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茶油螺旋式压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906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山茶油螺旋式压榨装置。所述山茶油螺旋式压榨装置,包括:底板、入料桶;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固定连接于后连接框架的顶部,所述延伸板的背面转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入料桶的顶部,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山茶油螺旋式压榨装置通过第二连接轴转动,并通过第二锥形齿轮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轴转动,使过滤环旋转,并随着机器的运转产生震动,对注入的油料进行初步过滤,避免杂物进入压榨装置,有效的保证了油料机运转时内部的稳定,提高了榨油机的使用寿命。高了榨油机的使用寿命。高了榨油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茶油螺旋式压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榨油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茶油螺旋式压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山茶油取自山茶属山茶科油茶树的种籽。山茶油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去壳,晒干,粉碎,蒸,榨油,过滤。
[0003]榨油机就是指借助于机械外力的作用,通过提高温度,激活油分子,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的机器。
[0004]现有的榨油机在进行榨油前,将油料注入入料装置后,并没有阻隔杂物筛分的装置,从而容易导致杂质进入榨油机的内部,从而导致榨油机内部卡死。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山茶油螺旋式压榨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山茶油螺旋式压榨装置,解决了现有多数榨油机注料时不具备过滤杂质的功能,容易导致榨油机卡机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山茶油螺旋式压榨装置包括:底板、入料桶;
[0008]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固定连接于后连接框架的顶部,所述延伸板的背面转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
[0009]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入料桶的顶部,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环,所述过滤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安装板,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之间啮合,所述连接轴位于入料桶的中间部位,所述过滤网的网眼大小与油料相匹配,所述连接轴贯穿限位块。
[0010]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后支撑架,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出料框的底部开设有卸料槽,两个所述后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后连接框架,所述后连接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框,所述后连接框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皮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均贯穿并延伸至后连接框架正面与背面的外部。
[0011]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前支撑架,两个所述前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前连接框架,所述入料桶固定连接于前连接框架的顶部。
[0012]优选的,所述前连接框架与后连接框架相对的两侧之间安装有防护筒,所述防护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油框。
[0013]优选的,所述防护筒的内部设置有榨螺轴,所述榨螺轴的一端与第一转轴固定连
接。
[0014]优选的,所述榨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之间设置有间距不同的螺纹距,所述螺纹距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缩短。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外表面且位于过滤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搅动叶,四个所述搅动叶呈十字对称设置。
[0016]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山茶油螺旋式压榨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一种山茶油螺旋式压榨装置,通过将油料添加进入入料桶的内部,电机通过传动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轴转动,并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轴转动,并通过第二锥形齿轮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轴转动,使过滤环旋转,并随着机器的运转产生震动,对注入的油料进行初步过滤,避免杂物进入压榨装置,有效的保证了油料机运转时内部的稳定,提高了榨油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山茶油螺旋式压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的压榨装置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所示的压榨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1所示的加料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4所示的加料桶的三维立体图;
[0023]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山茶油螺旋式压榨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标号:1、后连接框架,2、第一皮带轮,3、第一转轴,4、电机安装板,5、出油框,6、前连接框架,7、入料桶,8、前支撑架,9、卸料槽,10、后支撑架,11、出料框,12、防护筒,13、第一连接轴,14、过滤环,15、过滤网,16、搅动叶,17、第二皮带轮,18、延伸板,19、皮带,20、第二连接轴,21、限位块,22、第一锥形齿轮,23、固定板,24、第二锥形齿轮,25、榨螺轴,26、螺纹距,27、螺旋叶片,28、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第一实施例
[0027]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山茶油螺旋式压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压榨装置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压榨杆的结构示意图。山茶油螺旋式压榨装置包括:底板28、入料桶7;
[0028]延伸板18,所述延伸板18固定连接于后连接框架1的顶部,所述延伸板 18的背面转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7,所述第二皮带轮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20,所述第二连接轴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24;
[0029]固定板23,所述固定板23固定连接于入料桶7的顶部,所述固定板23 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22,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13,所述第一连接轴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环14,所述过滤环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5,所述
固定板23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1,所述底板2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安装板4,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2 与第二锥形齿轮24之间啮合,所述第一连接轴13位于入料桶7的中间部位,所述过滤网15的网眼大小与油料相匹配,用于阻挡大于油料的杂物进入榨油机内部,所述第二连接轴20贯穿限位块21,限位块21用于限制第二连接轴 20的位置。
[0030]所述底板2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后支撑架10,所述底板28的顶部且位于出料框11的底部开设有卸料槽9,两个所述后支撑架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后连接框架1,所述后连接框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框11,所述后连接框架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与第二皮带轮17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19,所述第一转轴3的两端均贯穿并延伸至后连接框架1正面与背面的外部,所述皮带19与第一转轴3的连接处同样设置有皮带轮;
[0031]所述底板28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前支撑架8,两个所述前支撑架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前连接框架6,所述入料桶7固定连接于前连接框架6 的顶部,且内部槽与前连接框架6内部槽相连通;
[0032]所述前连接框架6与后连接框架1相对的两侧之间安装有防护筒12,所述防护筒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油框5;
[0033]所述防护筒12的内部设置有榨螺轴25,所述榨螺轴25的一端与第一转轴3固定连接;
[0034]所述榨螺轴2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27,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茶油螺旋式压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28)、入料桶(7);延伸板(18),所述延伸板(18)固定连接于后连接框架(1)的顶部,所述延伸板(18)的背面转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7),所述第二皮带轮(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20),所述第二连接轴(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24);固定板(23),所述固定板(23)固定连接于入料桶(7)的顶部,所述固定板(2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22),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13),所述第一连接轴(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环(14),所述过滤环(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5),所述固定板(23)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1);所述底板(2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安装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茶油螺旋式压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后支撑架(10),所述底板(28)的顶部且位于出料框(11)的底部开设有卸料槽(9),两个所述后支撑架(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后连接框架(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常山富而康山茶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