返排液混合,实现中和返排液酸性的目的。
[0017]进一步优选为,喷淋管为结构壁管。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返排液中是含有多种组分的酸性溶液,腐蚀性很强,而结构壁管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选用结构壁管作为喷淋管,可以完全抵抗返排液的腐蚀性,延长罐体的使用寿命,长期运行下来,可以降低中和返排液的处理成本。
[0019]进一步优选为,输液组件包括:
[0020]输液管,设置在喷淋组件的下方,设置在罐体的内壁上,用于向罐体内输出返排液。
[0021]过液漏斗,设置在输液管的底面上,与罐体的内壁连接,用于承接返排液和中和剂,并输送至罐体的下部。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输液管环绕在罐体的内壁上,达到输液管将返排液从罐体的内壁向过液漏斗输送返排液,与喷淋管喷洒出的中和剂能够充分接触,得到混合液,混合液通过液漏斗输流至罐体的下部,实现将返排液在过液漏斗上与中和剂混合,初步混合中和剂与返排液。
[0023]进一步优化为,输液管为环管,环绕在罐体的内壁上,用于从罐体的内壁上向过液漏斗输送返排液。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返排液与中和剂在过液漏斗上进行初步混合,初次调节返排液的酸碱度。
[0025]进一步优化为,过液漏斗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板,与过液漏斗的表面连接,用于减小返排液和中和剂的流动速度。
[00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缓冲板可有效延长返排液与中和剂接触的时间,使返排液与中和剂能够充分接触。
[0027]进一步优选为,缓冲板呈弧形。
[00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的缓冲板更能延长返排液与中和剂接触的时间,更有利于返排液与中和剂充分接触,提高中和处理返排液的效果。
[0029]进一步优化为,搅拌组件包括:
[0030]搅拌器,一端与罐体的顶部连接,另一端穿过喷淋组件、输液组件至罐体的底部,可用于通过转动搅拌混合返排液、中和剂。
[0031]驱动器,设置在罐体的顶部,与搅拌器的一端连接,用于驱动搅拌器转动,以使搅拌器混合返排液、中和剂。
[003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启动驱动器工作驱动搅拌器转动而搅拌混合液,使返排液与中和剂在罐体的下部更能得到充分的混合,使中和剂中和返排液的酸性,达到处理返排的目的。
[0033]进一步优化为,搅拌器包括:
[0034]伸缩杆,与驱动器连接,用于伸缩运动时转动。
[0035]叶片,设置在输送伸缩杆上,用于转动时翻动返排液和中和剂,以使中和剂中和返
排液。
[003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伸缩杆伸缩运动的同时进行转动,带动叶片上下运动,搅拌混合液,提高返排液与中和剂的中和效果。
[0037]进一步优化为,叶片的形状为S形。
[003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S形的叶片在随着伸缩杆转动时,会翻动混合液,提高返排液与中和剂的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0039]图1为本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0040]图2为本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0041]图3为本实施例中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0042]附图标记:1-罐体;2-喷淋组件;21-喷淋管;22-喷头;3-输液组件;31-输液管;311-出液孔;32-过液漏斗;321-缓冲板;4-搅拌组件;41-搅拌器;411-伸缩杆;412-叶片;42-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3]针对油水井酸化后的返排液排放问题,酸化是油田油水井井下作业解决堵塞问题的主要工艺,酸化处理液中的盐酸和氢氟酸等,这些药剂存在不同的毒性和腐蚀性。酸化后排出的返排液在回收过程中,返排液有强烈的腐蚀性,排放到土壤中会使土壤酸化。
[0044]所以,酸化后的返排液中具有很强的酸性,导致会腐蚀土壤,需要一套装置中和处理返排液的酸性。
[0045]对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做出了以下设计构想,具体是:将返排液从罐体外引入至罐体内,并从罐体的内壁向中间空间输出,通过喷淋组件在罐体内以喷淋的方式,将中和剂喷洒在进入罐体的返排液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水井酸化返排装置,用于通过中和罐调节返排液的酸碱度,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喷淋组件(2),设置在所述罐体(1)的内壁上,用于将中和剂喷洒在返排液上;输液组件(3),设置在所述喷淋组件(2)的下方,环绕在所述罐体(1)的内壁上,用于输出返排液;搅拌组件(4),设置在所述罐体(1)中,其一端与所述罐体(1)的顶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喷淋组件(2)、所述输液组件(3)至所述罐体(1)的下部,用于搅拌混合所述返排液和所述中和剂,以调节所述返排液的酸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井酸化返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2)包括:喷淋管(21),设置在所述罐体(1)的内壁上,用于将预先配制的中和剂输送至所述罐体(1)内;喷头(22),开设在所述喷淋管(21)上,用于向所述返排液喷洒中和剂,以使中和剂与所述返排液进行酸碱中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水井酸化返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21)为结构壁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井酸化返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组件(3)包括:输液管(31),设置在所述喷淋组件(2)的下方,环绕在所述罐体(1)的内壁上,用于向所述罐体(1)内输出返排液;过液漏斗(32),设置在所述输液管(31)的底面上,与所述罐体(1)的内壁连接,用于承接所述返排液和所述中和剂,并输送至所述罐体(1)的下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冬冬乔振东高欣马少坤乔登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新卫知行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