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气泡反应器,属于纳米气泡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反应箱,所述反应箱的一侧设置有进液口,所述反应箱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气口,还包括: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所述反应箱内,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动力组件以及传动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连接第二连接件,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动力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齿环,所述第二齿环外侧设置有搅拌件;以及控制机构,所述进气口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用于对进气口的进气量进行控制,具有能够控制纳米气泡反应速度的优点。能够控制纳米气泡反应速度的优点。能够控制纳米气泡反应速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气泡反应器
[0001]本技术涉及纳米气泡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纳米气泡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液体中存在的微小气泡,当气泡直径在100μm以下称作微米气泡,直径为100nm以下的气泡称为纳米气泡。微纳米气泡是指气泡发生时直径在数十微米到数百纳米之间的气泡,这种气泡是介于微米气泡和纳米气泡之间,具有常规气泡所不具备的物理与化学特性。
[0003]微纳米气泡具有气泡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吸附效率高、上升速度慢及较强的氧化性特点。在水中通入微纳米气泡,其具有可有效地分离水中固体杂质、快速提高水体氧浓度、杀灭水中有害细菌等优点。因此,发展微纳米气泡的发生装置是市场的必然趋势。
[0004]现有的气泡反应器在生产气泡过程中效率有限;而且难以提高反应转化率,因此反应必须间歇或者多级进行,增加成本、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气泡反应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纳米气泡反应器,包括反应箱,所述反应箱的一侧设置有进液口,所述反应箱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气口,还包括:
[0008]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所述反应箱内,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动力组件以及传动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连接第二连接件,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动力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齿环,所述第二齿环外侧设置有搅拌件;以及
[0009]控制机构,所述进气口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用于对进气口的进气量进行控制。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力组件包括:
[0011]第二动力件,所述第二动力件活动连接反应箱;以及
[0012]第一齿环,所述第一齿环连接所述第二动力件,所述第一齿环连接所述传动组件。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0014]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第一齿环,所述第一齿环带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旋转;
[0015]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连接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第二齿环,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带动第二齿环旋转。
[001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机构包括:
[0017]动力件,所述动力件设置在固定环的一侧,所述固定环内设置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通过固定销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
[0018]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环,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气口内;以及
[0019]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环内,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阻隔板进行折叠。
[002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组件包括:
[0021]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气口;以及
[0022]导向槽,所述安装板内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杆。
[002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0024]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三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固定环内;以及
[0025]第四传动齿轮,所述第四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固定环内,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三传动齿轮。
[0026]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本技术通过在进气口内设置有单向阀,能够使得进气口只能够进行通气,防止水倒流,气体经过进气口挤进入反应箱内,在反应箱内设置的搅拌机构,能够对液体进行充分的搅拌,达到加速产生纳米气泡的效果,随后产生的纳米气泡经过进液口排出从而收集,通过设置在进气口内的控制机构进行进气量的调节,完成纳米气泡生成速率的调节。
[0028]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技术实施例中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技术实施例中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技术实施例中控制机构的俯视图。
[0033]附图标记:1
‑
反应箱、2
‑
进液口、3
‑
进气口、4
‑
搅拌机构、41
‑
动力组件、411
‑
第二动力件、412
‑
第一齿环、42
‑
传动组件、421
‑
第一传动齿轮、422
‑
第一传动杆、423
‑
第二传动齿轮、43
‑
第二齿环、5
‑
搅拌件、6
‑
控制机构、61
‑
动力件、62
‑
旋转杆、63
‑
安装组件、631
‑
安装板、632
‑
导向槽、64
‑
传动组件、641
‑
第三传动齿轮、642
‑
第四传动齿轮、65
‑
阻隔板、66
‑
固定销、62
‑
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36]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纳米气泡反应器,参见图1~图4,包括反应箱1,所述反应箱1的一侧设置有进液口2,所述反应箱1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气口3,还包括:
[0037]搅拌机构4,所述搅拌机构4设置在所述反应箱1内,所述搅拌机构4包括动力组件41以及传动组件42,所述动力组件41连接第二连接件32,所述传动组件42的一端连接所述
动力组件41,所述传动组件4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齿环43,所述第二齿环43外侧设置有搅拌件5;以及
[0038]控制机构6,所述进气口3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机构6,所述控制机构6用于对进气口3的进气量进行控制。
[0039]在本实施例中,在进气口3内设置有单向阀,能够使得进气口3只能够进行通气,防止水倒流,气体经过进气口3挤进入反应箱1内,在反应箱1内设置的搅拌机构4,能够对液体进行充分的搅拌,达到加速产生纳米气泡的效果,随后产生的纳米气泡经过进液口2排出从而收集,通过设置在进气口3内的控制机构6进行进气量的调节,完成纳米气泡生成速率的调节。
[0040]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4,所述动力组件41包括: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气泡反应器,包括反应箱,所述反应箱的一侧设置有进液口,所述反应箱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气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所述反应箱内,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动力组件以及传动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连接第二连接件,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动力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齿环,所述第二齿环外侧设置有搅拌件;以及控制机构,所述进气口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用于对进气口的进气量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气泡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二动力件,所述第二动力件活动连接反应箱;以及第一齿环,所述第一齿环连接所述第二动力件,所述第一齿环连接所述传动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气泡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第一齿环,所述第一齿环带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旋转;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连接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郗庆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