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耐用防老化O型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8169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耐用防老化O型密封圈,属于汽车密封件技术领域,包括密封圈本体,所述密封圈本体包括第一耐磨层,所述第一耐磨层内侧一周复合连接有第一隔温层,所述第一隔温层内侧一周复合连接有第一抗压层,所述第一抗压层内侧一周复合连接有第二抗压层,所述第二抗压层内侧一周复合连接有第二隔温层,所述第二隔温层内侧一周复合连接有第二耐磨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降低密封圈自身形变程度,延缓老化速率,保证密封效果,同时有效降低了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的摩擦损耗,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圈的使用寿命。圈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耐用防老化O型密封圈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密封件
,具体讲是一种汽车耐用防老化O型密封圈。

技术介绍

[0002]橡胶密封圈广泛用于内燃机车、汽车、拖拉机、工程机械、机床及各种液压气动元件等密封,可承担固定、往复和旋转运动的密封,在机械产品的密封中O型橡胶密封圈占50%以上,其中在汽车发动机上O形密封圈对发动机各机构传动之间的密封起着重要作用。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510877608.7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耐老化O型橡胶密封圈,包括:内部的金属材料圆环与外部的软性材料包覆层;所述外部的包覆层的圆周外径具有环形凹槽;所述金属材料圆环由不锈钢或铜制成;所述软性材料包覆层由丁苯胶、聚氨酯、壳聚糖、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防老剂、氢氧化铝、亚磷酸三苯酯组成。所述软性材料包覆层原料的重量份为:丁苯胶12

15份、聚氨酯5

8份、壳聚糖3

5份、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1

3份、防老剂6

10份、氢氧化铝1

5份、亚磷酸三苯酯10

15份。该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用耐老化O型橡胶密封圈,通过内部的金属圆环与外部的软性材料包覆层,达到持久耐用、抗老化的效果;并且,该O型橡胶密封圈采用的原料易得,价格低廉,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0004]以上对比文件具有以下问题:
[0005](1)密封圈在使用后容易产生变形,发生老化,导致密封圈密封性不高和持续密封效率低下的现象,对发动机运作产生影响。
[0006](2)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会与连接件产生摩擦,造成密封圈的磨损,因而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耐用防老化O型密封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耐用防老化O型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所述密封圈本体包括第一耐磨层,所述第一耐磨层内侧一周复合连接有第一隔温层,所述第一隔温层内侧一周复合连接有第一抗压层,所述第一抗压层内侧一周复合连接有第二抗压层,所述第二抗压层内侧一周复合连接有第二隔温层,所述第二隔温层内侧一周复合连接有第二耐磨层。
[0009]进一步的,环所述密封圈本体外侧一周开设有防滑凸起,环所述密封圈本体内侧一周开设有内槽。
[0010]进一步的,环所述第一抗压层内部一周等分开设有多个承压空腔。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抗压层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O形钢环。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本体内侧截面与外侧截面均呈弧面状。
[0013]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汽车耐用防老化O型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0014]其一:本技术通过承压空腔与O形钢环的配合使用,在密封圈承压时,分摊部分压力,降低密封圈自身形变程度,从而延缓老化速率,保证密封效果。
[0015]其二:本技术通过防护凸起与内槽中设置的润滑剂配合作用,有效降低了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的摩擦损耗,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截断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密封圈本体;11、第一耐磨层;12、第一隔温层;13、第一抗压层;14、第二抗压层;15、第二隔温层;16、第二耐磨层;2、防滑凸起;3、内槽;4、承压空腔;5、O形钢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4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汽车耐用防老化O型密封圈,如图1

图4所示,包括密封圈本体1,所述密封圈本体1内侧截面与外侧截面均呈弧面状,从而在安装时,保证密封圈本体1与连接件呈过盈配合,提高密封效果,所述密封圈本体1包括第一耐磨层11,所述第一耐磨层11内侧一周复合连接有第一隔温层12,所述第一隔温层12内侧一周复合连接有第一抗压层13,所述第一抗压层13内侧一周复合连接有第二抗压层14,所述第二抗压层14内侧一周复合连接有第二隔温层15,所述第二隔温层15内侧一周复合连接有第二耐磨层16,第一耐磨层11与第二耐磨层16均为丁晴橡胶层,第一隔温层12与第二隔温层15均为聚四氟乙烯层,第一抗压层13与第二抗压层14均为丁基橡胶层,环所述密封圈本体1外侧一周开设有防滑凸起2,环所述密封圈本体1内侧一周开设有内槽3,内槽3中填充有润滑剂,利用防滑凸起2增大密封圈本体1与其外侧连接件的摩擦阻力,并利用内槽3中的润滑剂降低密封圈本体1与其内侧连接件的摩擦阻力,从而在内侧连接件转动时,保证密封圈本体1不会随之转动,从而减少密封圈本体1受到的摩擦损耗,延长使用寿命,环所述第一抗压层13内部一周等分开设有多个承压空腔4,在受到挤压时,第一抗压层13受压力形变,并向承压空腔4内侧凹陷,使得承压空腔4内部压强增高,在挤压结束后,利用空气压强作用,使得第一抗压层13复原,所述第二抗压层14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O形钢环5,利用O形钢环5的材料强度,充当密封圈本体1的骨架,并在受挤压时,分摊部分挤压作用力。
[0024]工作原理:在进行密封圈本体1安装工作时,利用内侧与外侧弧面设计,使得密封圈本体1弧面凸起处与待密封件呈过盈配合,并利用第一耐磨层11为丁基橡胶可形变特性,使得密封圈本体1与待密封件完全贴合,提升密封效果,在受到挤压时,第一抗压层13受压
力形变,并向承压空腔4内侧凹陷,使得承压空腔4内部压强增高,在挤压结束后,利用空气压强作用,使得第一抗压层13复原,并配合O形钢环5使得密封圈本体1保持O形,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利用防滑凸起2增大密封圈本体1与其外侧连接件的摩擦阻力,同时利用内槽3中的润滑剂降低密封圈本体1与其内侧连接件的摩擦阻力,从而在内侧连接件转动时,减少密封圈本体1受到的摩擦损耗,延长使用寿命。
[002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耐用防老化O型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圈本体(1),所述密封圈本体(1)包括第一耐磨层(11),所述第一耐磨层(11)内侧一周复合连接有第一隔温层(12),所述第一隔温层(12)内侧一周复合连接有第一抗压层(13),所述第一抗压层(13)内侧一周复合连接有第二抗压层(14),所述第二抗压层(14)内侧一周复合连接有第二隔温层(15),所述第二隔温层(15)内侧一周复合连接有第二耐磨层(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耐用防老化O型密封圈,其特征在于: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璨何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熹贾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