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幼儿约束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909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幼儿约束手套,属于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手套本体和衔接在手套本体入口处的腕套,所述腕套上连接有固定带;所述手套本体包括手指部和手掌部,所述手指部的前端向手掌部的掌心方向弯曲;所述手套本体由手面布、手心布和侧边支撑体围合形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约束手套,将手指部设计成弯曲结构,婴幼儿带上去之后手指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改善了约束手套的依从性,能够提高婴幼儿佩戴约束手套时的舒适度;通过调节机构能够方便调节腕套的松紧程度,使其贴合在婴幼儿的腕部,防止婴幼儿手部从约束手套中挣脱。防止婴幼儿手部从约束手套中挣脱。防止婴幼儿手部从约束手套中挣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幼儿约束手套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幼儿约束手套,属于护理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婴幼儿自控能力差,无意识乱动频繁,在接受临床医护护理时难以配合各项监护及治疗,例如,婴幼儿的手部在乱动乱抓时可能碰伤或抓伤自己,甚至导致监测接头、输液针头等从身体上脱落,从而影响正常的输液、引流等,进而造成危险和意外伤害。临床上,通过约束手套限制婴幼儿手部活动,是确保婴幼儿治疗、护理顺利进行的常用方法。
[0003]目前婴幼儿通常是直接采用与成人相同样式的约束手套,一般都是由两层网孔片制成的扁平网袋结构。但婴幼儿的习惯与成人不同,容易出现握持反射,而传统的约束手套结构简单,对婴幼儿的依从性差,影响了婴幼儿佩戴时的舒适度。
[000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专利技术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婴幼儿约束手套,改善了约束手套的依从性,能够提高婴幼儿佩戴约束手套时的舒适度。
[0006]本技术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7]一种婴幼儿约束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和衔接在手套本体入口处的腕套,所述腕套上连接有固定带;
[0008]所述手套本体包括手指部和手掌部,所述手指部的前端向手掌部的掌心方向弯曲;
[0009]所述手套本体由手面布、手心布和侧边支撑体围合形成,所述侧边支撑体将所述手面布的左侧边、前侧边和右侧边与所述手心布的左侧边、前侧边和右侧边依次连接。r/>[0010]可选的,所述侧边支撑体具有中空的内腔,所述侧边支撑体由侧边支撑布缝合形成,所述侧边支撑体的内腔中填充有定型支撑物,所述定型支撑物的前端与所述手指部前端的弯曲形状相匹配。
[0011]可选的,所述手面布、手心布和侧边支撑布采用网孔布。
[0012]可选的,所述定型支撑物采用气囊。
[0013]可选的,所述侧边支撑体的前端开设有取放缝,所述取放缝的两侧边通过拉链连接。
[0014]可选的,所述拉链为双头拉链。
[0015]可选的,本技术提供的婴幼儿约束手套还包括腕套调节机构,所述腕套调节机构包括:
[0016]调节带,所述调节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
[0017]环绕所述腕套间隔设置有若干根限位扣,所述调节带依次穿过所述限位扣后通过所述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连接。
[0018]可选的,所述调节带内填充有海绵层。
[0019]可选的,所述固定带与所述调节带连接。
[0020]可选的,所述手套本体还包括大拇指护套部,所述大拇指护套部衔接在所述手套本体的左侧或右侧。
[0021]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0022]本技术提供的约束手套,将手指部设计成弯曲结构,婴幼儿带上去之后手指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改善了约束手套的依从性,能够提高婴幼儿佩戴约束手套时的舒适度;通过调节机构能够方便调节腕套的松紧程度,使其贴合在婴幼儿的腕部,防止婴幼儿手部从约束手套中挣脱;在调节带内设置柔软的泡沫层,泡沫垫用魔术贴进行大小固定,便于防止约束手套从婴幼儿手部脱落;约束手套透气性好,也方便医务人员观察婴幼儿的手部情况。
附图说明
[002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婴幼儿约束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侧边支撑体与手面布、手心布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6]图中,100、手套本体;110、手指部;120、手掌部;130、大拇指护套部;101、手面布;102、手心布;103、侧边支撑体;1031、侧边支撑布;1032、定型支撑物;200、腕套;300、固定带;400、拉链;510、调节带;520、限位扣;530、魔术贴勾面;540、魔术贴毛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8]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9]如图1及图2中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婴幼儿约束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00和衔接在手套本体100入口处的腕套200,腕套200上连接有固定带300。
[0030]其中,手套本体100用于包裹婴幼儿的手部,腕套200上连接的固定带300可捆绑到床体上,限制婴幼儿手部的活动。
[0031]具体的,手套本体100包括手指部110和手掌部120,手指部110的前端向手掌部120的掌心方向弯曲,使手套本体100形成弯曲状,弯曲状的内腔能够供婴幼儿随意握拳,更好的适用于婴幼儿的习惯。
[0032]手套本体100由手面布101、手心布102和侧边支撑体103围合形成,侧边支撑体103将手面布101的左侧边、前侧边和右侧边与手心布102的左侧边、前侧边和右侧边依次连接。相比于传统的两个布片制成约束手套,本技术提供的婴幼儿约束手套内部形成有更多的空间,提供婴幼儿握拳时的舒适度。在握拳时,手心布102被婴幼儿握在掌心中,能够避免婴幼儿的掌心被指甲扎伤。
[0033]为了更好的对手套本体100的内腔形状进行定型,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侧边支撑体103具有中空的内腔,侧边支撑体103由侧边支撑布1031缝合形成,侧边支撑体103的内腔中填充有定型支撑物1032,定型支撑物1032的前端与手指部110前端的弯曲形状相匹配。如此设置,可通过定型支撑物1032将手套本体100的内腔在一定程度上撑开。
[0034]进一步的,当手面布101、手心布102和侧边支撑布1031采用网孔布时,透气性好,而且能够方便医护人员观察婴幼儿的手部情况。而传统方式中,为了得到具有一定形状内腔的手套,通常需要采用密闭的手套,导致透气性差。
[0035]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定型支撑物1032采用气囊,既能起到一定强度的支撑作用,又能在婴幼儿手掌伸开时带动气囊一定程度上弯曲变形,提高该婴幼儿约束手套的依从性。
[0036]在其中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侧边支撑体103的前端开设有取放缝,取放缝的两侧边通过拉链400连接,打开拉链400后可方便取放气囊,以及时清洗约束手套。
[0037]进一步的,拉链400可采用双头拉链,方便操作。
[0038]为了防止婴幼儿的手部从约束手套中挣脱,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的婴幼儿约束手套还包括腕套调节机构,可通过腕套调节机构来调节腕套200的松紧程度,使其贴合在婴幼儿的腕部。
[0039]具体的,腕套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带510和环绕腕套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幼儿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本体和衔接在手套本体入口处的腕套,所述腕套上连接有固定带;所述手套本体包括手指部和手掌部,所述手指部的前端向手掌部的掌心方向弯曲;所述手套本体由手面布、手心布和侧边支撑体围合形成,所述侧边支撑体将所述手面布的左侧边、前侧边和右侧边与所述手心布的左侧边、前侧边和右侧边依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支撑体具有中空的内腔,所述侧边支撑体由侧边支撑布缝合形成,所述侧边支撑体的内腔中填充有定型支撑物,所述定型支撑物的前端与所述手指部前端的弯曲形状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面布、手心布和侧边支撑布采用网孔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幼儿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支撑物采用气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岩金芳赖淑蓉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