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富水砂层的CT型锁扣钢管桩,包括,钢管桩,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分别位于钢管桩两侧的C型锁扣与T型锁扣,所述C型锁扣用于与相邻钢管桩上的T型锁扣卡接配合;环形溢浆通道,所述钢管桩内,沿钢管桩下部设置有所述环形溢浆通道,所述环形溢浆通道一端与注浆管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若干带有引流部的溢流口,所述溢流口内填塞有止水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富水砂层锁扣钢管桩围堰施工中实现钢管桩高效插打埋设,提高工效,降低施工风险,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富水砂层的CT型锁扣钢管桩
[0001]本技术涉及围堰施工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富水砂层的CT型锁扣钢管桩。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一般的钢管桩满足普通的砂层或者土层等的施工环境,进而能够直接沉入待施工区域,进行围堰施工。然而,当施工环境中,涉及过多的富水砂层、砂卵石层、夹黏土砂层等地质时,为了确保稳定,钢管桩的设计深度一般比较深,具体为26~33m,而在河漫滩及河道内,水位较高,存在钢管桩插打困难、工效低、止水效果难以有效保证、拔出困难等问题,从而给整体施工进度、质量以及安全带来严峻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富水砂层的CT型锁扣钢管桩,通过钢管桩C型与T型锁扣连接确保钢围堰的整体性,通过高压注浆管与设置于钢管桩内部的环形溢浆通道实现插打阶段注浆以高效插打、使用阶段实现良好的止水效果、拔出阶段实现钢管桩的高效拔出以便重复利用。
[0004]一种适用于富水砂层的CT型锁扣钢管桩,包括,
[0005]钢管桩,
[0006]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分别位于钢管桩两侧的C型锁扣与T型锁扣,所述C型锁扣用于与相邻钢管桩上的T型锁扣卡接配合;
[0007]环形溢浆通道,所述钢管桩内,沿钢管桩下部设置有所述环形溢浆通道,所述环形溢浆通道一端与注浆管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若干带有引流部的溢流口,所述溢流口内填塞有止水球。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T型锁扣包括卡入C型锁扣的卡入部以及支撑端,所述支撑端与钢管桩接触端,朝外延伸形成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钢管桩焊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T型锁扣形成横截面为工字型的结构,且所述T型锁扣靠近钢管桩底部的位置,形成第一切割引导部。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C型锁扣的横截面为带有开口的C型结构,所述开口大于T型锁扣的支撑端厚度,小于所述加强板和卡入部的宽度。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沿所述C型锁扣的长度方向,还包括均设置于所述C型锁扣两侧,且与钢管桩连接的加劲板。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所述加劲板平行设置,且相邻加劲板之间的距离为1
‑
2m。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C型锁扣底部还设置有若干的第二切割引导部,所述第二切割引导部包括若干与所述钢管桩的长度方向呈锐角的封堵板。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浆管为软管,所述软管通过卡扣卡接于所述
环形溢浆通道上,使得注浆管的开口朝下。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于所述钢管桩中上部,设有固定卡扣,用于软管在钢管桩内壁上的固定。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位于钢管桩底部的切割齿口,所述切割齿口为沿所述钢管桩底部周向设置的锯齿状结构。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本技术中,通过C型锁扣和T型锁扣管的配合,使得钢管桩能够得以连接,且两者卡扣连接,使得整个的钢管桩能够形成一体,提升整个的稳定性。
[0019]本技术中,增加环形溢浆通道,以及止水球,在插打阶段通过持续注浆实现泥浆悬浮与裹挟钢管桩内部的土体以及砂石、极大减小钢管桩内壁与土层的内摩擦力实现钢管桩高效插打,在使用阶段由于注浆材料实现锁扣部位能有效止水,在拔出阶段通过高压注浆管注水实现固结沉淀泥浆或土层的松动以减小拔出阻力。
[0020]本技术中,利用加劲板,提高了C型锁扣与钢管桩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而在进行浇筑或者切割施工中,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富水砂层的CT型锁扣钢管桩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C型锁扣与T型锁扣的组装图;
[0023]图中:
[0024]1、钢管桩;2、C型锁扣;21、加劲板;22、封堵板;3、T型锁扣;31、卡入部;32、支撑端;33、加强板;34、引导部;4、注浆管;41、固定卡扣;5、环形溢浆通道;6、溢流口;7、止水球;8、注浆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本实施例中,主要介绍一种适用于富水砂层的CT型锁扣钢管桩的主要部件,参照附图1
‑
2所示,其包括钢管桩1,钢管桩1为若干个,沿待施工位置,若干个钢管桩1连接后形成围堰结构。若干个钢管桩1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
[0028]进一步地,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分别位于钢管桩1两侧的C型锁扣2管与T型锁扣3,所述C型锁扣2用于与相邻钢管桩1上的T型锁扣3卡接配合;
[0029]环形溢浆通道5,所述钢管桩1内,沿钢管桩1下部设置有所述环形溢浆通道5,所述环形溢浆通道5一端与注浆管4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若干带有引流部的溢流口6,所述溢流口6内填塞有止水球7。
[0030]本实施例中,直接在钢管桩内施工,且施工时,注浆管增加环形溢浆通道5,在钢管桩插打阶段通过持续注浆实现泥浆悬浮与裹挟钢管桩内部的土体以及砂石、极大减小钢管桩内壁与土层的内摩擦力实现钢管桩高效插打,在使用阶段由于注浆材料实现锁扣部位能有效止水,在拔出阶段通过高压注浆管注水实现固结沉淀泥浆或土层的松动以减小拔出阻
力,能有效提高施工工效、降低施工过程中垂直度难以有效保证、锁扣止水效果差造成泥水渗漏、围堰变形等质量安全风险。
[0031]本实施例中,相比于现有技术,其综合考虑了注浆、溢出以及连接等问题,使得施工更加安全,工期更短。
[0032]实施例2
[0033]本实施例中,主要结合使用场景,介绍一种适用于富水砂层的CT型锁扣钢管桩的核心结构。
[0034]参照附图1
‑
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适用于富水砂层的CT型锁扣钢管桩,主要用于泾渭河流域的钢管桩围堰施工,且主要是针对西北地区,或同类工程中,具有钢管桩设计深度深、漫滩及河道内水位较高,存在钢管桩插打困难、工效低、止水效果难以有效保证、拔出困难等问题。
[0035]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钢管桩包括以下部分:
[0036]参照附图1
‑
2所示,本实施例中,包括钢管桩1,所述钢管桩1由施工设计所计算选用,一端形成施工端,另一端形成连接端;
[0037]首先,C型锁扣2,所述C型锁扣2的横断面为一边开口的C形钢管,开口宽度略大于T型锁扣3的支撑端厚度,小于所述加强板和卡入部的宽度。在C型锁扣2长度方向每间隔一定长度在两侧焊接加劲板21,在端部切割成30
°
~45
°
锐角并用封堵板22焊接封堵,具体地,可以选用1
‑
2m的间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富水砂层的CT型锁扣钢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桩,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分别位于钢管桩两侧的C型锁扣与T型锁扣,所述C型锁扣用于与相邻钢管桩上的T型锁扣卡接配合;环形溢浆通道,所述钢管桩内,沿钢管桩下部设置有所述环形溢浆通道,所述环形溢浆通道一端与注浆管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若干带有引流部的溢流口,所述溢流口内填塞有止水球;所述T型锁扣包括卡入C型锁扣的卡入部以及支撑端,所述支撑端与钢管桩接触端,朝外延伸形成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钢管桩焊接;所述T型锁扣形成横截面为工字型的结构,且所述T型锁扣靠近钢管桩底部的位置,形成第一切割引导部;还包括位于钢管桩底部的切割齿口,所述切割齿口为沿所述钢管桩底部周向设置的锯齿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富水砂层的CT型锁扣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锁扣的横截面为带有开口的C型结构,所述开口大于T型锁扣的支撑端厚度,小于所述加强筋和卡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锋,王晓龙,杨超,赵俊杰,商博明,王陕郡,陈强,梁慧,祁熙鹏,荣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正诚路桥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