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器、连接系统及通信系统,涉及通信设备领域,能够减少连接器与PCB板之间的配合损耗,提高信号的传输速率。该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头模组、第二端头模组和多条电缆,第一端头模组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导电端子,第二端头模组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一一对应并通过电缆连接,第一导电端子相对电缆的一端设置有弹性连接端子。连接端子。连接端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器、连接系统及通信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连接系统及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通讯系统中,一般通过印制电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安装于PCB板上的芯片元件和连接器等构成信号传输通道。芯片内部的信号传递到PCB,然后通过PCB的内部走线连接到其他芯片,或者外接到连接器等元件,从而实现信号传输。
[0003]其中,连接器是连接不同PCB板之间的关键组件,在实现两块PCB板连接时,现有技术一般需要采用两个可插拔连接器,由于连接器与PCB板之间的可分离特性,连接器与连接器以及连接器与PCB板之间一般采用公母配合。在长期的插拔配合过程中,公母配合结构由于刚性公差容易导致连接器配合结构的损伤,导致配合误差大、精度低,从而增大PCB板与连接器的配合损耗,使得信号在高速传输中存在噪声、阻抗不连续、回损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连接系统及通信系统,能够减少连接器与PCB板之间的配合损耗,提高信号的传输速率。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头模组、第二端头模组和多条电缆,第一端头模组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导电端子,第二端头模组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一一对应并通过电缆连接,第一导电端子相对电缆的一端设置有弹性连接端子。
[0007]在此基础上,通过在第一导电端子相对电缆的一端设置有弹性连接端子,弹性端子可以使得第一端头模组与电路板之间实现弹性连接,减少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配合损耗,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通过设置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之间通过电缆连接,电缆一般采用高速电缆,高速电缆具有一定柔性,可以增加第一端头模组与第二端头模组之间的自由度,采用高速电缆代替传统的电路板走线,可以减少电路板走线的损耗。
[0008]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该连接器还包括固定框架,第一端头模组和第二端头模组通过固定框架连接,第一端头模组与固定框架活动连接。
[0009]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导电端子上设置有第一弹性端子,第一弹性端子的连接端与弹性连接端子的连接端平齐。
[0010]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二导电端子上设置有第二弹性端子。
[0011]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端头模组上设置有第一接地端子,第二端头模组上设置有第二接地端子,第一接地端子与第二接地端子之间导通。
[0012]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端头模组上设置有导向定位件。
[0013]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连接系统,该连接系统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以及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提供的连接器,第一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第一
端头模组可插拔连接,并通过弹性连接端子与第一导电端子导通,第二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第二端头模组连接,并与第二导电端子导通。
[0014]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自锁结构,第一端头模组插入自锁结构中,与第一电路板固定连接。
[0015]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二导电端子相对电缆的一端设置有弹性连接端子,第二导电端子通过弹性连接端子与第二电路板相连。
[0016]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二导电端子与第二电路板通过压接的方式相连,或者,第二导电端子与第二电路板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
[0017]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连接系统,该连接系统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第三电路板以及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提供的连接器,两个连接器的第一端头模组分别与第三电路板的两侧可插拔连接,第三电路板的两侧分别通过弹性连接端子与两个连接器的第一导电端子导通,第一电路板与其中一个连接器的第二端头模组连接并与第二导电端子导通,第二电路板与另一个连接器的第二端头模组连接并与第二导电端子导通。
[0018]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二导电端子与第一电路板通过弹性连接、压接或者焊接的方式连接,第二导电端子与第二电路板通过弹性连接、压接或者焊接的方式连接。
[0019]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连接系统,该连接系统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第三电路板以及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提供的连接器,第一电路板和第三电路板之间通过拉远连接器和连接线缆导通,第三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第一端头模组可插拔连接,并通过弹性连接端子与第一导电端子导通,第二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第二端头模组连接,并与第二导电端子导通。
[0020]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二导电端子与第二电路板通过弹性连接、压接或者焊接的方式连接。
[0021]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芯片、第二芯片以及如上述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任一项及其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提供的连接系统,第一芯片连接在第一电路板上,第二芯片连接在第二电路板上。
[0022]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二方面、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连接系统,以及第五方面的通信系统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连接系统的示意图之一;
[0024]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连接系统的示意图之二;
[0025]图3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连接器的示意图之一;
[0026]图4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连接器的示意图之二;
[0027]图5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连接器的示意图之三;
[0028]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的三维示意图;
[0030]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连接器的三维示意图;
[0031]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中第一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系统的示意图;
[0033]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连接系统的示意图;
[0034]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连接系统的示意图;
[0035]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0036]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系统中高速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系统中高速电缆与第三电路板的连接示意图;
[0038]图16为现有技术中连接系统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0039]图17为现有技术中连接系统的另一种应用场景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系统的应用场景的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004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头模组、第二端头模组和多条电缆,所述第一端头模组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第二端头模组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一一对应并通过所述电缆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相对所述电缆的一端设置有弹性连接端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框架,所述第一端头模组和所述第二端头模组通过所述固定框架连接,所述第一端头模组与所述固定框架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上设置有第一弹性端子,所述第一弹性端子的连接端与所述弹性连接端子的连接端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上设置有第二弹性端子。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头模组上设置有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二端头模组上设置有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之间导通。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头模组上设置有导向定位件。7.一种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
‑
6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第一端头模组可插拔连接,并通过所述弹性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导通,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第二端头模组连接,并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导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自锁结构,所述第一端头模组插入所述自锁结构中,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相对所述电缆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弹性连接端子,所述第二导电端子通过所述弹性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相连。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栋,陈冲,严航,张键,叶锦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