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方柱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8171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方柱套,包括方柱套本体,所述方柱套本体由四个L形拼接件依次首尾拼接而成;所述L形拼接件包括L形拼接板,所述L形拼接板的一端一体连接有相互平行的外压板和内撑板,所述内撑板位于外压板的内侧,所述内撑板朝向外压板的一侧一体连接有第一齿带;所述L形拼接板的另一端一体连接有插板,所述插板的板身内侧一体连接有第二齿带;相邻所述L形拼接板之间通过插板插入至外压板和内撑板之间完成拼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中,将方柱套设置为拼装式,解除方柱套的使用限制,降低方柱套的拆装难度;组成方柱套的L形拼接件之间通过改变拼接的深度可以改变整体的大小,可以适应不同大小方柱使用,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应性。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方柱套


[0001]本技术属于方柱
,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方柱套。

技术介绍

[0002]室外建筑有许多木质方柱,方柱外面要用塑料套件进行保护以防止木柱腐烂并以各种造型使外观美化。
[0003]现有的方柱套多为固定式结构,有固定的尺寸,并需要在方柱安装的同时进行安装,使用限制大,无法在用于不同大小方柱时做出适应性调整。
[0004]如何设计一种组合式方柱套,如何降低方柱套的安装难度,并增加方柱套对不同大小方柱的适应性,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方柱套,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方柱套安装难度大,并且无法在用于不同大小方柱时做出适应性调整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方柱套,包括方柱套本体,所述方柱套本体由四个L形拼接件依次首尾拼接而成;
[0007]所述L形拼接件包括L形拼接板,所述L形拼接板的一端一体连接有相互平行的外压板和内撑板,所述内撑板位于外压板的内侧,所述内撑板朝向外压板的一侧一体连接有第一齿带;所述L形拼接板的另一端一体连接有插板,所述插板的板身内侧一体连接有第二齿带;
[0008]相邻所述L形拼接板之间通过插板插入至外压板和内撑板之间完成拼接并通过第二齿带与第一齿带的配合完成限位;
[0009]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将方柱套本体分为四个L形拼接件,任意一个L形拼接件上的插板可以直接插入至相邻L形拼接件上的内撑板和外压板之间,并通过插板上的第二齿带与内撑板上的第一齿带配合完成限位,实现相邻所述L形拼接件的拼接;不受方柱是否已固定的限制,可以直接在方柱上进行安装;相邻L形拼接件上的插板插入至内撑板和外压板之间的深度会决定整体拼接后的大小,改变插接深度就可以适应不同大小方柱上方柱套的安装。
[0010]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压板远离连接L形拼接板一端朝向内撑板的一侧一体连接有压头;
[0011]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压头可以在插板插入外压板和内撑板之间后将插板紧紧的压在内撑板上,增加插板上第二齿带与内撑板上第一齿带的配合度,增加插接后的稳定性,避免整体结构松脱。
[0012]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带的齿向设置为朝向L形拼接板的方向;
[0013]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限制第一齿带的方向,为降低插板插入至外压板和内撑
板之间的难度以及增加插板插入至外压板和内撑板之间后的稳定性提供前提条件。
[0014]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L形拼接板连接插板的一边板身内侧连接有内撑条,所述内撑条远离连接L形拼接板的一端端面与相邻L形拼接板上的内撑板的板身内侧面在同一平面上;
[0015]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增加内撑条来增加方柱套安装后与方柱之间的接触点位,避免方柱套架空导致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变差;确保内撑条可以和内撑板同时与方柱接触,避免方柱套安装后松动。
[0016]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齿带的齿向设置为朝向L形拼接板的方向;
[0017]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配合第一齿带可以降低插板插入至外压板和内撑板之间的难度,并增加插板插入至外压板和内撑板之间后的稳定性。
[0018]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结构中,将方柱套设置为拼装式,解除方柱套的使用限制,降低方柱套的拆装难度;组成方柱套的L形拼接件之间通过改变拼接的深度可以改变整体的大小,可以适应不同大小方柱使用,具有较高的适应性;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L形拼接件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拼接状态下俯视图。
[0022]图中:1.L形拼接板;2.外压板;3.内撑板;4.压头;5.第一齿带;6.插板;7.第二齿带;8.内撑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4]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5]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方柱套,包括方柱套本体,方柱套本体由四个L形拼接件依次首尾拼接而成;L形拼接件包括L形拼接板1,L形拼接板1的一端一体连接有相互平行的外压板2和内撑板3,内撑板3位于外压板2的内侧,内撑板3朝向外压板2的一侧一体连接有第一齿带5;L形拼接板1的另一端一体连接有插板6,插板6的板身内侧一体连接有第二齿带7;相邻L形拼接板1之间通过插板6插入至外压板2和内撑板3之间完成拼接并通过第二齿带7与第一齿带5的配合完成限位;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将方柱套本体分为四个L形拼接件,任意一个L形拼接件上的插板6可以直接插入至相邻L形拼接件上的内
撑板3和外压板2之间,并通过插板6上的第二齿带7与内撑板3上的第一齿带5配合完成限位,实现相邻L形拼接件的拼接;不受方柱是否已固定的限制,可以直接在方柱上进行安装;相邻L形拼接件上的插板6插入至内撑板3和外压板2之间的深度会决定整体拼接后的大小,改变插接深度就可以适应不同大小方柱上方柱套的安装。
[0026]进一步的,外压板2远离连接L形拼接板1一端朝向内撑板3的一侧一体连接有压头4;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压头4可以在插板6插入外压板2和内撑板3之间后将插板6紧紧的压在内撑板3上,增加插板6上第二齿带7与内撑板3上第一齿带5的配合度,增加插接后的稳定性,避免整体结构松脱。
[0027]进一步的,第一齿带5的齿向设置为朝向L形拼接板1的方向;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限制第一齿带5的方向,为降低插板6插入至外压板2和内撑板3之间的难度以及增加插板6插入至外压板2和内撑板3之间后的稳定性提供前提条件。
[0028]进一步的,L形拼接板1连接插板6的一边板身内侧连接有内撑条8,内撑条8远离连接L形拼接板1的一端端面与相邻L形拼接板1上的内撑板3的板身内侧面在同一平面上;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增加内撑条8来增加方柱套安装后与方柱之间的接触点位,避免方柱套架空导致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变差;确保内撑条8可以和内撑板3同时与方柱接触,避免方柱套安装后松动。
[0029]进一步的,第二齿带7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方柱套,包括方柱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柱套本体由四个L形拼接件依次首尾拼接而成;所述L形拼接件包括L形拼接板(1),所述L形拼接板(1)的一端一体连接有相互平行的外压板(2)和内撑板(3),所述内撑板(3)位于外压板(2)的内侧,所述内撑板(3)朝向外压板(2)的一侧一体连接有第一齿带(5);所述L形拼接板(1)的另一端一体连接有插板(6),所述插板(6)的板身内侧一体连接有第二齿带(7);相邻所述L形拼接板(1)之间通过插板(6)插入至外压板(2)和内撑板(3)之间完成拼接并通过第二齿带(7)与第一齿带(5)的配合完成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朗捷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