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气源输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913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净化气源输出系统,包括:净化箱;压缩空气储罐,所述压缩空气储罐安装于所述净化箱的中间安装舱的内部;真空储罐,所述真空储罐安装于所述净化箱的中间安装舱的内部且位于压缩空气储罐的一侧;进风罩,所述进风罩安装所述净化箱的中间安装舱的一侧,且与中间安装舱的内壁之间形成初效过滤舱,所述初效过滤舱的内部设置有初效过滤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净化气源输出系统,通过设置真空储罐和压缩空气储罐,根据真空储罐与压缩空气储罐的压力,自动平衡自动控制主泵启停,自动控制进气电磁阀和排气电磁阀的开关,使供气平稳,延长主泵使用寿命,使系统更节能,避免主泵长时间运行对设备造成损坏。主泵长时间运行对设备造成损坏。主泵长时间运行对设备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化气源输出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配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化气源输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对药品进行配药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人工使用注射器进行配药,有很大风险造成二次污染,为保证配药的环境无菌环境,又需要对大空间进行过滤净化,成本太高又太高。
[0003]在对气体净化中,通常需要使用到净化设备,目前的净化设备通常包括储气罐,泵,过滤器等组成;
[0004]但目前的净化设备同行只设置有一个储气罐,在气体使用过程中,泵需要不断使用,对泵的消耗大,气泵也不能达到最大化利用。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净化气源输出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净化气源输出系统,降低人工配药污染风险;解决了目前的净化设备同行只设置有一个储气罐,在气体使用过程中,泵需要不断使用,对泵的消耗大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净化气源输出系统,包括:
[0008]净化箱;
[0009]压缩空气储罐,所述压缩空气储罐安装于所述净化箱的中间安装舱的内部;
[0010]真空储罐,所述真空储罐安装于所述净化箱的中间安装舱的内部且位于压缩空气储罐的一侧;
[0011]进风罩,所述进风罩安装于所述净化箱的中间安装舱的一侧,且与中间安装舱的内壁之间形成初效过滤舱,所述初效过滤舱的内部设置有初效过滤器。
[0012]灭菌舱,所述灭菌舱设置于在所述净化箱的一侧,且里面安装有紫外线灯和自动感应开关。r/>[0013]输气机构,所述输气机构包括主泵,所述主泵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进气三通和出气三通。
[0014]所述进气三通另外两端分别与真空单向阀和进气电磁阀连接,所述真空单向阀和进气电磁阀分别管道连接真空储罐和进风罩。
[0015]所述出气三通另外两端分别连接中效过滤器和泄压电磁阀;所述中效过滤器通过压缩空气单向阀连接压缩空气储罐。
[0016]所述真空储罐上端空气入口通过管道和收缩电磁阀连接净化箱侧面真空接口。
[0017]所述压缩空气储罐上端出口通过和推进电磁阀与排空三通连接,所述排空三通的两端分别排空电磁阀和净化箱侧面压缩空气接口。所述排空电磁阀另与排空过滤器连接。
[0018]优选的,所述主泵进出管线上分别设置有进气电磁阀和泄压电磁阀。以保证主泵
的平稳运行。
[0019]优选的,所述真空储罐和压缩空气储罐上分别设置有电子真空表和电子压力表。更准确的控制气泵启停。
[0020]优选的,所述净化箱侧面装有灭菌舱,设置有自动杀菌开关;对配套使用的净化配药手柄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0021]优选的,所述净化箱的一侧且对应初效过滤舱的位置开设有进风孔,所述净化箱的下侧安装舱的一侧安装有风机,所述净化箱的一侧对应风机的位置开设有出风槽。
[0022]优选的,所述净化箱的一侧设置有真空接口和压缩空气接口,所述收缩电磁阀和推进电磁阀的输出端均通过管道分别与真空接口和压缩空气接口连接。
[0023]优选的,所述初效过滤器包括滤网主体,所述滤网主体的上侧连接有连接架,所述滤网主体的下侧连接有定位块,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卡锁机构,所述初效过滤舱顶部的一侧开设有条形孔,初效过滤舱的顶部且位于条形孔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机构。
[0024]优选的,所述卡锁机构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上贯穿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连接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固定筒的内部设置有发条,发条的内侧端与所述连接轴固定,所述发条的外侧端与固定筒的内壁固定连接。
[0025]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净化气源输出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6]本技术提供一种净化气源输出系统,通过设置真空储罐和压缩空气储罐,根据真空储罐与压缩空气储罐的压力,自动平衡自动控制主泵启停,自动控制进气电磁阀和排气电磁阀的开关,使供气平稳,延长主泵使用寿命,使系统更节能,避免主泵长时间运行对设备造成损坏。以及对配套使用的配药手柄进行消毒杀菌,以防止工作时造成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0027]为本技术提供的净化气源输出系统示意图:
[0028]图1 为净化气源输出系统的第一实施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净化气源输出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整体外观后视图;
[0031]图4为整体外观正视图;
[0032]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净化气源输出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图5所示的初效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7为图5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35]图8为图7所示的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9为净化气源输出系统气体流向图。
[0037]图中标号:
[0038]1、净化箱,2、上侧安装舱,3、中间安装舱,4、下侧安装舱,
[0039]5、主泵,6进风罩,7初效过滤器,8、进风孔,9、真空储罐,10、压缩空气储罐,11、进气电磁阀,12、泄压电磁阀,13、中效过滤器,14、压缩空气单向阀,15、电子压力表,16电子真空表,17、真空单向阀,18、推进电磁阀,19、收缩电磁阀,20、排空电磁阀,21、排空过滤器,22、进气管,23、进气三通,24、进气主管,25、出气主管,26、出气三通,27、压缩空气储罐出口,28、真空储罐进气口,29、泄压出口,30、净化空气回收管,
[0040]31、变压器,32、控制主板,33、开关电源,34、灭菌舱,35、紫外线灯管,36、风机,
[0041]37、输气机构,38、真空接口,39、压缩空气接口,40、排空口,41、排空三通,42、出风槽,43、补气电磁阀,44、收缩调速阀,45、推进调速阀,46、散热进风口
[0042]219、限位槽,218、卡锁机构,211、固定筒,212、发条,213、连接轴,214、手柄,215、限位块,
[0043]216、定位机构,221、安装块,222、柱形孔,223、入孔,224、弧形限位孔,217、条形孔,
[0044]71、滤网主体,72、定位块,73、连接架,8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46]第一实施例
[0047]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净化气源输出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输送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净化气源输出系统,包括:
[0048]净化箱1;
[0049]压缩空气储罐10,所述压缩空气储罐10安装于所述净化箱1的中间安装舱3的内部;
[0050]真空储罐9,所述真空储罐9安装于所述净化箱1的中间安装舱3的内部且位于压缩空气储罐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气源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箱;压缩空气储罐,所述压缩空气储罐安装于所述净化箱的中间安装舱的内部;真空储罐,所述真空储罐安装于所述净化箱的中间安装舱的内部且位于压缩空气储罐的一侧;进风罩,所述进风罩安装于所述净化箱的中间安装舱的一侧,且与中间安装舱的内壁之间形成初效过滤舱,所述初效过滤舱的内部设置有初效过滤器;灭菌舱,所述灭菌舱设置于所述净化箱的上侧安装舱的一侧,内部装有紫外线杀菌灯;输气机构,所述输气机构包括主泵;所述主泵的输入端通过进气主管与进气三通连接,所述进气三通另外两端通过真空单向阀和进气电磁阀分别连接真空储罐和进风罩;所述真空储罐通过收缩电磁阀连接净化箱侧面真空接口;所述主泵的输出端通过出气主管与出气三通连接,所述出气三通另外两端分别连接中效过滤器和泄压电磁阀,所述中效过滤器通过压缩空气单向阀连接压缩空气储罐;所述压缩空气储罐通过推进电磁阀连接排空三通,所述排空三通另外两端分别与排空电磁阀和净化箱侧面压缩空气接口相连接,所述排空电磁阀另一端连接排空过滤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气源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气源输出系统采用多阶段过滤处理气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气源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气源输出系统中采用部分净化气体回收利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伟罗旭张文利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汇正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