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曳引机及电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8666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54
本申请涉及电梯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梯曳引机及电梯系统,其中,电梯曳引机包括:机座,机座的一侧设有铁芯座,铁芯座上设有定子铁芯组件,且铁芯座的底部两侧对应设置有第一防倾覆平台和第二防倾覆平台;转子铁芯组件,设于铁芯座上,并与定子铁芯组件之间形成有沿所述转子铁芯组件径向的磁场;支撑座,设于机座上,并罩设于铁芯座的外部,且支撑座的底部设有第三防倾覆平台,第三防倾覆平台位于第一防倾覆平台和第二防倾覆平台的一侧,且第三防倾覆平台的下端面与第一防倾覆平台和第二防倾覆平台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由此能够提高电梯曳引机的使用寿命,并提高电梯曳引机安装固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电梯曳引机安装固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电梯曳引机安装固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曳引机及电梯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电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梯曳引机及电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曳引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电力拖动设备,它利用通电的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形成电磁转矩。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上安装有永磁体,利用定子绕组产生的旋转磁场和转子永磁体磁场相互作用,使得永磁转子跟随定子产生的旋转磁场同步旋转。
[0003]相关技术中,电梯曳引机主要采用轴向磁通曳引机,轴向磁通曳引机会产生轴向磁拉力,电机中轴承受到单边磁拉力的影响易导致轴承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曳引机及电梯系统,用以提高电梯曳引机中轴承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电梯曳引机的使用寿命,并能够保证电梯曳引机安装固定的稳定性。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梯曳引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的一侧设有铁芯座,所述铁芯座上设有定子铁芯组件,且所述铁芯座的底部两侧对应设置有第一防倾覆平台和第二防倾覆平台;转子铁芯组件,设于所述铁芯座上,并与所述定子铁芯组件之间形成有沿所述转子铁芯组件径向的磁场;支撑座,设于所述机座上,并罩设于所述铁芯座的外部,且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设有第三防倾覆平台,所述第三防倾覆平台位于所述第一防倾覆平台和所述第二防倾覆平台的一侧,且所述第三防倾覆平台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防倾覆平台和所述第二防倾覆平台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000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电梯曳引机包括机座、铁芯座、定子铁芯组件、转子铁芯组件和支撑座。其中,定子铁芯组件设于铁芯座上且具有绕组,铁芯座设于机座上,转子铁芯组件也设于铁芯座上,并能够与定子铁芯组件之间相配合以形成能够产生沿转子铁芯组件径向的磁场,即电梯曳引机采用径向磁场集中绕组永磁电机,此时由于磁拉力存在于电梯曳引机的径向方向,从而避免了电梯曳引机中的轴承因在轴向磁拉力的作用下而发生磨损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了电梯曳引机的使用寿命。由于采用径向磁场集中绕组永磁电机的电梯曳引机径向尺寸较大,厚度较薄,因此通过在铁芯座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第一防倾覆平台和第二防倾覆平台,用于支撑机座,并在机座的另一侧设置的支撑座的底部设第三防倾覆平台,第三防倾覆平台位于第一防倾覆平台和第二防倾覆平台的一侧,以与第一防倾覆平台和第二防倾覆平台之间相配合,以增加底部支撑面积,并将整机载荷合理分布至曳引机厚度方向的两侧,从而提高电梯曳引机的防倾覆能力,进而提高了电梯曳引机安装固定的稳定性。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防倾覆平台和所述第二防倾覆平台之间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贯穿所述第三防倾覆平台,使得所述第三防倾覆平台形成两个支撑段,两个所述支撑段的延伸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防倾覆平台和所述第二防倾覆平台的延伸方向相
垂直;其中,所述第一防倾覆平台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防倾覆平台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固定孔,每个所述支撑段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固定孔。
[000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第一防倾覆平台和第二防倾覆平台设置凹槽,且使凹槽延伸至贯穿第三防倾覆平台,从而可将整机载荷均布至其径向方向的两侧,以进一步提高电梯曳引机的防倾覆能力。且在凹槽的限定下,第一防倾覆平台与第三防倾覆平台形成的一个支撑段之间呈三角形,且第二防倾覆平台与另一个支撑段之间也形成三角形,又通过在第一防倾覆平台上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第一固定孔,在第二防倾覆平台上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第二固定孔,并在凹槽两侧的支撑段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三固定孔,则利用多个紧固件分别贯穿第一防倾覆平台上的至少两个第一固定孔和与第一防倾覆平台相连的一个支撑段上的第三固定孔,并利用多个紧固件贯穿第二防倾覆平台上的至少两个第二固定孔和与第二防倾覆平台相连的一个支撑段上的第三固定孔,以将整机固定于电梯系统的支撑梁上,从而保证整机安装固定的可靠性。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子铁芯组件包括转子铁芯和与所述转子铁芯相连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前轴承、后轴承、磁钢和曳引轮,所述曳引轮位于所述前轴承与所述后轴承之间,所述磁钢位于所述转子铁芯组件与所述定子铁芯组件之间;其中,所述曳引轮与所述前轴承和所述后轴承沿同一轴线设置。
[001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整机采用两个双密封轴承(即前轴承和后轴承),后端固定,前端为自由端,曳引轮及磁钢安装在转子铁芯上,转子铁芯安装在转轴上,曳引轮集中载荷中心与前轴承和后轴承的中线重合,使得整机结构布置更加规整。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座背离所述曳引轮的一侧设有传感器接口,所述曳引轮上设有磁环传感器,所述磁环传感器与所述传感器接口电连接;和/或,所述转轴靠近所述后轴承的一端设有速度传感器。
[001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支撑座背离曳引轮的一侧设置传感器接口,可方便在现场对磁环传感器进行更换。当然,如果曳引机后端操作空间满足磁环传感器更换操作,磁环传感器也可以安装于后端,可以根据现场空间灵活布置。
[0013]通过在转轴靠近后轴承的一端设置速度传感器,从而可实现对转轴转速的实时监控,便于工作人员控制和调整。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机座的顶部设有接线平台,所述接线平台上设置有接线组件;和/或,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有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或,所述支撑座的相对两侧设有刹车制动组件。
[0015]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机座的顶部设置接线平台,接线平台上设置有接线组件,便于外部线缆通过接线组件与曳引机电连接,以实现曳引机的正常运行。
[0016]通过在支撑座的顶部设置用于安装固定曳引机的安装平台,从而便于利用紧固件通过安装平台上的第一安装孔将曳引机安装固定于电梯系统的导轨上。
[0017]通过在支撑座的相对两侧设置刹车制动组件,具体的,刹车制动组件设置在转子铁芯的筋板上,使得转子变形小,抱闸气隙小,噪音低。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座的顶部两侧还设有吊装平台,所述吊装平台上设有吊装孔。
[0019]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支撑座的顶部两侧设置吊装平台,并在吊装平台上配
置吊装孔,每个吊装平台上的吊装孔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以便于吊装设备通过与吊装孔连接,从而将电梯曳引机吊装至电梯系统的安装位置进行安装。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座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转轴同轴设置,并与所述前轴承的尺寸相适配。
[0021]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支撑座上对应曳引轮的位置设置第二安装孔,以便于转轴、前轴承和后轴承的安装和拆卸,结构和原理均较为简单,易于实现。
[00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座还设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密封连接。
[0023]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支撑座上设置与第二安装孔密封连接的防尘盖,从而可防止污染物从第二安装孔进入转子铁芯组件,有助于提高整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曳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所述机座的一侧设有铁芯座,所述铁芯座上设有定子铁芯组件,且所述铁芯座的底部两侧对应设置有第一防倾覆平台和第二防倾覆平台;转子铁芯组件,设于所述铁芯座上,并与所述定子铁芯组件之间形成有沿所述转子铁芯组件径向的磁场;支撑座,设于所述机座上,并罩设于所述铁芯座的外部,且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设有第三防倾覆平台,所述第三防倾覆平台位于所述第一防倾覆平台和所述第二防倾覆平台的一侧,且所述第三防倾覆平台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防倾覆平台和所述第二防倾覆平台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倾覆平台和所述第二防倾覆平台之间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贯穿所述第三防倾覆平台,使得所述第三防倾覆平台形成两个支撑段,两个所述支撑段的延伸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防倾覆平台和所述第二防倾覆平台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其中,所述第一防倾覆平台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防倾覆平台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固定孔,每个所述支撑段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固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组件包括转子铁芯和与所述转子铁芯相连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前轴承、后轴承、磁钢和曳引轮,所述曳引轮位于所述前轴承与所述后轴承之间,所述磁钢位于所述转子铁芯组件与所述定子铁芯组件之间;其中,所述曳引轮与所述前轴承和所述后轴承沿同一轴线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轶华方燕霞李访
申请(专利权)人:菱王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