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码识别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0339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0:55
本申请提供一种编码识别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信号;根据第一信号的信令参数,确定候选编码集合,候选编码集合包括N组候选编码参数;针对N组候选编码参数中的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根据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中的删余矩阵,对第一信号中的第一数据的删余位置进行补充,得到第二数据;根据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第二数据进行解码,获得解码后的比特序列;根据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比特序列进行编码,得到第三数据;根据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确定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应的待验证数据;根据N组候选编码参数分别对应的N个待验证数据,在N组候选编码参数中确定出第一信号的一组目标编码参数。编码参数。编码参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码识别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编码识别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量移动宽带终端的涌现和物联网的发展,再加之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新业务的出现,使得移动数据业务量呈现爆炸式增长。根据香农信息理论,无线通信需求的增长和数据传输速率的提高,使得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对无线频谱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无线频谱资源紧缺。目前无线频谱资源是由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部门(international tecommunication un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ector,ITU

R)负责划分,各类通信设备只能使用授权频段进行通信。新的无线业务如果想获取可用的频谱资源,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求的增长和频谱的紧缺,二者之间出现难以调和的矛盾,将限制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0003]为解决需求增长与频谱紧缺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认知无线电系统,与周围环境交互信息,以感知和利用在该空间的可用频谱,随时发现并利用闲置的无线电波谱,实现多个用户可以同时接入频段进行通信,并避免无线通讯拥堵。
[0004]在多个终端同时接入频段进行通信时,为保证数据传输的性能,可以对信道进行编码,提高接收信号的纠错性能。常用的信道编码通常大致可以分为经典代数码与现代编码。经典代数码,例如纠错码(bose chaudhuri hocquenghem,BCH))\里所(reed

solomon,RS)码等。现代编码,如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LDPC)码等。发送端通过这些编码方式对数据进行编码,发送给接收端,接收端需要获得发送端的编码方式及编码的相关参数才能正确的译码。
[0005]考虑到带宽资源的限制,尤其是在认证无线电系统中,可能存在信道编码的参数是动态变化的情况。例如,通过自适应调制编码(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AMC)技术对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进行测量,从而动态的调整改变调制编码参数。在接收端无法获得完整的编码方式和编码的相关参数(例如,丢包的场景或存在干扰的场景)时,则无法正确译码,导致通信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编码识别方法及装置,用于实现在无法获得完整的编码方式和编码的相关参数时,仍可以正确解码,提高数据的接收性能。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编码识别方法,包括:接收第一信号;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信令参数,确定候选编码集合,所述候选编码集合包括N组候选编码参数;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针对N组候选编码参数中的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所述p依次取遍1至N中的任意一个正整数,执行:根据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中的删余矩阵,对所述第一信号中的第一数据的删余位置进行补充,得到第二数据;根据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解码,获得解码后的比特序列;根据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所述比特序列进行编码,
得到第三数据;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确定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应的待验证数据;根据确定出的所述N组候选编码参数分别对应的N个待验证数据,在所述N组候选编码参数中确定出所述第一信号的一组目标编码参数。
[0008]通过上述方法,根据第一信号中的信令,确定N组候选编码参数,并根据N组候选编码参数,确定每组候选编码参数对应的待验证码字软信息,通过选择适用于删余的编码方法的识别度量,即每组候选编码参数对应的待验证数据进行验证,实现了较高的类间区分度,可以更好的识别出第一信号的一组目标编码参数,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识别无周期删余卷积码的技术问题,同时扩展了卷积码的可识别范围,提高了编码识别的性能。
[0009]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候选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编码方式,删余矩阵,编码码率。
[0010]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信令参数,确定所述候选编码集合;所述第一信号的信令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带宽参数、调制参数。
[0011]例如,可以通过第一信号的信令参数,确定候选编码集合中编码码率,为后续目标编码参数的识别做准备和筛选,提高编码识别的效率。
[0012]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确定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应的分组卷积码BCC生成矩阵;根据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应的BCC生成矩阵,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解码,获得所述解码后的比特序列。
[0013]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在不同候选编码方式对应的候选编码参数下,都确定出BCC生成矩阵,对第一信号中的第一数据(例如,增加删余位置后的第二数据)进行解码,降低无删余周期的编码识别的难度,提高解码效率和成功率。
[0014]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候选编码参数包括的编码方式为Turbo编码方式;根据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中包括的删余矩阵和编码码率,确定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应的Turbo编码器包含的第一子编码器;根据所述第一子编码器的递归系统卷积码RSC生成矩阵,确定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应的BCC生成矩阵。
[0015]通过上述方法,在候选编码参数包括的编码方式为Turbo编码方式时,可以先根据Turbo编码器确定第一子编码器,再确定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应的BCC生成矩阵,通过将Turbo码盲识别问题等效为RSC盲编码识别,进而等效为简单的BCC盲编码识别,有效的解决了无周期删余的Turbo码的盲编码识别方法缺失问题。从而,降低直接通过Turbo编码器进行对应解码的难度,提高解码效率和编码识别的成功率。
[0016]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包括的编码方式为RSC编码方式;根据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中包括的删余矩阵和编码码率,确定RSC编码方式对应的编码器的RSC生成矩阵;根据所述RSC生成矩阵,确定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应的BCC生成矩阵。
[0017]通过上述方法,在候选编码参数包括的编码方式为RSC编码方式时,可以根据RSC编码方式对应的编码器的RSC生成矩阵,确定BCC生成矩阵,简化了解码难度。使得本申请可以有效识别有删余周期的RSC码,以及无删除周期的RSC码。即在确定编码方式为RSC编码方式时,可以将RSC盲编码识别等效为简单的BCC盲编码识别,降低了RSC盲编码识别的难度,同时扩展了卷积码的可识别范围,包括任意码率的常规卷积码识别、任意码率的Turbo码盲识别,任意码率的RSC码盲识别,适用范围广。
[0018]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包括的编码方式为BCC编码方式;根据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中包括的删余矩阵和编码码率,确定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应的BCC生成矩阵。
[0019]通过上述方法,在候选编码参数包括的编码方式为BCC编码方式时,可以确定出相应的BCC生成矩阵。从而,实现了对BCC编码方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第一信号;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信令参数,确定候选编码集合,所述候选编码集合包括N组候选编码参数;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针对N组候选编码参数中的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所述p依次取遍1至N中的任意一个正整数,执行:根据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中的删余矩阵,对所述第一信号中的第一数据的删余位置进行补充,得到第二数据;根据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解码,获得解码后的比特序列;根据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所述比特序列进行编码,得到第三数据;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确定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应的待验证数据;根据确定出的所述N组候选编码参数分别对应的N个待验证数据,在所述N组候选编码参数中确定出所述第一信号的一组目标编码参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编码方式,删余矩阵,编码码率。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信令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带宽参数、调制参数。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解码,获得解码后的比特序列,包括:确定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应的分组卷积码BCC生成矩阵;根据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应的BCC生成矩阵,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解码,获得所述解码后的比特序列。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编码参数包括的编码方式为Turbo编码方式;所述根据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确定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应的BCC生成矩阵,包括:根据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中包括的删余矩阵和编码码率,确定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应的Turbo编码器包含的第一子编码器;根据所述第一子编码器的递归系统卷积码RSC生成矩阵,确定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应的BCC生成矩阵。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包括的编码方式为RSC编码方式;所述根据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确定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应的BCC生成矩阵,包括:根据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中包括的删余矩阵和编码码率,确定RSC编码方式对应的编码器的RSC生成矩阵;根据所述RSC生成矩阵,确定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应的BCC生成矩阵。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包括的编码方式为
BCC编码方式;所述根据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确定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应的BCC生成矩阵,包括:根据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中包括的删余矩阵和编码码率,确定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应的BCC生成矩阵。8.如权利要求4

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确定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应的待验证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第三数据中包括的对应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中的删余矩阵的删余比特位的码字软信息,及所述第二数据的码字,确定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对应的待验证数据。9.如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确定出的所述N组候选编码参数分别对应的N个待验证数据,在所述N组候选编码参数中确定出所述第一信号的一组目标编码参数,包括:分别确定所述N个待验证数据的校正子的后验概率对数似然比;分别确定所述N个待验证数据的校正子的后验概率对数似然比的似然概率;将所述似然概率为最大值对应的一组候选编码参数,作为所述一组目标编码参数。10.一种编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信令参数,确定候选编码集合,所述候选编码集合包括N组候选编码参数;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针对N组候选编码参数中的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所述p依次取遍1至N中的任意一个正整数,执行:根据所述第p组候选编码参数中的删余矩阵,对所述第一信号中的第一数据的删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王方刚刘钰汤文博王宏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