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堵头及电源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7636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堵头及电源盒。模块化堵头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折边,折边能够发生形变,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能够相对折叠,模块化堵头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对折叠,线束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实现模块堵头和线束的组装;在第二状态下,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对打开,实现模块堵头和线束的拆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块化堵头通过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设置为能够相对折叠,从而可以将线束组装在模块化堵头内,使得线束满足安规IP40的要求;通过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设置为能够相对打开,从而将线束从模块化堵头上拆卸下来,实现模块化堵头的重复利用。头的重复利用。头的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堵头及电源盒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化堵头及电源盒,属于电源盒相关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源盒在各个行业应用很广泛,LED照明行业也不例外;为了给LED灯具提供符合安规及产品规格需求的高品质电源,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细节优化及配置。
[0003]为了使电源盒满足安规要求(例如:线束的防拉,IP40认证等),需要将线束输入及输出位置进行保护,避免边缘间隙过大导致无法通过测试。通常采用注塑头组合线束,以保证电源输入和输出线束出口位置符合安规IP40的要求,但是,采用注塑头组合线束,使得线束的灵活性不够;同时许多Ip20的场合直接使用注塑头组合线束,造成成本浪费。
[0004]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模块化堵头及电源盒提出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堵头及电源盒,以解决现有线束的灵活性不高以及成本浪费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堵头,用于组装线束,所述模块化堵头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折边,所述折边能够发生形变,使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能够相对折叠,所述模块化堵头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对折叠,所述线束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实现所述模块堵头和所述线束的组装;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对打开,实现所述模块堵头和所述线束的拆卸。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块化堵头设有过线槽,所述线束收容在所述过线槽内。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上均设有所述过线槽,且所述第一部分上的过线槽自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接触的一侧面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二部分上的过线槽自所述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相接触的一侧面向内凹陷形成。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线槽呈半圆状设置,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共同组合形成圆形的过线孔,所述线束收容在所述过线孔内。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边垂直于所述过线槽,且所述过线槽穿过所述折边,并将所述折边分割为两段。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块化堵头由塑料或硬橡胶制成。
[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源盒,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前述的模块化堵头,所述模块化堵头卡接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以实现线束与所述电源盒的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壳体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下壳体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设置,以共同收容所述模块化堵头。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凸块,所述模块化堵头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块相匹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凸块收容在所述第一卡槽内,以实现所述模块化堵头与所述上壳体的卡接。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凸块,所述模块化堵头设有与所述第二凸块相匹配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凸块收容在所述第二卡槽内,以实现所述模块化堵头与所述下壳体的卡接。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模块化堵头通过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设置为能够相对折叠,从而可以将线束组装在模块化堵头内,利用模块化堵头对线束进行保护,使得线束满足安规IP40的要求;此外,通过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设置为能够相对打开,从而可以将线束从模块化堵头上拆卸下来,实现模块化堵头的重复利用,进一步降低了线束的组装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电源盒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电源盒的爆炸图。
[0019]图3是图2中模块化堵头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4是图2中模块化堵头的第一状态立体示意图。
[0021]图5是图4中模块化堵头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0022]图6是图2中模块化堵头的第二状态立体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100

电源盒,1

模块化堵头,11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13

折边,14

过线槽,15

过线孔;
[0024]2‑
线束,3

上壳体,31

第一凹槽,32

第一凸块,4

下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6]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电源盒100,用于与其它电器(未图示)电连接,以向其它电器供电。电源盒100包括上壳体3、下壳体4、变电组件(未图示)、模块化堵头1以及线束2,具体的,电源盒100一端通过线束2与电源连接、另一端通过线束2与电器连接,通过置于电源盒100内部的变电组件将电源电压转化为电器能够使用的安全电压,使电器正常运行。模块化堵头1卡接在上壳体3和下壳体4之间,线束2收容在模块化堵头1内,实现线束2与电源盒100的连接,以向电源盒100内输入或输出电流。本实施例中,电器包括但不限于灯具。
[0027]本技术的主要改进点在于模块化堵头1,故以下说明部分将对模块化堵头1以及与模块化堵头1相配合的部分电源盒100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0028]请参阅图3至图6所示,模块化堵头1包括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以及连接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的折边13,折边13设于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的一侧端,具体的,折边13能够弯曲发生形变,使得第一部分11能够绕折边13相对于第二部分12转动,直至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的一侧边能够相互接触,即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能够相对折叠设
置。
[0029]模块化堵头1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第一部分11与第二部分12相对折叠,使得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的一侧面相接触,线束2位于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之间,通过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相互挤压,实现模块化堵头1和线束2的组装。
[0030]在第二状态下,第一部分11与第二部分12相对打开,即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呈一定角度设置,使得线束2与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之间没有挤压力,以实现模块化堵头1和线束2的拆卸。优选的,第二状态下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在同一平面内且呈直线设置。
[0031]模块化堵头1包括收容线束2的过线槽14,具体的,第一部分11与第二部分12相接触的一侧面上设有该过线槽14,第二部分12与第一部分11相接触的一侧面上也设有过线槽14,同时,第一部分11上的过线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堵头,用于组装线束(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堵头(1)包括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部分(11)和所述第二部分(12)的折边(13),所述折边(13)能够发生形变,使所述第一部分(11)和所述第二部分(12)能够相对折叠,所述模块化堵头(1)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部分(11)与所述第二部分(12)相对折叠,所述线束(2)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1)和所述第二部分(12)之间,实现所述模块化堵头(1)和所述线束(2)的组装;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部分(11)与所述第二部分(12)相对打开,实现所述模块化堵头(1)和所述线束(2)的拆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堵头(1)设有过线槽(14),所述线束(2)收容在所述过线槽(14)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1)和所述第二部分(12)上均设有所述过线槽(14),且所述第一部分(11)上的过线槽(14)自所述第一部分(11)与第二部分(12)相接触的一侧面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二部分(12)上的过线槽(14)自所述第二部分(12)与第一部分(11)相接触的一侧面向内凹陷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槽(14)呈半圆状设置,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部分(11)上的过线槽(14)和所述第二部分(12)上的过线槽(14)共同组合形成圆形的过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兴臣谢建民张清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