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除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010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除臭装置,除臭装置主体内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洗涤空腔、滴滤空腔、精滤空腔,洗涤空腔内部设置有除臭机构,除臭机构包括蓄水池,滴滤空腔内固定连接有滤料层且顶部的若干排气孔的顶部均装设有净化罐,净化罐内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板且顶端连接排气管;净化罐内部设置有拆装机构,拆装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净化罐内部且顶端插入排气管内的连接管,连接管前侧固定伸缩杆,伸缩杆前端固定滑块,滑块一侧固定卡块,净化罐设置有与伸缩杆适配且滑动连接的连接槽,连接槽两侧设置若干个与卡块适配的卡槽,卡块与卡槽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物除臭装置在增强除臭效果的同时便于更换净化组件。的同时便于更换净化组件。的同时便于更换净化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除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废水或污水的生物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生物除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除臭装置又称生物一体化处理装置,生物一体化处理装置是微生物降解气体中有机污染物的主要场所,是通过一系列处理方式使臭气达到可排放标准的装置。现有技术的生物除臭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点:一是除臭手段单一导致除臭效果较差,二是除臭装置中的过滤罐难以拆卸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技术提出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在增强除臭效果的同时便于更换净化组件。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生物除臭装置,包括除臭装置主体,所述除臭装置主体内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洗涤空腔、滴滤空腔、精滤空腔,所述洗涤空腔内部设置有除臭机构,所述除臭机构包括蓄水池,所述滴滤空腔内固定连接有滤料层且顶部的若干排气孔的顶部均装设有净化罐,所述净化罐内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板且顶端连接排气管;
[0006]所述净化罐内部设置有拆装机构,所述拆装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净化罐内部且顶端插入排气管内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前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前端固定连接滑块,所述滑块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净化罐前侧壁中上部设置有与伸缩杆适配且滑动连接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两侧设置若干个与卡块适配的卡槽,所述卡块与卡槽滑动连接。
[0007]作为一种改进,上述方案中:
[0008]所述蓄水池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贯穿除臭装置主体侧壁向外伸出的进气管、排水管,所述进气管与排水管中部均设置有阀门,所述洗涤空腔顶壁中部设置有与滴滤空腔连通的排气窗。
[0009]作为一种改进,上述方案中:
[0010]所述排气管贯穿并螺纹连接在所述精滤空腔的顶部。
[0011]作为一种改进,上述方案中:
[0012]所述净化罐密封螺纹连接在排气孔顶部。
[0013]作为一种改进,上述方案中:
[0014]所述连接管位于活性炭过滤板上方。
[0015]作为一种改进,上述方案中:
[0016]所述连接管顶部外周与排气管的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密封圈。
[0017]作为一种改进,上述方案中:
[0018]所述活性炭过滤板为两组且一上一下平行间隔布置。
[0019]本技术生物除臭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本申请中,臭气先通过进气管进入蓄水池,硫化氢被水吸附溶解,去除硫化氢的臭气通过排气窗进入滴滤空腔,通过过滤料层内微生物的降解对臭气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处理后的臭气再通过排气孔进入净化罐经活性炭过滤板进行吸附,通过三级处理完成整个除臭流程,相对单一的处理手段,明显增强了除臭效果,更有利于获得满足排放标准的气体。同时,本申请在净化罐内设置拆装机构,通过伸缩杆与连接槽的配合以及滑块上的卡块与卡槽的配合,实现了连接管与净化罐、排气管的安装与分离,使得装置的净化组件更换操作简单快捷,显著提升了更换效率,也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生物除臭装置的主视局部剖视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生物除臭装置中净化罐的主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生物除臭装置中净化罐的主视局部剖面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生物除臭装置中净化罐的俯视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除臭装置主体;2、除臭机构;3、拆装机构;4、蓄水池;5、进气管;6、阀门;7、排水管;8、排气窗;9、滴滤空腔;10、滤料层;11、排气孔;12、精滤空腔;13、净化罐;14、活性炭过滤板;15、连接管;16、伸缩杆;17、连接槽;18、卡槽;19、滑块;20、密封圈;21、卡块;22、洗涤空腔;23、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生物除臭装置,包括除臭装置主体1,除臭装置主体1内部下方设置有洗涤空腔22,中部设置有滴滤空腔9,上方设置有精滤空腔12。
[0029]洗涤空腔22内部设置有除臭机构2,除臭机构2包括蓄水池4,蓄水池4右侧壁固定连接有进气管5,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排水管7,进气管5与排水管7中部均设置有阀门6且二者分别贯穿除臭装置主体1的侧壁向外伸出,排水管7用于排出吸收硫化氢达到饱和的水。
[0030]滴滤空腔9内部固定连接有滤料层10。洗涤空腔22顶部居中设置有排气窗8,经水初步过滤后的气体由排气窗8进入滤料层10进行二次过滤。
[0031]滴滤空腔9的顶部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排气孔11,排气孔11顶部均密封螺纹连接有净化罐13,净化罐13内部中部均固定连接有两组上下间隔平行布置的活性炭过滤板14,净化罐13的顶部均设置有排气管23。多个排气管23均贯穿并螺纹连接在精滤空腔12的顶部,螺纹连接方便拆装,通过排气管23将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的臭气向外排放。
[0032]为方便检修以及更换组件,精滤空腔12设置有独立的仓门,该仓门可参照常规技
术手段设置为单开门或对开门,只要能将精滤空腔12的前开口关闭即可,此处不一一列举。
[0033]净化罐13的内部设置有拆装机构3,拆装机构3包括连接管15,连接管15滑动连接在净化罐13内部上侧且顶部连接排气管23,具体的,连接管15顶部插入排气管23内且连接管15顶部外周与排气管23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密封圈20,保障连接管15与排气管23之间的气密性。连接管15前部固定连接有向前伸出的伸缩杆16,伸缩杆16前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9,滑块19后侧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21,净化罐13前侧壁中上部设置与伸缩杆16适配且滑动连接的连接槽17,连接槽17的左右两侧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个与卡块21适配的卡槽18,卡块21均滑动连接在卡槽18内部,通过卡槽18将卡块21与滑块19固定,进而将连接管15与净化罐13固定。连接管15位于活性炭过滤板14上方,经过活性炭过滤板14过滤后的气体经连接管15从排气管23排出。
[0034]本申请的生物除臭装置的工作原理:臭气通过进气管5进入蓄水池4内部后其内部的硫化氢被水吸附溶解,去除硫化氢的臭气通过排气窗8进入滴滤空腔9,经过滤料层10内微生物的降解对臭气进一步净化,之后通过排气孔11进入净化罐13,再经过活性炭过滤板14吸附除臭,完成整个除臭过程,臭气经多次处理,净化效果得到进一步增强,处理完的气体通过排气管23排放到大气中。当需要更换某一净化罐13时,打开仓门,向前拉动该净化罐13上的滑块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包括除臭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装置主体(1)内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洗涤空腔(22)、滴滤空腔(9)、精滤空腔(12),所述洗涤空腔(22)内部设置有除臭机构(2),所述除臭机构(2)包括蓄水池(4),所述滴滤空腔(9)内固定连接有滤料层(10)且顶部的若干排气孔(11)的顶部均装设有净化罐(13),所述净化罐(13)内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板(14)且顶端连接排气管(23);所述净化罐(13)内部设置有拆装机构(3),所述拆装机构(3)包括滑动连接在净化罐(13)内部且顶端插入排气管(23)内的连接管(15),所述连接管(15)前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6),所述伸缩杆(16)前端固定连接滑块(19),所述滑块(19)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21),所述净化罐(13)前侧壁中上部设置有与伸缩杆(16)适配且滑动连接的连接槽(17),所述连接槽(17)两侧设置若干个与卡块(21)适配的卡槽(18),所述卡块(21)与卡槽(18)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习亚娟李锋薛雪玲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石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