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电阻片及雾化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884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发热电阻丝以及设于所述发热电阻丝两端的电极片,所述发热电阻丝包括凸起部和基底部,所述凸起部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基底部的截面面积;还涉及一种由所述发热电阻丝制成的雾化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发热电阻丝可以提前接触烟油对烟油进预热,加快了烟油的渗透速度,保证了烟油供给充足、减少了干烧的风险;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发热电阻片用于制造雾化芯,增加了出雾量,增强了抽吸口感,减少了焦糊味;此外,增加了发热电阻丝与陶瓷基体的连接面积,增强了发热电阻丝与陶瓷基体的连接强度,防止了发热电阻丝的脱落。热电阻丝的脱落。热电阻丝的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热电阻片及雾化芯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装置
,特别是涉及发热电阻片及雾化芯。

技术介绍

[0002]陶瓷发热体,又称雾化芯,广泛用于电子烟中。陶瓷发热体一般包括导液的多孔陶瓷体及设置多孔陶瓷体上的发热电阻片。陶瓷体的一侧侧面向内凹陷形成进油槽,远离进油槽的一侧侧面为雾化面,发热电阻片固定安装于雾化面,发热电阻片通电发热,进而对从进油槽进入多孔陶瓷体内部到达雾化面的烟油进行雾化。但是由于发热电阻片安装于陶瓷发热体的雾化面,使得烟油经过陶瓷体到达发热电阻片一侧才能被发热电阻片加热雾化,使得发热电阻片的发热效率较低,进而影响雾化芯对烟油的雾化效果,降低了使用者的感官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升发热效率并能够改善雾化效果的发热电阻片。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5]一种发热电阻片,包括发热电阻丝以及设于所述发热电阻丝两端的电极片,所述发热电阻丝包括凸起部和基底部,所述凸起部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基底部的截面面积。
[0006]优选地,所述发热电阻丝呈蛇形排布,所述发热电阻丝的截面呈T形或直角形。
[0007]优选地,所述发热电阻丝的截面面积的范围为0.016

0.017mm2。
[0008]优选地,所述发热电阻丝的截面面积为0.0168mm2。
[0009]优选地,所述凸起部的最大宽度为所述基底部最大宽度的1/3

2/3。
[00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凸起部的最大宽度为所述基底部最大宽度的1/3。
[0011]优选地,所述凸起部的厚度为所述发热电阻丝厚度的2/5

3/5。
[00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凸起部的厚度为所述发热电阻丝厚度的1/2。
[0013]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芯。
[0014]一种雾化芯,所述雾化芯包括上述发热电阻片。
[0015]优选地,所述雾化芯还包括与所述发热电阻片连接的陶瓷基体,所述发热电阻片嵌入所述陶瓷基体一侧,所述发热电阻丝的基底部靠近所述陶瓷基体设置,且所述发热电阻丝的基底部以及至少部分凸起部嵌入所述陶瓷基体。
[0016]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所述发热电阻丝除了包括基底部还设有凸起部,所述基底部置入陶瓷基体内,可以提前接触烟油对烟油进预热,进而增加了烟油的流动性,加快了烟油的渗透速度,保证了烟油供给充足、减少了干烧的风险;将本技术所述的发热电阻片用于制造雾化芯,增加了出雾量,增强了抽吸口感,减少了焦糊味;此外,增加了发热电阻丝与陶瓷基体的连接面积,增强了发热电阻丝与陶瓷基体的连接强度,防止了发热
电阻丝的脱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发热电阻片的示意图;
[0019]图2为雾化芯的示意图;
[0020]图3为所述雾化芯截面示意图;
[0021]图4为发热电阻丝的截面示意图;
[0022]其中,1为发热电阻片、11为发热电阻丝、111为凸起部、112为基底部、12为电极片、13为引脚、2为陶瓷基体、21为储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4]实施例1
[0025]图1为本技术的发热电阻片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发热电阻片包括发热电阻丝11以及设于所述发热电阻丝11两端的电极片12,所述发热电阻丝11包括凸起部111和基底部112,所述凸起部111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基底部112的截面面积。
[0026]参照图1所示,所述发热电阻丝11呈蛇形排布,所述发热电阻丝11的截面呈T形或直角形。作为可替换地,图4为发热电阻丝的截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发热电阻丝11的截面形状可呈T形、倒T形以及将凸起部111设于基底部112的正反两面的不同侧边的形成的弯角方向不同的直角形。
[0027]作为优选地,本实施例所述发热电阻丝11的截面形状优选为倒T形。
[0028]所述发热电阻丝11的截面面积的范围为0.016

0.017mm2。
[0029]所述发热电阻丝11的截面面积为0.0168mm2。
[0030]所述凸起部111的最大宽度为所述基底部112最大宽度的1/3

2/3,所述凸起部111的厚度为所述发热电阻丝11厚度的2/5

3/5。
[0031]作为优选地,所述凸起部111的最大宽度为所述基底部112最大宽度的1/3,所述凸起部111的厚度为所述发热电阻丝11厚度的1/2。
[0032]所述发热电阻片还包括设于其两侧且与所述发热电阻丝11平面垂直的引脚13。所述引脚13一体成型于所述发热电阻丝11的回转边及电极片12的侧边,所述引脚13顶部自所述发热电阻丝11回转边延伸后弯折置入所述陶瓷基体2内,用以保证所述发热电阻丝11和陶瓷基体2的连接的牢固性。所述引脚13的底部呈T形或L形;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顶部指的是靠近所述发热电阻丝11的方向,所述底部指的是远离所述发热电阻丝11平面的方向。作为优选地,与发热电阻丝11连接的引脚13底部呈倒T形,与所述电极片12连接的引脚13底部呈对向设置的L形。
[0033]作为可选地,所述引脚13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发热电阻丝11的截面形状相同。
[0034]实施例2
[0035]图2为雾化芯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雾化芯包括上述发热电阻片1。
[0036]所述雾化芯还包括与所述发热电阻片1连接的陶瓷基体2,所述发热电阻片1嵌入所述陶瓷基体2一侧,具体地,所述发热电阻片1的发热电阻丝11和电极片12嵌入所述陶瓷基体2、且引脚13插入所述陶瓷基体2,所述陶瓷基体2上设有供所述引脚13插入的置物盲孔,所述陶瓷基体2远离所述发热电阻片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置烟油的储油槽21。所述储油槽21呈棱台状、圆台状或椭圆台状,所述储油槽21的开口端的孔径大于所述储油槽21底端的孔径。
[0037]图3为雾化芯截面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发热电阻丝11的基底部112朝向所述陶瓷基体2设置,且所述发热电阻丝11的基底部112以及至少部分凸起部111嵌入所述陶瓷基体2。所述基底部112平面与所述陶瓷基体2的平面齐平或所述基底部112凸出于所述陶瓷基体2的平面设置。所述基底部112朝向所述陶瓷基体2设置,也即所述发热电阻丝11朝向所述陶瓷基体2的横截面呈倒T字形、或嵌入部分与所述陶瓷基体2的侧面平行的直角形,使得所述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电阻片,包括发热电阻丝以及设于所述发热电阻丝两端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电阻丝包括凸起部和基底部,所述凸起部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基底部的截面面积;所述发热电阻丝呈蛇形排布,所述发热电阻丝的截面呈T形或直角形;所述凸起部的最大宽度为所述基底部最大宽度的1/3

2/3;所述凸起部的厚度为所述发热电阻丝厚度的2/5

3/5;所述发热电阻丝的回转边及电极片的侧边设有与其一体成型并与所述电热电阻丝平面垂直的引脚,所述引脚的底部呈T形或L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电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电阻丝的截面面积的范围为0.016

0.017mm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友昌余明先张霖冼锐伟王伟江王超何培与何晓刚姚伟昌戴高环李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陶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