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自膨式喇叭花保护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063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腹主动脉自膨式喇叭花保护伞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外层鞘管、内层鞘管和保护伞;外层鞘管中穿设有中空的内层鞘管;内层鞘管与外层鞘管之间设有保护伞,保护伞设为底部外翻的圆锥体形,圆锥体形保护伞的伞尖设于靠近操作者的一侧,保护伞的底部设于远离操作者的一侧;保护伞底部边缘设有外侧网兜环;靠近外侧网兜环的保护伞上设有动脉壁锚定部,保护伞内设有内侧网兜环;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操作导致的碎屑脱落栓塞肾动脉、下肢动脉的问题,喇叭花形伞体头端的动脉壁锚定部可有效抓壁,解决保护伞由于动脉内血流冲刷固定不牢的问题;双层网兜环可以保持网兜塑性,防止保护伞形变。伞形变。伞形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腹主动脉自膨式喇叭花保护伞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腹主动脉自膨式喇叭花保护伞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是临床上相对常见的急症。目前血管外科介入取栓操作容易产生血栓碎屑并经由腹主动脉输送、栓塞肾动脉、下肢远端细小动脉。颈动脉供应大脑组织,在对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时考虑到碎屑脱落导致的脑卒中,临床上已有相对成熟的脑血流保护装置。而下肢细小动脉供应的机体组织,因不会引起严重的致残致死性后果,而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取栓操作可能栓塞肾动脉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但由于腹主动脉内血流速度快、压力高,临床尚没有相应的腹主动脉内远端血流保护装置。因此,本
亟需解决如何在介入手术操作取栓的同时可以有效网罗肠系膜上动脉脱落的血栓碎屑,降低下肢远端细小动脉栓塞导致的组织缺血、坏死风险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如何在介入手术操作取栓的同时可以有效网罗肠系膜上动脉脱落的血栓碎屑,降低下肢远端细小动脉栓塞导致组织缺血、坏死风险的技术问题。
[0004]为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腹主动脉自膨式喇叭花保护伞装置,包括外层鞘管、内层鞘管和保护伞;外层鞘管中穿设有中空的内层鞘管;内层鞘管与外层鞘管之间设有保护伞,所述保护伞设为底部外翻的圆锥体形,圆锥体形保护伞的伞尖设于靠近操作者的一侧,保护伞的底部设于远离操作者的一侧;保护伞底部边缘设有外侧网兜环;靠近外侧网兜环的保护伞上设有动脉壁锚定部
[0005]优选地,所述保护伞包括密网网兜和网兜支撑杆;内层鞘管的外壁上设有保护伞伞尖固定点;伞尖固定点和外侧网兜环之间设有密网网兜;伞尖固定点和外侧网兜环之间设有多个网兜支撑杆。
[0006]优选地,所述多个网兜支撑杆由伞尖固定点至外侧网兜环呈放射状排布。
[0007]优选地,所述网兜支撑杆设为自然状态时为J形的弹性体。
[0008]优选地,所述网兜支撑杆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设有动脉壁锚定部。
[0009]优选地,所述动脉壁锚定部设为由表面粗糙的软质海绵样材料制作。
[0010]优选地,所述动脉壁锚定部设为由可显影材料制作。
[0011]优选地,所述保护伞内设有用于塑形防止撑开后保护伞形变的内侧网兜环。
[0012]优选地,所述内侧网兜环所在平面与外侧网兜环所在平面平行。
[0013]优选地,所述内层鞘管中设有防止血液返流装置。
[0014]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产品特别适用于肠系膜上动脉取栓介入治疗手术的血流保护。可以解
决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操作导致的碎屑脱落栓塞肾动脉、下肢动脉的问题,预防肾功能不全、“垃圾脚”等不良事件;本技术装置由常规股动脉入路,方便使用,同时减少了对患者的手术创伤操作;喇叭花形的头端倒刺样的锚点可有效抓壁,解决了血流冲刷固定不牢的问题;
[0016]本技术产品内层鞘管的内径可视情况制作为大内径,通过内层鞘管管腔中的取栓导管配合取栓手术;内层鞘管内放置防止血液回流装置,有效防止腹主动脉动脉血经鞘管排出,造成病人失血;
[0017]本技术依靠支撑杆的撑力和血流的冲力将保护伞完全释放,通过外层鞘管头端内壁的上推压力,将喇叭花保护伞的支撑杆逐渐收紧,将保护伞装置完全回收,简单方便;双层丝线的网兜可以良好地发挥喇叭花网兜塑性,防止保护伞形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腹主动脉自膨式喇叭花保护伞装置未释放阶段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腹主动脉自膨式喇叭花保护伞装置释放阶段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腹主动脉自膨式喇叭花保护伞装置在动脉内释放时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J处为血栓碎屑;
[0022]图4为本技术一种腹主动脉自膨式喇叭花保护伞装置回收时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外层鞘管;2.内层鞘管;3.防止血液返流装置;4.伞尖固定点;5.外侧网兜环;6.动脉壁锚定部;7.内侧网兜环;8.动脉壁;9.取栓导管;10.网兜支撑杆;11.密网网兜。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25]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腹主动脉自膨式喇叭花保护伞装置,包括外层鞘管1、内层鞘管2和保护伞;外层鞘管1中穿设有中空的内层鞘管2;内层鞘管2与外层鞘管1之间设有保护伞,保护伞设为底部外翻的圆锥体形,圆锥体形保护伞的伞尖设于靠近操作者的一侧,保护伞的底部设于远离操作者的一侧;保护伞底部边缘设有外侧网兜环5;靠近外侧网兜环5的保护伞上设有动脉壁锚定部6。保护伞包括密网网兜11和网兜支撑杆10;内层鞘管2的外壁上设有保护伞伞尖固定点4;伞尖固定点4和外侧网兜环5之间设有密网网兜11;伞尖固定点4和外侧网兜环5之间设有多个网兜支撑杆10。多个网兜支撑杆10由伞尖固定点4至外侧网兜环5呈放射状排布。网兜支撑杆10设为自然状态时为J形的弹性体。网兜支撑杆10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设有动脉壁锚定部6。动脉壁锚定部6设为由表面粗糙的软质海绵样材料制作。动脉壁锚定部6设为由可显影材料制作。保护伞内设有用于塑形防止撑开后保护伞形变的内侧网兜环7,内侧网兜环7所在平面与外侧网兜环5所在平面平行。内层鞘管2中设有防止血液返流装置3。
[0026]实施例
[0027]目前,由于临床血管外科医师利用现有的取栓导管等器具对肠系膜上动脉进行介
入取栓时,血栓可能会被撕开、碎裂并脱落。造成下肢远端细小动脉栓塞,导致有组织缺血、坏死的风险。
[0028]本技术一种腹主动脉自膨式喇叭花保护伞装置整体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如图2):
[0029]外层鞘管1,外径大约5

6F,内径大约4.5

5.5F;
[0030]内层鞘管2,内可通过导引导丝或细取栓导管9,内径根据需要可进行调节;防止血液反流装置3;
[0031]密网网兜11与8根网兜支撑杆10;网兜支撑杆10固定点也即伞尖固定点4;
[0032]保护伞外侧网兜环5,外侧网兜环5为一种与组织相容性良好,不会引起免疫和凝血反应的丝线组成;
[0033]网兜支撑杆10远端设置动脉壁锚定部6,此锚定部6由柔软、粗糙的海绵样可显影材质制作而成,在保护伞释放撑开时与动脉壁8贴合,借助网兜支撑杆10远端的向外扩张力和动脉壁锚定部6锚点上与血流运动相反的摩擦力,可有效防止保护伞被血流冲走;
[0034]保护伞内侧网兜环7,也是由与组织相容性良好,不会引起免疫和凝血反应的丝线制作,主要起保护伞塑性作用,防止网兜支撑杆10撑开后形变。
[0035]在肠系膜上动脉介入取栓时,先将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主动脉自膨式喇叭花保护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鞘管、内层鞘管和保护伞;外层鞘管中穿设有中空的内层鞘管;内层鞘管与外层鞘管之间设有保护伞,所述保护伞设为底部外翻的圆锥体形,圆锥体形保护伞的伞尖设于靠近操作者的一侧,保护伞的底部设于远离操作者的一侧;保护伞底部边缘设有外侧网兜环;靠近外侧网兜环的保护伞上设有动脉壁锚定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主动脉自膨式喇叭花保护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伞包括密网网兜和网兜支撑杆;内层鞘管的外壁上设有保护伞伞尖固定点;伞尖固定点和外侧网兜环之间设有密网网兜;伞尖固定点和外侧网兜环之间设有多个网兜支撑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腹主动脉自膨式喇叭花保护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网兜支撑杆由伞尖固定点至外侧网兜环呈放射状排布。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腹主动脉自膨式喇叭花保护伞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同磊郭大乔符伟国唐骁司逸林长泼唐涵斐沈洋方超严栋孙秀丽蔡亮朱家琦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